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濤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我國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為了滿足社會對計算機技術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高職院校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計算機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做出貢獻。文章結合高職計算機教育的實際情況,探討了互助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以期對我國計算機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互助教學;運用研究
0 引言
21世紀是信息時代,當前計算機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學習計算機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可用性,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鑒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難度大,又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高校教師需要運用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策略,克服教學難點,同時兼顧多種靈活的教學類型,如相互學習,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計算機的可用性[1]。
1 互助教學模式含義
互助教學是一種互助的教學方法,這意味著學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與其他學生或教師進行交流,以達到互助、交流經(jīng)驗的目的。他們還可以互相幫助,分享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或其他科技手段的信息。這樣既可以營造一種愉快的民主教育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互助的形式下,教師不再是領導者,而是充當助手。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通過他們信任你的方式間接地啟發(fā)學生的思想。這些互助教學可以加深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 互助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2.1 互動性
互助的特點之一是師生必須加強學習的默契,在此基礎上加強溝通,加強學習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好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小學生來說,加強與教師的溝通可以建立良好的學習關系,打破師生溝通的障礙,這是實施互助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
2.2 多樣化評價
互助教學法采用多元化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提出建議,有效評價不同的學習關系。教師在課堂上扮演各種角色,他們既是教學的組織者,又是教學的評價者或參與者。他們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以便更好地衡量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
3 互助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現(xiàn)狀
3.1 互動形式化
一些高職教師在開展互助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方法的理解不夠透徹,無法理解教學方法的內涵,導致教學形式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課堂上的學習內容無關。學生不能得到有效的監(jiān)督和引導,違背了將互助教學模式引入計算機教育的初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而且要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不僅要有效地引導學生,還要監(jiān)督學生的實際交流,以保證互助教育的有效性[3]。
3.2 互動方式單一
小組合作學習是互助教育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方法。有些教師在分組時具有高度的隨機性。學生通常以前后桌或隨機組合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學習。學生分組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意味著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教師應在教學的框架內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活動,采取多種分組方式,既要保證學生能有效地進行交流,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意愿,以互助的形式提高教學質量[4]。
4 計算機教學應用互助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4.1 互助教學模式可創(chuàng)新計算機教學技巧
目前,許多高校的計算機教育相對容易,即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當教師長期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時,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這對學生的長期學習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教師引入互助教學后,教學狀況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互助教學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界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技能[2]。
4.2 教學模式能加強課堂主體之間的合作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教學,如果師生之間的交流不順暢,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不到發(fā)展,就會阻礙師生之間的交流。首先,教師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育對策,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即使學生對學習有疑問,但是學生不敢向老師請教。如果在教學中引入互助,將很容易改變教學困境,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進行無縫的討論,交流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5 互助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5.1 主體性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索和學習知識。在教學情境下,教師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轉變,從班主任到班長和帶頭人。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相互學習。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課程的內容,達到互助教學的教育目的[5]。
5.2 差異性原則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就像學生們一樣。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最好利用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教學。
6 計算機互助教學模式的應用對策
6.1 加強認知,確立互助式教學應用機制
高校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才的重要搖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起著推動作用。
教師應該把學生主體性原則定義為相互中學習的課堂,這個原本屬于學生的課堂,迄今為止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學生被迫學習得越多,他們的學習精神就越差,他們的學習效率越低,甚至阻力越大,學習就越困難。另外,要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此外,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研究問題。
6.2 完善互助教學流程
備課首先要做好備課準備,其次要做好課程設計和課程設置,加強教學管理,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教學問題。做好課堂控制,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互動教學,就要掌握好課堂節(jié)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注意學生學習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學問題,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消除小學生的學習障礙,加強教學指導。教師要做好課后的課堂總結,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意識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理解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性。
6.3 積極做好互助小組分組工作
在確立了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和相關的教學過程之后,教師要始終堅持組外同質原則,在組內分配學生。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更好地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6.4 采用多樣化的互助形式
教師在運用互助教學時,不應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拓寬自己的思路,采取多種形式的互助教學。在教學方面,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使用小組學習法實施互助,還要通過QQ、微信等一系列現(xiàn)代信息工具,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實施互助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建立一個網(wǎng)絡信息交流平臺。
7 結語
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人才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專業(yè)人才,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中學教師需要時間做實際工作,各高職院校應認清自身的不足,改進互助教育,這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當然,它不僅要采用一種學習模式,還要探索一種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雖然互助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教學模式,但教師也應注重計算機專業(yè)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互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基礎薄弱的學生有所收獲,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暢.“互助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132-133.
[2]王睿穎.互助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技術與市場,2015(6):378.
[3]梁建華.高職計算機教學中互助教學模式運用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4):44-45.
[4]張明東,戴丹丹.互助教學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5):170-171.
[5]吳明慧.互助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7):129-130.
(編輯 王雪芬)
Application of mutual aid teaching mode in computer teaching
Zhao Tao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of Ningxia Preschool Normal College, Yinchuan 75000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mand for computer talents in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ety’s increasing demand for computer technology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alent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mutual assis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alent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computer teaching; mutual aid teaching; applic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