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儀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教學規(guī)律,從鼓勵自改、寫好評語、刊登發(fā)表三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評改;激發(fā)興趣
習作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令小學生感到頭疼的一件事。造成學生懼怕作文的原因很多,教師對學生習作評改的認識不夠是影響學生習作興趣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教師評改作文時不注意捕捉學生習作的閃光點;評改習作時效性不強,沒有指導學生及時修改;教師批改要求不明確、不具體;教師的評語太籠統(tǒng),只大致寫些“文章選材、立意不夠新”“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病句錯字太多”之類;在習作講評課上,面面俱到,泛泛而評,或教師包辦到底,忽略了學生修改實踐的主體作用?!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講評要肯定成績,抓住共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批改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尊重學生的意愿,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講求實效。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能力?!比绻f一篇習作的完成是一座大廈的竣工,那么作文的評改就是對這座大廈的檢驗和裝修。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必須重視作文的評改工作。如何做好習作的評改工作?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三步。
一、鼓勵自改,提高自改能力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三四年級學生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五六年級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币虼耍瑢W生寫好文章后,我會引導學生自改作文、互改作文、交流修改作文。
1.引導反復讀,培養(yǎng)自改習慣
修改文章不光是“看”,還要讀出聲。我先引導學生反復地讀自己寫的文章,檢查是否通順,不順在什么地方,為什么不順,然后把不準確的詞改準。
2.引導互相改,提高互改能力
學生好勝心強,互改使他們既能學習他人長處,又能補己之短,所以是他們比較樂于的互助學習活動。他們都為自己能當小老師而信心百倍。這樣,既能使他們提高發(fā)現(xiàn)文章優(yōu)劣的能力,又能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習慣;既能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又能提高閱讀文章的能力。
3.引導小組改,加強合作交流
小組交流合作,可集思廣益,共同提高習作能力。一篇文章通過自改、互改后,讓小組集中討論交流,討論的內(nèi)容有:(1)是否符合題目要求;(2)選材是否典型;(3)條理是否清晰;(4)結(jié)構(gòu)是否完整:(5)語句是否通順;(6)開頭與結(jié)尾是否完善。先讓每個學生找出該篇習作的優(yōu)點,說明為什么好,再讓他們找出分處來,提出修改意見,然后小組再集體交流討論。
二、寫好評語,指明修改方向
習作的批改,是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回顧、分析、評價。因此,在學生自改習作后,我把習作再集中起來,及時強化學生對習作訓練要求和方法的認識,糾正不足之處。在批改作文時,教師要給出恰如其分的評語、批改意見,既肯定優(yōu)點,又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的方向與方法。
1.評語要有針對性
教師的評語應(yīng)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給以具體的指正,并明確提出修改的目標。如一個學生在寫《未來的房子》中,把“為什么要發(fā)明未來的房子”這部分寫了三百多字,而“未來房子的樣子”和“未來房子的奇特之處”兩個部分僅用了一百余字,只占全文的四分之一。于是,我便在前一段的旁邊寫上:“這部分不是文章的重點,應(yīng)略寫,請刪掉一些不重要的詞句。”而在“未來房子的樣子”和“未來房子的奇特之處”旁分別寫道:這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應(yīng)詳細寫。這樣,學生就明白了不足在什么地方,該如何修改。與他再寫文章時,對文章的詳略處理也就恰當多了。
2.評語要有鼓勵性
評語要像說話一樣,情真意切,讓人感到舒服,具有鼓勵性。孩子天真、單純,好勝心強,離不開表揚和激勵。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對學生習作的點滴優(yōu)點、進步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揚。如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我的老師》的作文,才二百多字,卻錯別字連篇,病句一大堆,但他在結(jié)尾處寫道:“徐老師把自己的一切都默默地獻給了祖國的明天,啊,多好的老師!”我便在總批上寫上:“雖然你錯字太多,語句不夠通順,但你對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我相信你在不久的將來會消除錯字,并且能把句子寫通順的?!惫?,第二篇作文交上來時,他的書寫認真多了,文章也具體了,有了明顯的進步。
3.評語要有啟發(fā)性
啟發(fā)式的評語能誘導學生積極思維,開啟學生的心扉,使他們產(chǎn)生修改習作的興趣。習作評語,貴在啟發(fā)。有位學生在《文具盒》中寫道:“我有一個文具盒,是藍色的,有點長,不高,有點寬?!蔽冶阍诿寂蠈懮希骸澳愕奈木吆幸欢ê芷?,是哪來的?有幾厘米長?有多高?寬幾厘米?”這個學生一看到評語,便急忙補上了:“這個文具盒是爸爸獎給我的,長22厘米,寬10厘米,高3厘米?!边€有位學生在《我的媽媽》的結(jié)尾處寫道:“我的媽媽是一個普通的婦女,但她卻有著一顆火熱的慈母心。我情不自禁地喊一聲:“媽媽,我愛你!”而在前文中他卻只字未提媽媽是怎樣關(guān)心子女的。于是我便在總批上寫道:“老師知道你媽媽一定是個疼愛你的好媽媽,不過你能告訴老師,你媽媽是怎么疼愛你的嗎?”然后,媽媽是如何無微不至照顧她的情景便躍然于紙上了。
三、刊登發(fā)表,享受成功喜悅
我們在每一次習作中,都有部分在班中相對而言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我根據(jù)班級情況,對多次修改后的文章附上教師的薦評,推薦它們在班刊、??峡墙涣?,或在雜志社發(fā)表,讓被刊登作品的同學感受到自己的成績被肯定的樂趣,從而對寫作更有興趣。也讓未刊登作品的同學欣賞到這些同齡人所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品后,有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創(chuàng)作欲望,為自己的下一次習作奠定基礎(chǔ)。
實行了以上習作評改的“三步曲”后,我的學生不再懼怕作文了,大家都能講真話、講實話,大大地提高了習作的興趣。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