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霞
【摘? 要】?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理答方式并不陌生。數(shù)學是需要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自我歸納、自我總結(jié)、自我反思的科目。學習數(shù)學知識時,教師不需要對知識點重復啰嗦,只需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運用知識并加以解答即可。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加入理答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感情,還能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高效,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進行。而理答模式的有效開展則需要從思維引導、氛圍營造、強化意識三個方面入手,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低年級;理答;數(shù)學;小學
永遠不要忽視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每一個教師都需要著重注意的問題,在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理答的時候更是如此。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師忽略了這一問題,面對學生“不標準”的回答束手無策,無法完美應對,原因就在于教師的理答能力不足,對問題的認識不夠全面,對學生回答的亮點不夠敏感。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磨滅學生對數(shù)學的探索興趣,讓學生成為“聽”的那個人,而不是“想”的那個人。因此,提升教師的理答能力,讓數(shù)學課堂重現(xiàn)生機則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一、引導思維
數(shù)學思維是數(shù)學教學的一大重點,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此時他們的數(shù)學學習正處于奠基階段。一個科學合理的理答過程不僅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對數(shù)學有一個更深的了解。但是,想要達到這一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很好地運用理答模式,引導學生的思維,在長期的發(fā)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產(chǎn)生長久的積極影響。
例如,在遇到“小明和小蘭踢毽子比賽,小蘭踢了18個,小明踢了9個,小蘭比小明多多少個”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一問題進行合理的拓展,達到引導學生思維的目的。首先,教師先引導學生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充分理解題干意思,明白小蘭是多的那一方,而小明是少的那一方,要計算多多少個,需要用到減法。明白了這些問題后,學生就可以著手解決問題了。在拓展階段,教師可以變換一下題目“小明和小蘭一共踢了多少個?”也可以變換一下數(shù)字,提升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學生形成活躍的數(shù)學思維,為后續(xù)的數(shù)學學習打好基礎。而在學生解決了問題之后,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理答,讓學生感受到回答問題的樂趣并通過教師的理答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例如,在這一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教師遇到錯誤的答案時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然后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逆推,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失誤,最后給予明確的鼓勵:“你很棒,但是再細心一點就好了,你可以做得更好。”
這樣的理答過程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還能夠?qū)ψ约翰蛔阒幱忻鞔_的認識,有明確的改進方向。因此,在數(shù)學理答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學會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入地探索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熱情,提升學習效率。
二、學會留白
留白也就是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教師的理答并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而是要在這一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在數(shù)學的理答過程中,學會留白至關重要。但是,有的學生卻會利用這樣的留白時間開小差,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所以,教師在留白的時候還要注意留下一些任務,控制好留白時間,保證學生思考的時間與效率。
例如,在解答“原來有22人看戲,來了13人,又走了6人,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這一問題的時候,有的學生很容易被這樣的問題繞暈,不知道最終要算的是什么。而此時,教師首先需要留白的是學生的第一思考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理清問題?;蛘咴谶@一階段中,教師也可以進行適當?shù)囊龑?,“不要急,一步一步來,先算算來了人之后一共有多少人?!睂W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會感到特別復雜。在適當?shù)匾龑е?,教師就需要留出空白的時間讓學生安靜思考,一段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過后,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完全具備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能力。此時,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剡M行問題的拓展,開展接下來的理答環(huán)節(jié),例如提出問題“剛剛有學生回答到還有27個人,這一答案在什么環(huán)節(jié)出了錯?”接著再次留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也就可以在下次類似的問題中規(guī)避這一類問題,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所以,留白是一種藝術,只要教師把握好了時間與任務點,它就能夠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在數(shù)學教學中學會留白是激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規(guī)避一些誤區(qū)的重要教學手段。
三、善用語言
最后,理答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語言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很多教師走入了一個誤區(qū),那就是簡單評價。例如,在學生回答了問題之后就說“不錯不錯,你很棒”“你這個答案錯了哦,再想想”等等。在這樣的理答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一點一點磨滅。因為人作為一種感性生物,在看到自己努力后卻只能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的時候,就很容易對這一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厭惡。所以,在理答中,教師切忌對學生的回答敷衍了事,而是要用豐富而有趣的語言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深入淺出的剖析,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如此,學生才會以更大的熱情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例如,在解決遇到的問題“小紅看一本書,一共90頁,每天看8頁,看了9天,還剩多少頁”時,以小學二年級的水平解決這一問題是比較簡單的,最常見的問題也不過是出現(xiàn)了計算錯誤。所以,教師需要學會用語言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小明回答得很好啊,思路清晰,計算也沒有出錯,大家要向他學習?!痹谶@樣比較細致的評論之后,學生很容易受到鼓勵,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問題中。此外,在這樣的鼓勵之后,學生還有可能有意識地朝著教師夸獎的方向做到極致,在下一個問題中努力做到思路清晰,有理有據(jù),并且在計算的時候也付之以極致的細心,保證自己的計算不出錯。而這樣的表現(xiàn)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師語言上的鼓勵。
所以,從這一方面而言,在數(shù)學理答的過程中,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簡簡單單的鼓勵或許不能激起一絲漣漪,但是如果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缺點一一指出,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改正或者繼續(xù)努力的方向,所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會更好。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措辭,對于年紀尚小的小學生,教師最好采用溫和的字眼開展教育活動,注重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讓教育回歸初心,為祖國的花朵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總而言之,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中總會遇到學生做出的不同類型的回答,而要如何對這些回答進行一針見血的分析,則需要教師有較強的理答能力,在分析學生的回答的時候讓學生聽得明白,能夠接受。充滿智慧性的理答比籠統(tǒng)的官方回答往往更具魅力,也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活力。在這一過程中,大肆表揚以及過度批評都不可取,萬事適度,才能夠看到奇效。相信教師如果能夠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理答能力,并在數(shù)學課堂中加以應用,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也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李婷旭.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理答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上),2014(7):124.
[2]張雨蒙.小學數(shù)學課教師有效提問與理答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