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元
【摘要】高中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該階段,由于其處于青春期,其叛逆的心理和追求獨立自我的個性,導致其道德觀念容易產(chǎn)生滑坡,因此,教師應當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注重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進行正確有效地引導,幫助其自覺樹立正確健康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這樣才能確保高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為其今后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教育 學生管理 道德觀念
一、高中生道德觀念方面存在著問題
1.自我意識過于強烈
目前,大多數(shù)高中生均屬于獨生子女,他們早已習慣了家人們的萬般寵愛與嬌慣,并且與外部環(huán)境的接觸不多,從而導致其缺乏良好的公德意識和關愛意識,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過于注重自我利益的得失以及個人的價值是都能夠充分實現(xiàn)。
2.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開拓進取意識
先進的高中生的家庭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普遍缺乏艱苦奮斗意識,也沒有了老一輩人的進取、奮斗的意識和精神,對未來的人生發(fā)展沒有遠大的志向,沒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對父母有著強烈的依賴感。
3.心理素質(zhì)較差,意志力薄弱
現(xiàn)今的高中生大多數(shù)在“溫室”環(huán)境中長大,未經(jīng)歷過較大的困難和挫折,從而導致其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選擇退縮,無法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這種較差的心理素質(zhì)和意志力,容易導致其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甚至對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產(chǎn)生了嫉妒等不健康心理;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便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對父母、社會產(chǎn)生強烈的抱怨和不滿情緒,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其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滑坡,作出有損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等行為。
4.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享樂主義傾向
現(xiàn)今很多高中生,由于家庭、社會錯誤價值觀念的誤導,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貪圖安逸和享樂的錯誤思想認識,同學們之間相互攀比,沒有養(yǎng)成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另外,有的學生在學習之余所使用的物品,嚴重消磨個人的意志,更加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無法自拔,不僅嚴重損害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容易將其引入道德和法律的深淵。
5.思想價值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差
主要表現(xiàn)在對金錢的過度迷戀,有的高中生非常羨慕大款、土豪的奢侈生活,整日做起了“發(fā)財”的美夢;有的學生對英雄模范人物知之甚少,卻牢記著明星富豪的緋聞瑣事,有的高中生將“娘炮”、“奶油小生”作為自己的審美追求,并且刻意地學習模仿此類明星的舉止動作,這些錯誤的認識導致其思想價值觀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影響其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二、高中學生管理中塑造學生道德觀念的實效策略
1.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德育教學中來,促進學生道德觀念的有效提升
對于高中生而言,其正處于青春期,思想和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叛逆的傾向,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觀念的誤導,在此階段,有必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日常教學管理中來,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道德觀念,從而有效增強高中德育教學的實效。首先,學校應當組織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學習培訓活動,讓教師了解掌握關于如何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輔導教育方面的知識技能,確保教師能夠?qū)W生實施正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成立由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組成的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建立學生心理管理檔案,讓學生的日常心理健康狀況得到及時有效的監(jiān)控。與此同時,學校應當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講座,邀請社會上知名的專家為學生上一堂專業(yè)生動的心理健康課程,讓學生能夠了解掌握促進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有效提升其抗壓能力,讓其不良的心理情緒得到有效的釋放與排解。另外,學校也應當成立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團組織,引導學生們在參與社會活動中增強互幫互助、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通過上述活動和措施的開展實施,逐漸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道德思想認識,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水平。
2.開展“責任教育”等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學校應當克服對學生說教式的管理方式,大力宣傳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讓高中生能夠深刻認識到:勤奮讀書,良好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對他人的尊敬與感恩,都是其應當承擔的責任,引導學生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責任心自覺踐行到實踐中來,不斷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自律、責任意識和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道德觀念水平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學校還要對學生道德觀念中存在著共性問題、普遍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治理,進一步增強管理實效。例如,針對部分高中生存在著“網(wǎng)癮”、感恩意識淡薄以及不良道德行為等問題,學??梢詫iT開展以此為主題的專項教育活動,要運用征文、演講比賽、分享心得體會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不良思想道德和行為對自己人生帶來的嚴重危害,從而有效提升其樹立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提升教師的德育能力和素質(zhì)
學生正確健康道德掛念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來給予及時有效地引導。因此,學校應當重視教師的德育能力素質(zhì)建設,確保教師能夠較好地完成德育教學任務。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首先要加強對教師師德師風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確保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應當將師德師風納入到教師的業(yè)務考核范圍中來,并且考核的方式要多元化,讓家長和學生也能夠參與到針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中來,以此來督促教師充分重視德育教學,將德育教學措施切實滲透到日常教學管理中來,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道德觀念,確保讓正能量占領德育工作陣地。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工作的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由于高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容易在道德觀念和思想價值觀方面存在錯誤的傾向和苗頭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和策略的運用,及時地發(fā)現(xiàn)和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和行為,引導其努力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鍛煉和提升,這樣才能確保高中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讓立德樹人的教育原則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余德久.教育新常態(tài)下高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馮蕓.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的高中德育改革[J].當代教育科學,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