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新冠疫情期間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為研究對象,力求對所涉及的基本原則進行科學全面客觀的總結,響應“停課不停學”的國家教育方針,促進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科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基本原則
2019年末到2020年初,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使有史以來最大的疫情——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控制終于取得了初步勝利。3月初,為配合全國疫情防控,教育部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了“停課不停學”的戰(zhàn)略部署,要求全國各學校進一步做好在線教育。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國內成千上萬所學校紛紛利用線上網絡遠程教育平臺和軟件,按要求、有秩序地開展線上遠程網絡視頻教學。
在國內通行百兆寬帶或4G網絡條件下,QQ和微信視頻通話功能,基本都能滿足線上器樂獨奏視頻教學要求。在幾個月的古典吉他遠程視頻教學實施過程中,和傳統(tǒng)的線下面授教學對比,筆者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要上好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必須準確把握古典吉他線上教學幾個基本原則。
一、著重強化學生識譜視奏能力提高原則
在傳統(tǒng)線下教學實踐中,識譜和視奏一直都是器樂教學的難點所在,即使對于專業(yè)器樂學生,這也是實實在在的“攔路虎”。而偏偏古典吉他的識譜和視奏比較復雜,其中包含了大量原作者或改編者的重要左右手指法安排、特殊演奏技巧、樂曲強弱處理和演奏狀態(tài)術語等關鍵問題。所以說,古典吉他教學中學生識譜和視奏能力的培養(yǎng),向來都是古典吉他教學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由于無法進行面授教學,只能進行線上遠程視頻教學。因智能手機等遠程視頻設備屏幕較小,學生一般無法像面授時那樣觀看教師演奏細節(jié),在得不到教師或網上相關演奏視頻指導時,學生只要想學,就不得不自己訓練識譜和視奏,這就需要教師實時轉變師生角色,引導學生成為教學主體,著重強化學生識譜和視奏的能力。事實證明,古典吉他識譜和視奏固然很難,但并不是不可能,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只要教師合理引導,學生會逐步提高準確率,從而真正實現器樂教育中的“老師成為導師”的教學目的,切實領略“教師現在的教,是為了以后的不教”的器樂教學真諦。
二、充分重視學生回課視頻教學反饋原則
(一)學生回課視頻的引入
在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中,由于現行的百兆寬帶或4G網絡的傳輸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延時和卡頓,造成了圖像和聲音不同步,教師如要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演奏狀態(tài),就要引入學生“回課視頻”。
(二)學生回課視頻的概念
所謂“學生回課視頻”,就是在線上遠程器樂教學過程中,因有網絡傳輸產生的延時、卡頓及信號損耗等不利因素普遍存在的前提下,教師為規(guī)避學生在線視頻演奏傳輸誤差而導致的誤判,要求學生在充分理解教師遠程視頻教學要求后,經過一定時間的規(guī)范訓練,自行使用智能手機等視頻錄制設備和軟件,在課前一定時間內錄制演奏視頻,即“學生回課視頻”,簡稱“回課視頻”。
(三)學生回課視頻的重要作用和注意事項
學生回課視頻是線上器樂遠程視頻教學的重要補充和輔助手段,是教師準確把握學生演奏水平好壞,檢驗在線遠程教學效果的第一手依據,它為教師科學設計今后遠程教學重點和內容提出了必須的反饋和參考,對于線上器樂遠程視頻教學起到了特殊作用。
學生回課視頻對教師的課前備課和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古典吉他遠程視頻獨奏教學授課都是一對一的,同一首樂曲對不同能力、不同基礎的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大不相同,通過回課視頻,教師可以直觀準確地對學生錄制視頻前的學習過程、演奏狀態(tài)做到細致入微的把握,評判學生在練習時是否有識譜和視奏方面等信息獲取的失誤和不足,是否有技術性理解的偏頗和誤差,是否有心理和生理的鴻溝或不適,是否有臨場發(fā)揮的把控問題等,從而在日后的教學設計中,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學生回課視頻除對教師的課前備課和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外,對學生整體演奏水平的提高更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在傳統(tǒng)的線下面授過程中,學生首先學習的是演奏技術,在演奏技術完全過關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學習聲部對位、強弱表達、呼吸配合和肢體語言等表演方面內容,最后以舞臺表演的方式進行音樂表演實踐,這是目前音樂表演研究的重中之重,是目前國內外音樂學屆新近流行的,被形容為器樂演奏博士畢業(yè)敲門磚的“表演音樂學”研究范疇的重要前提,在音樂表演教學中舉足輕重。在線下面授教學中,可以很好地解決音樂表演技巧訓練,但音樂表演實踐能力的提高,必須有場地和登臺鍛煉的機會才能得以實現,由于各種原因,這樣的機會很少。然而,在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中,回課視頻的錄制,恰恰是對學生演奏技術、心理素質、肢體語言和臨場控制等綜合能力的檢驗,通過回課視頻的錄制,能夠促使學生的表演水平和演奏能力得到綜合運用,對學生的表演實踐是非常好的鍛煉機會。
三、廣泛利用微信群集體討論原則
為使學生回課視頻發(fā)揮更大作用,應以學生專業(yè)能力和水平為基準,建立相應的學習微信群,廣泛利用微信群,定期對學生回課視頻的優(yōu)缺點進行集體討論,讓學生做“評委”。針對學生回課視頻研討后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及時在群中提出專業(yè)指導和修改意見,這樣,既能使同群組的成員了解學生回課視頻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又能使視頻錄制學生對自身個性優(yōu)缺點準確把握,從而最大效率地實現群內成員的集體受益。利用微信群集體討論的內在好處就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專業(yè)評鑒標準,形成良好的音樂專業(yè)評價能力,引導構建相對專業(yè)的音樂抽象理性思維
四、科學參考網絡音視頻培育個性演奏風格原則
社會發(fā)展到21世紀的今天,網絡上各種音頻、視頻百花爭艷、種類繁多,如何甄別和科學利用網絡上各種音視頻資源,也成為古典吉他在線遠程視頻課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適時原則
適時原則是學生利用網絡音視頻的第一原則。“適時”原則首先體現在學生在視奏、識譜階段,絕對不應該接觸網絡音視頻資源。只有這樣才會培養(yǎng)學生尊重譜面信息,最大化直面理解曲作者的創(chuàng)作原思路和意圖,直接接收指法編排者的左右手科學指法用意,同時也能進一步檢驗學生的識譜視奏能力,這是學習器樂較為根本的思路。
適時原則還體現在,當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譜面信息,充分理解了原作的重要編配意圖后,過了技巧練習階段,才可以適時參考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音視頻,取長補短,去偽存真。
(二)比較原則
在網絡上,同一主題的音視頻數量很多,演奏水平參差不齊,為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教師有必要和學生具體討論和分析相關音視頻資料的優(yōu)缺點,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專業(yè)認知體系。學生不可不分優(yōu)劣,盲目學習和參考,以免誤入歧途,最好在和教師討論后,參考推薦的音視頻資料,只有比較才能見真知。
(三)擇優(yōu)模仿和超越原則
教師在指導學生確定了模仿版本后,就進入了擇優(yōu)模仿階段。擇優(yōu)模仿原則是學生經過認真訓練后逐步模仿網絡上優(yōu)選的音視頻,模仿其節(jié)奏、強弱、速度和力度處理。模仿原則最好是對多個模仿對象的擇優(yōu)部分的模仿。當模仿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超越原則就提上日程。
所謂超越原則就是當模仿達到一定程度,教師要科學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和優(yōu)勢,著眼于自身對音樂理解的前提下,演奏出具有自己個性的、充滿閃光點的理解和味道,進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音樂處理和藝術風格。超越原則,不見得就是和模仿對象比速度,而是有理有據地演奏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最后實現科學超越。
五、嚴抓落實節(jié)拍機輔助訓練原則
節(jié)拍機是器樂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它的使用對于古典吉他這個多聲部樂器訓練特別重要,尤其是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教師可能因網絡原因無法聽準學生演奏時值,所以線下學生必須使用節(jié)拍機分聲部練習,只有教師嚴格把關落實節(jié)拍機的使用,學生才能盡早感知自己演奏的音樂和節(jié)拍的關系,盡早地從心里感知樂曲的規(guī)范節(jié)奏,徹底理解樂曲的強弱對比關系,從而準確把握節(jié)奏和強弱細節(jié),形成得體的肢體語言和律動,實現音樂表演完美結合、人琴合一。
節(jié)拍機的使用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變速訓練,不只要快練,實際慢速練習更為重要。教師要嚴格把關節(jié)拍機的使用,由慢到快逐步規(guī)范訓練,最后逐漸接近直至小范圍超越樂曲的正常要求速度。節(jié)拍機的使用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則是脫離原則,即在節(jié)奏過關了以后,一定要脫離節(jié)拍機這一輔助訓練“拐棍”,因為登臺表演時是不允許使用節(jié)拍機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疫情過后,古典吉他線上遠程視頻教學也會得到科學、健康和有序的發(fā)展,和線下面授教學完美結合,為中國古典吉他乃至器樂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溫溫.產品設計專業(yè)美術基礎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大觀,2020,10(12).
[2]高拂曉.音樂表演研究的國際前沿與國內現狀思考[J].音樂研究,2019,(5).
編輯∕宋宇
作者簡介:楊育林(1972—),男,遼寧撫順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吉他、民謠吉他演奏和教育、西班牙民族音樂、大慶石油音樂。
基金項目:2018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中外吉他藝術發(fā)展傳播比較研究下的我國當代吉他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階段研究成果(18YSE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