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服務學習視角下“課程思政”的思考

      2020-11-25 03:59:15朱翠貞
      科教導刊 2020年34期
      關鍵詞:服務學習價值引領課程思政

      朱翠貞

      摘 要 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這一育人模式。服務學習是把社區(qū)服務和學術課程結合起來的公民教育形式,與“課程思政”有異曲同工之處。本文以服務學習為視角,探討其對課程思政的啟示:需重視多方需求及目標實現(xiàn)、價值引領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注重教學反思,專業(yè)教育課程可適當開展服務學習。

      關鍵詞 服務學習 課程思政 價值引領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14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Service learning is a form of civic education that combines community service with academic curriculum, which is similar 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multi-party needs and goal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value guidance and curriculum cont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reflection. Service learning can be properly carried out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s.

      Keywords service learn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ucation; value guidance

      課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課程都要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質量。[1]服務學習,是把社區(qū)服務和學術課程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專業(yè)知識、技能、溝通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責任感。服務學習作為公民教育的一種形式,是許多國家實施的一種新的教育改革,這種把公民教育和學術課程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與課程思政有異曲同工之處。課程思政是當前學術界關注的熱點,高校著力推進的育人模式,在教學層面,還在探索中。服務學習作為成功的育人實踐模式,對課程思政教學有一定啟示。

      1 重視多方需求及目標實現(xiàn)

      服務學習體系相對完善的是美國,也是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并于90年代開始蓬勃發(fā)展。不同的高校開展服務學習,根據(jù)自身資源優(yōu)勢和社區(qū)實際情況,會融入不同的行為方式。服務學習在美國之所以受到參與者的認同,關鍵在于重視參與各方的需要,實現(xiàn)多維目標:如學生進行服務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等得到提高;社區(qū)為服務學習提供多種資源的同時,自身需求也得到滿足;學校教學效果明顯;政府提升了公民的素質。多維目標指向一個終極目標——培養(yǎng)負責任的公民。不言而喻,課程思政需重視參與方的具體需求及目標實現(xiàn)。

      1.1 明晰并重視課程思政參與者具體需求

      近年,高校轉變教育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相應地改進了服務理念和教學方法。然而,我們很少指出,貫穿教學過程的參與方,其實是有自己的實際需求。重視參與者的具體需求,滿足多方需求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前提。

      貫穿課程思政全過程的參與方,有學生、教師、學校及學校各院部、政府。他們有什么具體需求?首先,對學生來講,課程學習要有用。有用就是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可以是幫助學生解決當下面對的困惑,可以是專業(yè)知識、技能水平的提升,也可以是人文素養(yǎng)、社會參與能力的提高。其次,對老師來講,教學中要有獲得感。如學校支持該課程教學,學生對課程學習更積極主動,專業(yè)知識、技能掌握的更好等等。再次,對學校及學校院部來講,推進課程思政的育人模式,教學改革要取得成效。最后,對政府來講,學生越來越關注社會,關注國家的發(fā)展,對社會對國家有責任感。

      1.2 明確課程思政的多維目標和最終目標

      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課程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注定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是多維的。一是學科、專業(yè)課程本身的教學目標。該目標是首要的,不能因為要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弱化了學科、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二是與學科、專業(yè)課程融入一起的價值引領目標。這個目標與思政課程要同向同行,不會因為是思政課程之外的課程,就忽視價值引領教學;三是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國家需要德才兼?zhèn)涞娜瞬?,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靈魂。多維目標指向最終目標,就是培養(yǎng)具有使命擔當?shù)纳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歷史使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yè)寄希望于當代大學生。

      1.3 實現(xiàn)課程思政多維目標和最終目標的關鍵

      課程思政要滿足參與者不同需求,要實現(xiàn)多維目標和最終目標,就要有規(guī)范的制度保障。當然,完善的制度需要探索,目前來看,要做好幾個關鍵點。

      其一,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關鍵在老師。課程思政教師要提高政治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把握思政教育方法。在高校,過去很多學科、專業(yè)教師瞧不起思政課程教師,一方面說明這些教師沒有認識到思政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很能說明這些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不夠。假若政治素養(yǎng)不夠的專業(yè)課程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怕是朝我們目標的相反方向而行。思政教育畢竟有不同于專業(yè)課程教學,只有掌握思政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和方法,才能勝任課程思政教學。課程思政要實現(xiàn)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核心因素是教師。無論哪一門學科的知識都是價值導向的載體,而知識傳播者的價值觀及其言傳、身教就是思政教育,如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就是價值指向。

      其二,協(xié)同育人關鍵在整合資源。課程思政是協(xié)同育人,關系到高校內多個院部和職能部門,如教師間的融合、課程的融合,學校的育人氛圍。學校要有明確的部門牽頭,并能跨部門整合資源,作為協(xié)同育人工作主體。唯有這樣,才能有效開展課程思政,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教學改革層面。

      其三,提高教學實效關鍵在于合理的考核?,F(xiàn)在有些學科、專業(yè)借著教學改革推進課程思政,其實還是兩張皮,并沒有起到思政教育作用,反而占用了思政課程不少資源。對課程思政全面考核,幫助教師找到課程設計的更好途徑、方法,鼓勵、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實效性。同時也要避免過度考核,影響教師的積極性。

      2 價值引領與課程有機融合

      服務學習是隱性的公民教育,將服務學習和學術課程有機整合,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無論哪一門學術課程開展服務學習,終極目標是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成為有責任的公民。高校圍繞著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課程思政,就是要讓不同學科、專業(yè)的課程,發(fā)揮價值引領作用,與思政課程一起協(xié)同育人。課程思政要實現(xiàn)價值引領,須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到有機融合。

      2.1 課程內容的有機融合

      課程思政,并非在授課時,拿出課時單獨講思政理論,而是將課程內容有機融入思政理論課的相關理論,兩個領域內容的有機融合,發(fā)揮價值引領作用。當前,有學者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外的課程分成兩大類:一是綜合素養(yǎng)課程,包括通識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等;二是專業(yè)教育課程,包括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和自然科學課程。[2]這種分類對科學開設課程思政有意義??梢愿鶕?jù)不同類的課程,分析其特點,結合具體內容,找到和思政理論課幾門課程相關理論的契合點。尋找契合點,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家、教師和課程教師一起合作。在契合點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科學規(guī)劃、設計,做到思政教育與課程內容有機融合。不可否認,現(xiàn)在有些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忽視思政理論課的專家、教師的參與,很難做到價值引領和課程有機融合。

      2.2 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的有機融合

      課程思政發(fā)揮價值引領作用,采取隱性教育的教學方法較科學。課程思政的隱性教育,是在課程知識傳授過程中,滲透價值引領。這種教育形式,要求課程思政教師必須具備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以身示范比任何形式的灌輸更為有效。

      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永遠是相對的,課程思政教學中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與的融合,可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隱性教育的課程思政和顯性教育的思政課程一起形成協(xié)同效應。長期以來,我國思政教育的形式是顯性教育,主要通過思政課程完成,而其他課程忽視思政教育的作用,使得思政課程孤獨前行,事倍功半。課程思政就是隱性的教育形式發(fā)揮價值引領作用,配合思政課程,協(xié)同育人;第二,課程思政隱性教育和顯性教育的有機轉化。課程思政主要采取隱性教育的形式,然而,隱性教育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結果有正面也有負面影響。因此,課程思政教師平時多研究學生,善于在課堂上捕捉信息,及時地轉化隱性教育為顯性教育彰顯價值引領。

      3 注重教學反思

      反思是服務學習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抹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可在服務學習過程中的任一階段。不僅是學生,教師和社區(qū)及其他參與者都在確定的時間里反思,反思是為了更高質量的行動。有研究認為, 反思活動是影響服務學習質量的最強有力的因素。[3]課程思政教學既有課程知識、技能的傳授,又滲透著價值引領,為了改善教學質量,反思教學活動是必要的。課程思政教學反思,并不要求對所有的教學活動反思,沒有那個必要,也難以做到。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課程思政教師,反思有兩個時間段,教學前反思課堂上的教學設計,教學后反思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除了教師反思,學生和教務監(jiān)管部門也要參與反思。學生在給定的反思時間里,以小組討論、心得體會、研究報告、照片或視頻等多種形式,反思課程學習對自身發(fā)展的作用。教務監(jiān)管部門從教學改革、教學實效角度,反思在教學服務上有哪些是需要完善的。反思是探究,課程思政參與者有意識的反思,將形成合力,改善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4 適當開展服務學習

      2018年4月,《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政策出臺,要求高校要加強思政公共課實踐教學活動,高校思政實踐教學活動正式進入一個新時代,各高校都在探究如何創(chuàng)新思政課程實踐教學。課程思政有學科和專業(yè)的平臺,比思政課程更有優(yōu)勢開展實踐教學。相比綜合素養(yǎng)課程,專業(yè)教育課程作為課程思政又更有優(yōu)勢。眾多實踐形式中,服務學習比較適合課程思政,它不同于一般的志愿服務或公益實踐,僅僅滿足于社會的需要而學生是完全付出,也不同于一些學習實踐,僅僅滿足于學生學習得需要而社會是提供服務的。服務學習同時滿足學生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提升,又滿足于社會的真實需要,沒有任何經濟利益關系,且在這一過程中,可培養(yǎng)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團結合作意識、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等。

      服務學習是成功的公民教育實踐模式,對課程思政有一定啟示。課程思政可開展服務學習。課程思政如何開展服務學習?第一,整合教育實踐資源。服務學習最直接的涉及學生、學校和社會,其實也涉及環(huán)境、政府等。開展服務學習前,需要對直接間接涉及的各項資源調研、評估。一是學生專業(yè)教育課程學習需求與社區(qū)(社會)真實需求,是否在服務(下轉第35頁)(上接第31頁)學習中獲得滿足是開展服務學習的基礎;二是挖掘各項資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三是爭取學校制度、政府政策和經費上的保障。第二,明確服務學習目標,既具體的價值引領目標和專業(yè)教育課程目標。具體的價值引領目標,是由專業(yè)教育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契合度決定,并隨契合度的不同,具體的價值引領目標也有所不同,如哲學社會科學可注重政治等導向,自然科學可注重科學素養(yǎng)等導向。第三,實施步驟。準備階段,制定全面詳細的服務學習方案,內含學生、教師、社區(qū)(社會)具體的工作任務。開展階段,學生、教師、社區(qū)(社會)各有分工。反思階段,學生、教師、社區(qū)(社會)對服務學習全過程的記錄、反思??偨Y階段,即評價和激勵,推進服務學習更好發(fā)展。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江西高校大學生公益實踐研究”(編號:MKS17108)

      參考文獻

      [1] 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10-14.

      [2] 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zhàn)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 張華.論服務學習[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5A):1-8.

      猜你喜歡
      服務學習價值引領課程思政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地方高校社區(qū)志愿服務一體化實踐路徑創(chuàng)新問題研究
      基于項目化管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探析
      多元價值觀背景下的價值引導與美德塑造
      今日教育(2016年1期)2016-03-01 17:37:45
      淺談思想政治課中負面案例的運用
      價值引領讓師德教育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甘肅教育(2015年20期)2015-11-10 19:19:54
      從美國服務學習看我國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訓設計與改革
      美國高校服務學習模式述評
      高教探索(2015年2期)2015-03-20 03:54:55
      崇左市| 东莞市| 兴山县| 遂川县| 榆林市| 息烽县| 祁东县| 勐海县| 合肥市| 杂多县| 新昌县| 望城县| 治多县| 丰都县| 科技| 措美县| 射阳县| 龙州县| 商水县| 自贡市| 高邑县| 正镶白旗| 太湖县| 舞钢市| 鄢陵县| 东阳市| 刚察县| 和顺县| 青海省| 承德县| 积石山| 二连浩特市| 清水河县| 乐都县| 淮安市| 垣曲县| 文化| 靖安县| 呼伦贝尔市| 高清|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