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物課程中所包含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多,并且相對來說缺乏趣味性,所以可能難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吸引,也就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進而導致學生的綜合學習成績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由此可見,強化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工作,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對初中生物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策略開展探討工作,希望能夠對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的發(fā)展起到參考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生;興趣;實驗教學
一、 引言
初中生物課程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均較為重視,同時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學生自身對于生物課程的學習具有較高的興趣,并且樂于積極主動地對該學科進行探究和學習,同時不斷對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完善,才能夠促使生物課程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得到切實地提升。由此,要求教師能夠對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應用,以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幫助學生對學習生物課程的樂趣進行深入感受,以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
二、 對學生初中生物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促使生物課程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學生對一門課程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時,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對這一門課程進行學習,并針對學習內容開展深入的探究,從而促使學習效果得到顯著提高。但是,若學生對一門課程不具有相應的學習興趣,即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甚至對于該科目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抵觸情緒,該科目的學習效果也就難以得到提升。從實際來看,初中生物教學內容具有較為顯著的枯燥性特點,也就需要教師能夠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以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被激發(fā),進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以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并且與此同時,初中生物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與實驗兩個部分,且兩個部分約各占教學內容的50%,若僅對理論知識的教學進行落實,學生難以對知識進行深入地理解和靈活地應用,若僅對實驗部分的教學進行落實,學生則難以對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建立,由此,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必須得到充分的結合,它們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可以促使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另外,對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驗部分教學進行共同落實,也就需要學生能夠具有良好的動腦及動手能力,只有學生對于初中生物學科的學習具有較高的興趣,才能夠促使理論知識教學與實驗部分教學得到切實的有機結合。由此可見,強化對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學生長遠發(fā)展
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對于生物科目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究及了解,也就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對生物知識進行掌握,從而實現(xiàn)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并且從實際上來看,對于生物科目學習興趣的提升還能夠體現(xiàn)于學生對于動植物的興趣提升,由此,學生進行學習的場所以及方式均能夠得到無限制的拓展,且更加有利于學生日后從事有關醫(yī)療、教育以及科研等行業(yè)的工作,從而促使學生得到更加良好的發(fā)展。并且,對學生對于生物科目學習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還能夠針對學生的專注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一定程度的鍛煉作用,可以實現(xiàn)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三、 初中生物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策略
(一)對課堂環(huán)節(jié)進行巧妙設計,促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深化
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認為,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被課程所吸引。也就是說,在學生對于一門課程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的情況下,其對于該科目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必然能夠得到提升,所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對學生的心理負擔起到顯著的緩解作用,并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此不僅為新課標的重點要求之一,也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所追求的重要目標。
1. 設立生物講堂,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日常開展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對假期進行應用,鼓勵學生對自身感興趣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收集和整理,例如制作酸奶、制作生化武器等,并且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每一堂課中保留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作為“生物講堂”,在這一時間段中由一門學生擔任“小老師”,向全班同學對自己收集、整理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分享,并可以對實驗成果進行展示,強化學生的成就感以及自信心,提升學生對于生物知識進行學習積極性。
在對《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對于有關于“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生物學知識進行了解,既有學生收集了數(shù)量較多的擬態(tài)生物圖片,有效地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又充分調動了更多學生對生物科目進行學習的積極性,可見對“生物講堂”進行設置,有利于強化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促使學生的信息來源得到有效拓展,也就能夠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2. 對智能化教學手段進行應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內驅力即為對于該科目的興趣,所以除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之外,教師還可以積極采用智能化的教學手段,以對學生的視覺即聽覺進行刺激。
對于生物這一門學科來講,其具有抽象、細微、動態(tài)的特點,教學過程具有較大的難度,特別是類似于“血液循環(huán)”“尿液形成”等難以進行模擬的項目,學生對其進行理解則更是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以及大量的精力。例如在對“血液循環(huán)”這一部分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若教師僅采用語言闡述加板書示意的方式,雖然能夠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均進行清晰的體現(xiàn),卻因為不具有真實性和動態(tài)性而難以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有效吸引,甚至導致學生認為生物是一門十分枯燥無味的學科,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生物學科進行學習的積極性。而通過多媒體對血液循環(huán)的過程進行播放,將抽象的過程轉化成為形象的展示,使學生能夠十分清晰的對心臟結構以及血液流動的過程進行觀察,從而強化了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感性認知。并且在對教學視頻進行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需求對視頻的播放次數(shù)、速度以及前后順序等進行相應的調節(jié),以保障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得到更加有效地滿足,從而顯著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質量及效率。
3. 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激發(fā)學生實驗興趣
生物學屬于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其進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初中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強化對實驗教學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tǒng)上,開展生物實驗課程之前,教師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全面準備,雖然看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節(jié)約學習時間,但是在實際上,在此情況下,因為學生不能夠明確實驗材料的來源,也就不能夠對實驗材料進行珍惜,進而導致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提升,對于這一情況的存在,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實驗,例如“觀察大豆種子結構”的實驗,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各類種子進行收集,其次,根據(jù)開展實驗的要求對篩選種子,最后,選擇最適合進行實驗的蠶豆對教材中的大豆進行替代,主要原因在于,蠶豆的體積相對較大,種皮具有較高的韌性,對其進行浸泡之后更加適合進行解剖和觀察。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對生物學實驗進行參與,有利于使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科中的趣味性,并促使學生對生物進行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
(二)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諸多知識均為生活規(guī)律和智慧的總結歸納,所以在開展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常用且有效的教學手段,可見對學生的生物學科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并非只能夠于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
1. 采用實驗教學引導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求知欲強且能夠快速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校園內的實驗室、標本室等進行參觀,以促使其能夠對生物學的研究范圍進行初步了解,以強化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感性認知,進而逐漸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科進行學習的興趣。
2. 對校本課程進行開發(fā),使用特色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
當代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能夠與大自然進行親近的機會相對較少,一般來說,若學生能夠有機會與自然環(huán)境進行親密接觸,則必然對此機會十分珍惜。在對《常見植物標本制作》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整個過程分為5個部分:(1)對校園內常見的植物進行認知,對植物標本進行欣賞和觀察;(2)對各類植物進行親近,使用相機或是采用繪畫的形式對其進行記錄;(3)對植物標本進行采集和制作;(4)將植物標本制作成為書簽;(5)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為校園綠化貢獻一份力量。通過以上過程,學生的生物學習方式能夠得到有效的優(yōu)化,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提升,進而實現(xiàn)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四、 結束語
在初中教學的課程體系之中,生物課程占據(jù)重要地位,促使生物課程教學得到強化,能夠實現(xiàn)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且有利于促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從而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從實際來看,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僅能夠實現(xiàn)學生生物學科學習效果的提升,還能夠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丁天佑.基于新課標的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20(19):200.
[2]黃盈盈.初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神州,2020(11):136.
[3]周胡吉婭.探討初中生物教學中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文存閱刊,2019(24):110.
[4]尹英.初中生物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文理導航,2019(20):71-72.
[5]孫敏.初中生物教學要激發(fā)學生興趣,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J].人文之友,2020(1):226.
作者簡介:于東旭,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