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說教材:《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向?qū)W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動物世界的科學之門。
說學情:在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中,對海洋動物了解甚少。之前教學中,學生接觸過說明文,并且能夠做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些都將成為我教學設計的考慮因素。
說教學目標: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結(jié)合教材特點,針對學生實際,制訂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①通過自學,學生能準確無誤的認讀腭等三個生字,會寫鯨等十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②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作者介紹鯨的說明方法,了解有關(guān)鯨的一些知識。③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的說明方法,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教學難點:同教學重點
說教法學法: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境設置法、以讀代講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學法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說教學過程: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我將用五個板塊來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個板塊: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好的導入能形成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谶@點我首先用微視頻展示。寬闊的海面深海中各種海底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戲,一只巨鯨浮出海面。順勢揭示課題《鯨》。
第二個板塊:初讀課文,感知語言。我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①課件出示本課生字:采用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自由讀的方法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②讓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肺、濾2個生字,指導學生的書寫。③指生接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什么?(大屏幕出示)根據(jù)學生匯報,進行歸納整理。板書 形體大? 進化 種類 生活習性在這個板塊中學生掃清了閱讀的障礙,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
第三個板塊:精讀課文,品味語言。這也是我整個教學設計的主體和重點。葉圣陶老先生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教學時,采用扶放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品評詞句,感悟“大”。課文在介紹鯨的時候,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選取其中第一自然段,體會“大”。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介紹鯨大的段落,畫出體現(xiàn)鯨大的有關(guān)詞句,品味說明鯨大的方法,想象鯨的畫面,逐步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課文用詞準確,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介紹了鯨形體大的特點。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請同學們用“默讀—批劃—品味—想象”的方法,再去找,文章運用什么說明方法介紹了鯨的哪些方面的特點?
課件出示課文的2-7自然段,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自由選讀,讓學生根據(jù)選學內(nèi)容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可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朗誦家、小畫家,表演家中的一個角色,分別以特有的形式匯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輕松愉悅、樂于探究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而且在課堂中構(gòu)建了“生生合作”、“生師合作”,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個版塊 拓展延伸情感升華:此時此刻,你想對鯨說些什么呢?學生思考問題,交流自己的看法,寫下自己對鯨想說的話,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豐富語言實踐。
第五板塊:總結(jié)評價,布置作業(yè)。在對學生學習作出綜合性評價和總結(jié)后,我布置兩道課后作業(yè),一是摘抄課文中精彩的詞句。二是從圖書館找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白鯨》來讀。這樣設計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實現(xiàn)了大語文觀的教學,讓閱讀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
說板書設計:最后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猶如提純的金,琢成的玉,能夠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nèi)容。我的板書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提綱挈領,一目了然。
總之,這篇課文的教學,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閱讀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既教給學生知識又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力求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感的熏陶都能得到有機的結(jié)合。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我會根據(jù)課堂的生成情況,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設計,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