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摘 要:家長助教活動,即家長走進課堂,直接參與教育活動,協(xié)助教師或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活動教學目標?!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總則”中提到: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從課程資源觀的角度來看,家長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校外課程資源,能夠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文章探討了通過家長進課堂的方式進行家長助教的意義與方法,以期豐富家園共育的手段與內(nèi)涵。
關鍵詞:家長助教;家長課堂;家園共育;職業(yè)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2-0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2-0005-02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多次提到家長與家庭對幼兒教育的重要價值。
可見,家長、家庭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者,幼兒園應本著開放、合作的理念深入地開展家園共育活動,其中家長助教是一種有效的家園共育方式,其主要通過家長進課堂的方式來實現(xiàn)。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東嶠上塘小學作為一所小幼合一的學校,保持著多年積累的家長進課堂進行助教的傳統(tǒng),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家長助教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
首先,家長助教豐富了幼兒園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與方式。家長助教以家長講授課和幼兒教師講授課、家長輔助教學兩種形式為主,其中家長獨立地進行講授課又是最常見的組織方式。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學通常是以幼兒教師為主導,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大領域教學為主要內(nèi)容組織實施。雖然家長助教的幼兒園教學仍然主要圍繞這五大領域內(nèi)容來開展教學,但是內(nèi)涵和外延得到了有效提升。比如,某幼兒家長的職業(yè)為交警,其講授的交通法規(guī)知識是對幼兒園傳統(tǒng)社會領域的交通知識的深化,且部分小眾化的職業(yè)技能講授豐富了幼兒園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新穎,更能吸引幼兒的學習注意力。
其次,家長助教增進了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與理解。家長要教好自己的孩子,就必須了解幼兒教育,對學前教育有基本認識和理解。家長在助教過程中,通過親臨課堂,能夠了解幼兒的學習心理和特征,更好地掌握幼兒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對幼兒教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從而給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且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能夠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個性特征以及學習規(guī)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再次,家長助教促進了親子情感的交流。每個父母在孩子的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比厲害的,家長進課堂充分展示了自己獨特的技藝和特長,被教師、其他家長和幼兒欣賞、贊美,會讓幼兒產(chǎn)生對父母的強烈崇拜和敬愛。每次家長助教活動的開展最開心的就是參與助教活動的家長的幼兒,他們會和同伴們介紹:“這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她可厲害了!”每次家長助教結束后,幼兒都會對自己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太厲害了,我可喜歡你了!”他們內(nèi)心會產(chǎn)生的強烈的自豪感,并加深對父母的依賴、信任,這促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有效地實施家長助教,促進家園共育的方法
(一)采集信息,掌握家長教學資源
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學歷和知識背景,有不同的工作經(jīng)驗和研究領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長,這些都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在新生入園之初,筆者都會以家長信息采集為契機來了解家長的基本情況,了解適合以及有興趣參與家長助教活動的家長信息。為此,筆者特意制定了家長信息采集表(如下表所示):
家長填寫完后,筆者對表格信息進行匯總整理,篩選出潛在的助教家長,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類型:一是學歷層次較高,有一定教育經(jīng)驗的家長,如老師等。他們往往具有較高的課堂掌控能力和教育水平,能夠駕馭好課堂,勝任助教的任務。二是有較多自主時間的家長,如全職媽媽、自由工作者等,他們的時間相對充沛,助教意愿相對強烈。三是特殊職業(yè)從業(yè)人員,他們的工作背景和知識經(jīng)驗是傳統(tǒng)課堂的有效補充,被幼兒喜愛,如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人、交通警察、技術工人等,能夠讓幼兒接觸到新鮮有趣又有教育價值的內(nèi)容。四是明確表示愿意參與助教活動的家長,他們是助學活動的積極分子,有強烈的助教意愿,需要對他們的助教內(nèi)容進行進一步的采集和引導。做好了家長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能夠為后續(xù)的家長助教活動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二)廣泛動員,激發(fā)家長助教興趣
家長助教活動的最大困難就是家長助教的主觀意愿不夠強烈,主要源于:其一,部分家長工作繁忙,請假不便,況且平日請的事假、病假較多,已不好再向單位告假。其二,部分家長觀念落后,認為教育本來就是幼兒園的工作,幼兒園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責任轉交給自己,這類家長對助教活動存在排斥心理。其三,部分家長對助教活動存在認知偏差,對自己不夠自信,認為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有限,不值得一提,殊不知這些正是幼兒感興趣的、有學習價值的內(nèi)容。還有一些家長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參加助教活動。從我們班級開學之初收集上來的資料來看,僅僅有5名幼兒家長表示愿意參與助教活動,只占到總人數(shù)的15%左右,遠遠不能滿足三年的助教活動需求。
為了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家長的參與熱情,首先,筆者注重從主觀意識層面來讓家長認識家長助教的教育價值,并向家長呈現(xiàn)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新聞資訊、其他幼兒園的家長助教活動的實施情況尤其是成效,使其認識到家長助教的教育意義。
其次,筆者從家長的實際出發(fā)制訂了寬泛的助教計劃,讓家長自己選擇進課堂助教的日期和具體時間。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根據(jù)家長的時間進行靈活調(diào)整,從時間上給予家長充分的選擇便利,減少家長時間安排方面的后顧之憂。
再次,每當一位幼兒家長開展完一次助教活動,筆者都會對本次活動的視頻、圖片和文字信息進行精心剪輯整理,上傳至家園聯(lián)系群,將活動最好的一面呈現(xiàn)給家長和孩子,讓家長感受助教活動的意義和樂趣,吸引家長廣泛地報名參與助教活動。
(三)積極協(xié)助,保障家長課堂實施
家長課堂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幼兒園和教師的必要支持和協(xié)助,尤其是必要的物質、人力方面的支持。在家長進課堂活動之前,幼兒園班主任要和助教家長進行密切溝通,問清楚在助教活動過程中需要幼兒園和教師提供哪些方面的材料支持。這樣既能節(jié)約助教家長的時間,又能使其感受到幼兒園對活動的重視和人文關懷。
以陳媽媽組織的大班“繪本DIY”的主題助教活動為例,陳媽媽是一名圖書編輯,她給大家講的是一堂如何制作一本班級手工繪本的課,著重給大家講解的是怎么進行圖書文字和圖片的編排、印刷與裝訂。由于是制作班級手工繪本,需要幼兒提供一些自己畫的小繪本故事,于是在活動的前一周,班主任事先布置每個幼兒畫一幅小作品,并將其進行電子化處理。這樣在陳媽媽講課時,能夠給她提供所需的繪畫作品,確保繪本制作的材料完備。對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材料,如電腦、插線板、投影儀、打印機等必需的設備,教師也要提前準備到位。此外,在助教過程中,幼兒必定比平時更為亢奮,容易出現(xiàn)吵吵鬧鬧的情況,此時幼兒教師要維持好課堂紀律,為家長開展助教活動創(chuàng)造安靜有序的課堂環(huán)境。
(四)積極評價,肯定家長助教成效
教學評價作為常規(guī)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總結教學過程、凸顯教學成效,是家長助教活動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題升華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還應對家長為助教活動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在助教活動中,幼兒教師應具備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情商,以確保家長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中班林爺爺給幼兒講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風箏手工制作課。在活動中,幼兒學會了做風箏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感受到了活動的樂趣。筆者感謝林爺爺講的一堂寓教于樂的學習課,肯定了幼兒在學習中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和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的精神,并鼓勵大家繼承優(yōu)秀民間傳統(tǒng)文化,助教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陳媽媽是一名婦產(chǎn)科護士,給幼兒講了一堂寶寶是怎樣出生的課。筆者贊賞了陳媽媽的專業(yè)知識,并教育幼兒要愛自己的媽媽,學會感恩和回報,并圍繞助教過程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行綜合評價,突出了教學活動的意義,幼兒在助教活動中也有所收獲、有所啟發(fā)。
三、問題與總結
家長助教活動是家園共育的重要途徑,它給幼兒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受到了家長、教師和幼兒的一致認可。但在家長助教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與阻力,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缺陷和不足。首先,家長教育理念亟須轉變。在邀請家長進課堂助教的過程中,不少家長以工作繁忙和能力有限為由予以推托,其中不乏部分家長是主觀意愿不強烈,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幼兒園的本職工作,不愿參與到家長助教活動中來。其次,在具體實施中,助教內(nèi)容同質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主要集中在烹飪、繪本故事、手工等常見領域,而其他更多新穎的、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匱乏,需要我們后期更好地挖掘有價值的職業(yè)資源優(yōu)勢,讓家長助教活動更具吸引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譚湘府.與家長共建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對長沙市S.R幼兒園“家長進課堂”的個案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0-111.
[3]楊凱紅.淺談如何激發(fā)家長參與課程活動的興趣[J].學前教育研究,2006(6):59-60.
[4]劉麗.請你參與我的成長——聚焦幼兒園家長開放日——家園合力的有效保障:家長開放日管理制度掠影[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2(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