鄭娟
摘 ?要:德育在小學教育中占據著首要地位,而德育中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是我國部分小學生存在著一些思想品德問題,如以自我為中心、冷淡,缺少感恩意識等。因此,學校應當重視感恩教育的意義,相關領導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將主要探討小學德育教育中感恩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德育;感恩教育;意識;培養(yǎng)
所謂感恩,即是我們在面對他人的幫助與關懷所應持有一種精神品質,它告訴我們:對于他人的關照,我們不能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是應該懷著一顆感激、感動的心,積極做出相應的回應,這里的回應并不局限在金錢等物質方式上,還可以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對該品質的回應與理解[1]。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開放,在養(yǎng)育孩子這一層面上,越來越多家長會選擇只生育一個孩子,以實現對孩子教育、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優(yōu)化。然而,在實際教育過程中,一些家長往往對孩子過分溺愛,因此,對于他人的幫助與關懷,這些孩子所采取的應對心理是認為所獲得關注與愛護完全是理所當然,沒有必要去為之感動,更不用說為回報他人而采取實際有效行動。基于此,小學德育將感恩教育納入日常的教學實踐之中,希望通過對學生的感恩心理的塑造,加上家庭方面家長的密切配合,在小學學生之中開展充分、有效的感恩教育工作。
一、小學德育教育中感恩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感恩教育結合生命教育引導
部分學校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部分學生對生命以及死亡的認識還存在偏差。學生只有做到敬畏生命并尊重生命,才能在健康向上的觀念引導之下,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識。作為德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有義務讓學生從感恩父母給予自己生命開始,讓學生領悟生命的真諦,并在互敬互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2.感恩教育結合責任意識培養(yǎng)
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讓學生懂得感恩他人與奉獻社會是十分必要的。人只有具備感恩與回報、付出的心理,才能對個人的生活以及人際關系負責。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小事做起,理解父母培養(yǎng)自己的艱辛,家人對自己健康成長、奮斗進步的期望,切實提升學生的責任感,責任感作為道德范疇的內容,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責任意識養(yǎng)成需要緊密聯系道德品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將感恩教育與責任意識養(yǎng)成緊密地聯系起來。
3.感恩教育結合學生人格塑造
感恩教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導學生的行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很多方向性的誤區(qū)。家長過度溺愛孩子,容易導致學生的抗擊打能力下降[2]。如果學生在幼年時期只接受正面的教育與引導,那么未來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因為無法面對一些極端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個人的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感恩教育能提升學生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小學德育教育中感恩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傳遞感恩情懷,讓學生識恩
目前部分小學生對于感恩的概念比較模糊,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做人、處世的一種基本的修養(yǎng),但對于小學生沒有足夠閱歷的背景來說,他們還不能對感恩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那么,什么是感恩呢?其實,生活中感恩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都是感恩,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不只是孤立的自己,而是與身邊人形成一張張生活網絡,在其中我們常受到他人的關心、愛護和幫助,我們理所應當產生感激之情。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識恩,就是利用教化理性、感化情緒的手段讓學生形成知恩的認同感,進而形成報恩的責任感。
(二)體會感恩情境,讓學生感恩
在讓學生識恩的基礎上,德育工作還要求具體推進感恩活動,讓學生了解“烏鴉反哺”是因為感恩媽媽的辛勞,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在自己能夠擁有強健的臂膀時還將父母當年時對自己任勞任怨,風雨不誤的哺育之情牢記于心,對待父母盡心盡力;讓學生體會“羊羔跪乳”是因為感恩父母給予生命,在自己接受母親的乳汁時也要跪著,以這種姿勢來表示自己的感謝、尊重與崇敬。改變學生對感恩的認知,從主觀思想出發(fā),播種感恩的種子,可以有效地預防他們產生對感恩活動的抵觸情緒[3]。
(三)營造感恩氛圍,讓學生報恩
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在學生認識感恩、具備感恩心理的基礎上自覺報恩,從點滴小事上關心、幫助父母、老師以及身邊的其他人,這也是感恩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生活中回報父母,就是要抓住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來讓父母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感激與濃濃的愛,一句“早安”,午飯時給父母夾一筷喜歡的菜,晚飯后端一盆洗腳水,想著平日里他們?yōu)榱俗屛覀冐S衣足食忙得腳不沾地,就會明白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報父母之恩;在學校我們應該努力盡好學生的職責,將衛(wèi)生做好,與同學和睦相處,尊敬師長,做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對于社會,在植樹節(jié)等社會公益的節(jié)假日就要積極響應社會的號召,多植樹,以此方法來改善過快的工業(yè)化腳步給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所帶來的損害,讓我們的環(huán)境充滿鳥語花香,變得和諧愜意。這樣的生活是每一個小學生都需要的,也恰好證實了感恩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結論
在小學德育中開展感恩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具備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全的人格修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包含感恩教育的德育工作作為一項長時期的復雜工作,它的貫徹落實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方式手段,在讓學生們走進生活的同時增強感恩意識,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夏敏. 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探究[J]. 教書育人,2019(08):27.
[2] ?劉金洪. 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基礎地位及價值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7(32):23-25.
[3] ?王崔英姿. 小學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價值及實施策略[J]. 甘肅教育,20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