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姝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讀寫結合訓練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為學生的寫作練習提供范本,有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讀寫結合訓練可以以多樣化的形式展開,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閱讀范本,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除此之外,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收獲和體驗。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興趣,為其后續(xù)高效高質地完成寫作訓練提供保障。
一、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高中生面臨繁重的學業(yè)負擔,高考的壓力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很少有機會進行課外閱讀,學生也不主動會花費太多時間和經歷去閱讀。閱讀經驗的缺乏,閱讀書目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學科能力的提高。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閱讀可以帶給自己的收獲。豐富的閱讀不僅能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也能讓學生收獲大量有價值的寫作經驗。
從表面看,豐富的閱讀并不能直接提高學生成績,還會占用高中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實則不然。高中生的閱讀能力是各門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閱讀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與寫作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例如,學完《裝在套子里的人》后,很多學生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對這個故事的結尾感到很驚訝,也若有所思。教師可以讓感興趣的學生在課后進一步閱讀契訶夫的其他作品,拓寬閱讀視野。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猜想,續(xù)寫故事。這種靈活的讀寫結合的方法,既能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也能讓學生表達獨立的思考和感受,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有趣。
二、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教學素材
在開展讀寫結合訓練時,教師首先應當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教學素材,帶領學生細致深入地研讀課本中的優(yōu)質文章,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并且設計有針對性的讀寫結合訓練。由于前期有了教師的閱讀指導,學生的閱讀感受會更深,能更準確地抓住文章主題,也能有獨立的思考。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完成相應的寫作任務,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寫作狀態(tài),找到自己想表達與呈現的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讀寫結合訓練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我與地壇》(節(jié)選)時,在介紹了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后,學生明顯更能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深厚情感。不僅如此,不少學生都被文章中著墨不多的來自母親的關懷感動,有的學生還想起了自己的母親。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膽發(fā)言,講述自己和母親之間的小故事,然后寫成作文。這一讀寫結合訓練,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后續(xù)的寫作訓練中找到合適的素材。充分利用課內的教學資源,能讓學生更快地適應讀寫結合的基本要求,為之后更深入的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合課外讀物展開讀寫結合訓練
隨著教學的推進,教師可以不斷引入優(yōu)質的課外讀物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積累,并展開相應的讀寫結合訓練。課外延伸閱讀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尤其是在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課外讀物時,學生會更加積極地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更多樂趣,不僅對語文閱讀教學有極大的幫助,也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外閱讀,設計靈活的讀寫結合訓練活動,既可以讓學生表達讀后的感受,也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感想,還可以根據課外讀物展開續(xù)寫、改寫、擴寫等寫作活動。結合具體的閱讀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設計寫作活動,才能充分發(fā)揮讀寫結合訓練的積極作用。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應當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和革新教學思維,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更多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課本中有關于《鄉(xiāng)土中國》的整本書閱讀活動,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介紹這部作品,讓學生有基本的了解,感興趣的學生則可以推薦其在課后閱讀。如果學生對這類題材的作品不感興趣,則可以推薦其他相關的適合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在課后完成整本書閱讀的訓練任務。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閱讀后的感想和體會記錄下來。為了降低整本書閱讀的難度,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書目,并且不對寫作任務做過多限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這會讓讀寫結合訓練的教學推進更加順暢,讓學生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獲得更全面的鍛煉。
四、創(chuàng)設良好的讀寫結合教學環(huán)境
在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形成相應的寫作思路。結合不同的閱讀范本,讀寫結合的展開方式應有所差異。如果閱讀的是文字優(yōu)美、情感細膩的文章,教師不妨在課堂上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的情緒更為舒緩。學生讀完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出具體問題引發(fā)學生討論,在問題探究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再布置寫任務,設定對應的寫作方向。有了前面的鋪墊后,學生能快速融入課堂學習中,以良好的狀態(tài)開始寫作。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播放歌曲《荷塘月色》開啟讀寫結合教學。學生很容易被美妙的音樂吸引,自然而然地參與到文本閱讀活動中。教師在歌曲播放完成后,可以和學生展開對話:“這是用歌曲表現出的荷塘月色,大家想不想知道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月色是怎樣的呢?”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文中細致生動的描寫,借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在模仿的基礎上寫下自己心中最美的風景。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會讓學生覺得很輕松,也能激發(fā)學生內在情感的表達,學生還能借鑒和模仿文章中好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用這樣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會讓學生更好地完成讀寫結合訓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