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線教育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指出了在線教育的必要性——彌補了課堂教學對環(huán)境的要求,實現(xiàn)資源的公平化。另外為了讓在線教育發(fā)揮更好的教學效果,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教學內容側重于親子教育和心理教育;二是編排適當?shù)脑诰€教學內容,同時教學時間上更加靈活化。
關鍵詞:教育資源公平化;親子教育;心理教育;教學時間
教育部正式下發(fā)《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應對措施是學校停課,但學生學習不停。停課無疑是正確的決定,而如何讓學生在家正常學習呢?在線教育成為主流選項。
一、在線教育的必要性
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在一篇《致全體校友書》中說:“然而吾人自己之職責,決不可放棄,萬一不幸,本校亦當在此‘水木清華園中,上其‘最后之一課。國家雖弱,正氣不可不存?!泵沸iL傳達的理念是老師不可以放棄教書的職責,學生的職責是學習。老師應該以教書育人為己任,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不可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危難之際,老師應努力實現(xiàn)在線教育,讓學生接受知識的熏陶,這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當然,在線教育(也簡稱網(wǎng)課)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爭論。曹廣福老師說:“教育是一個塑人的過程,知識只是塑人的載體之一,這決定了教育不適合讓學生面對冷冰冰的屏幕,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學習中比較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或許有人會說:‘師生互動通過屏幕也能達到同樣的互動效果。但人是情感動物,情感因素對學習積極性與效率的影響至關重要,這是網(wǎng)絡課程很難做到的,因為情感的建立離不開面對面?!钡芾蠋熣f的只是“術”的問題,人工智能、5G、VR和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迅速應用,科技能讓屏幕更有溫度,這為在線教育的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ヂ?lián)網(wǎng)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在線教育方式,老師可以利用先進的設備以及更加靈活的教學形式來實現(xiàn)內容豐富的教學。對于老師來說,這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說是挑戰(zhàn),很多老師沒有培訓,上網(wǎng)課沒有經(jīng)驗,對于上網(wǎng)課有著天生的抵觸情緒。說是機遇,在線教育,老師面對的學生將不再是自己班級的學生,老師所直播或者錄播的課程將會以一對多的形式進行教育,這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是難以想象的。在線教育可以讓教育資源更加公平,將名師所講的優(yōu)質課程直播給貧困山區(qū)的學生。這些學生僅需要一臺能聯(lián)網(wǎng)的手機或者電腦,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學生同等優(yōu)質的教育。在線教育讓教育變成一場“革命”,一場教育資源公平化的“革命”!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孩子無論出身,無論貴賤,都能接觸到同等優(yōu)質的教育,這不正是我們做老師的愿景嗎?
因此,老師需要抓住這次機遇,全力推動在線教育的正規(guī)化。有人會說,現(xiàn)在花大力氣投入在線教育上,后面在線教育不火了,等于做無用功。其實不然,大力推動在線教育,不僅僅是為了那些貧困山區(qū)得不到優(yōu)質教育的學生,更是將知識的傳播多樣化,讓知識更接地氣,有助于以往在學校才能學到的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提高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二、在線教育的實例
河南省教育廳長鄭邦山的發(fā)言在網(wǎng)絡上刷屏,他講道:“家長、老師和學生,在災難面前,必須風雨同舟,共同參與以及承擔學生的學習工作,我們需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共同完成對學生的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编崗d長強調的家長、老師和學生需要攜手共進。老師教學生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家長也需要參與進來,督導學生學習,這樣才能保證在線教育的質量。因此,教育是家長、老師和學生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整體。即學生需要老師的指導,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家長和老師需要及時溝通,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對此,收集了網(wǎng)絡上家長、老師和學生對于在線教育的一些看法:
1.家長對在線教育的看法
南京市某小學三年級的家長:“線上學習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主要體現(xiàn)在提前下載以及打印材料上面,需要打印很多教材。雖然線上學習便捷方便并且相對便宜,但孩子容易走神,學習效果也不是特別的理想?!?/p>
北京市某家長有五點擔憂:“第一點,對于上班族的家庭來說,學生一人在家學習,遇到問題了,不知道如何解決;第二點,長期對著電腦影響視力;第三點,學生自律能力相對薄弱,獨自在家上課容易出現(xiàn)偷懶的情況;第四點,有些課程是需要家長參與協(xié)助的,對于雙職工家庭,實現(xiàn)的可行性比較低;第五點,網(wǎng)課從早上上到晚上,上完課之后還要交作業(yè),孩子很累,吸收知識的效果不是很好。”
2.老師對在線教育的看法
線上教學,讓不少老師感覺有壓力。網(wǎng)絡的不穩(wěn)定導致卡頓,老師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等待所有學生進入直播間,導致所講授的內容有限;有些老師對直播設備操作不熟悉;有些老師和學生沒有互動。
3.學生對在線教育的看法
江蘇某學生:“網(wǎng)課學習可以看視頻,視頻能比較生動地描述學習內容,學習起來比較有趣。但對于我來說,我還是喜歡在學校學習。原因是學校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氛圍,學校學習受外界的干擾比較小。老師講課的內容,可以在書上對應的地方做筆記,上網(wǎng)課的話,則需要做非常多的筆記,而且做題的效果不太理想?!?/p>
在線教育互動性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高,學習效果也會得到保證。例如,數(shù)學老師唐廣海的網(wǎng)課上得非常好,他在上課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講課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通過思維導圖整理出來便于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同時將數(shù)學應用于生活,教大家玩三階魔方和魯班鎖,學生親切地稱呼他為“黑科技”。清華大學梅賜琪老師為了給學生開直播課,他特意買了一個攝像頭,他說:“我要用網(wǎng)紅們最喜歡的攝像頭‘藍色妖姬來講課,體驗一下網(wǎng)紅直播的感覺?!泵防蠋煘榱松虾镁W(wǎng)課,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上課鈴聲采用的是學生課堂上課的鈴聲,用黑板貼紙來增強上課的氛圍。另外,梅老師將幻燈片和攝像頭兩個窗口同時打開,再通過屏幕分享功能,一同直播出去,盡可能讓學生感受到上課的感覺?!?/p>
在上述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線教育的關鍵是互動,老師和學生互動。老師通過互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另外,對于在線教育,老師不可掉以輕心,需要認真對待,準備網(wǎng)課,用比平時更高質量、更吸引學生的課程來傳授知識,將自己的每一堂課作為公開課來準備、來講解。
三、在線教育的建議
接下來,本文將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兩個方面對在線教育提出建議。
1.教學內容
在線教育需要側重于親子教育和心理教育。家長和孩子一起在家里,這為親子教育奠定了完美的基礎。尤其是對孩子的陪伴相對較少的雙職工家庭,正好可以多陪伴孩子。然而,有些家長為孩子學習焦慮,給孩子在網(wǎng)上狂報補習班,孩子又陷入了大量的學習任務中。因此,讓家長回歸第一教師的角色,從教與學的桎梏中走出來,家長幫助孩子們融入社會,認識生命,那樣才是更好的教育。
家長對孩子做到鄭廳長所說的生命教育,讓孩子做到一定程度的社會參與,能為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此外,家長和孩子還可以每天快樂地學習,讀一本好書、學一門樂器、一起鍛煉身體、一起做飯等等。另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以教孩子做瑜伽或者健身操等室內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魄。老師的作用就是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調和劑,老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促進親子關系的課外作業(yè),比如親子游戲,來調節(jié)學生和家長的關系,使他們關系更為融洽。親子作業(yè)的時間盡量在周六、周日,不耽誤家長復工后的正常上班。
另外,心理教育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人具有社會性,人需要社會關系才能健康成長。當學生一切的聚集性社會活動停止,長期待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里面,進行在線教育,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在身心上,他們會出現(xiàn)過度焦慮,心理會有產生抑郁的風險,因此,心理教育刻不容緩。
作為老師,我們首先需要疏導和排解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比如推薦一些舒緩和積極向上的音樂,鼓勵學生,并教給他們排解憂慮的方法。其次,需要和家長通力合作,讓家長發(fā)揮言傳身教的作用,可以通過親子游戲或者每天的溝通交流將孩子的負面情緒排解出來。家長通過觀察孩子的飲食起居以及心情來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問題,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
2.教學時間
平均每天的在線學習時間應控制在2~3小時,過長會帶來適得必反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視力。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助理教授張晨針對高互動的小班課提出,將大段時間拆分為小段,每段時間學習后休息一下,緩解視力疲勞。這種方式能有效解決了學生觀看電子屏幕時間長的問題,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將原來的知識點更加碎片化和系統(tǒng)化。比如原來的課堂教學,一節(jié)課45分鐘能講3個知識點,現(xiàn)在需要30分鐘講2個知識點,縮短教學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另外,一節(jié)課的實際時間可能變成30+5+15分鐘,中間5分鐘的休息時間,放松學生的眼睛。
總之,在線教育是必需的,它是一場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革命,一場教育資源公平化的革命!在在線教育中老師不僅需要關注教學時長、教學內容,更要保證教學質量,注重教學互動。另外,老師應做好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調和劑,做好親子教育和心理教育,利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積極開展除課業(yè)之外其他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讓教育不僅實現(xiàn)教,更實現(xiàn)育。最后,老師要合理編排在線教育的教學時間,靈活安排適合的知識點,讓教與學都得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作者簡介:徐俊(1968—),男,漢族,湖北天門人,???,研究方向:教育學、教學與管理等。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