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芬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我國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對法律的認知提高了重視程度,從而也加快了我國小學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對小學生而言,道德和法治教育已經成為小學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小學生作為我國未來主要的發(fā)展人才,必須提升自身對法律以及道德的認知。因此,從小學道德以及法律課堂教學實踐出發(fā),把握法治知識內容,整合道德題材,注重學生在課堂當中對法律知識學習的參與度,從而有效拓展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
關鍵詞:小學教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在經濟發(fā)展以及國民生活不斷改善的情況下,我國為了全面提升國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全方面緊抓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以及對法治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在2016年,將小學的德育課程改為了道德與法治,并且在2016年9月正式實施。因此,針對當前小學生如何掌握更多的法治知識以及傳統(tǒng)道德,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新視角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進行全面的設計,并在課堂中全面落實。
一、整合道德題材,掌握法治知識內容
對小學生而言,語、數、外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從而忽略了道德與法治學科,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相對較少。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確保學生能夠掌握道德與法治的相關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的具體要求,并且從學生實際生活案例出發(fā),選擇不同的生活題材,設計學生相應的生活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團團圓圓過中秋》課題中,教師并未直接講述課本內容,而是在課堂中展示了家人團聚過中秋的視頻,從而也引起了學生的關注,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情緒,之后學生在通過不斷的探究談論中,能夠為本節(jié)課設置相應的主題,從而也能促使學生了解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
二、合理設置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道德法治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的靈魂所在,教師與學生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最終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內容。例如,運用圖畫的方式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在豐富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圖畫的方式,較為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針對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中,容易拓展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知,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班級生活有規(guī)則》的課題中,教師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各種視頻與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并提出問題,學生敘述畫面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以及相關的道德與法治內容,并且在觀看圖畫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虛心引導學生,使學生回想所了解的身邊事物,發(fā)現以上的圖片全部都是在校園以及教室的角落當中。該方式教學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到教學目的。
三、掌握教學細節(jié),增加課題訓練,提升教學時效性
在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中,教學情景十分枯燥乏味,甚至出現了道德與法治課程停課的現象。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不以為意。小學生由于正處于思維以及身體的發(fā)展階段,具有自身的個性,對于不感興趣的課程,在課堂中也缺乏積極性,導致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相對較少。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教學細節(jié),并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在課堂中加入不同的元素,深度挖掘學生的內心需求。例如,在道德與法治的《我們小店聲音》的課程當中,教師在播放生活中的搞笑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需要在視頻結束后,合理安排課程習題,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內容,從而也在另一方面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中,習題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在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也具有相應的訓練題,雖然課題相對較少,但是教師不能忽視其作用。課題能夠合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合理地利用習題,在體現出習題價值的同時,也能保障學生獲取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
總之,在隨著我國愈加注重國民的綜合素質,我國對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以及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掌握愈加重視。另外,教師需要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內容,合理對其進行論述,促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與道德與法治相關的知識。教學設計教學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教學方式也決定了學生所掌握課程知識的程度。因此,本文通過整合道德題材,掌握法治知識內容,合理設置教學情景,掌握教學細節(jié),增加課題訓練,提升教學時效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道德法治實踐能力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臘豐.人教版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第11課:大家排好隊(第一課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118.
[2]高佩佩,丁瑩瑩,周清.略論中國古代禮、法與法治傳統(tǒng):一個法社會學視角[J].臺聲(新視角),2005(1):75-76.
[3]高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2017(15):7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