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
摘 要:提高英語課程教學質(zhì)量是一線英語教師追求的目標。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雙減”政策,“雙減”之下提質(zhì)增效、打造高效課堂具有重要的價值。文章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英語為例,探討如何聚焦教學目標,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六年級;英語教學;高效課堂
“雙減”政策強調(diào)讓教育回歸本真、健全協(xié)同育人的路徑,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雙減”政策提出要著力打造“三個課堂”。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學校開展了“聚焦教學目標,打造高效課堂”活動。作為英語教師,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筆者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舉措,具體內(nèi)容如下。
一、打造高效“第一”課堂
“雙減”政策中提出要著力打造“三個課堂”,其中第一課堂是指對學生教授知識的,不斷落實國家課程的課堂,其教學的地點主要指教室。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陣地,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課堂學習時間。
(一)寓教于樂的導入活動
如何更好地打造第一高效課堂?筆者認為其中一個著力點就是“寓教于樂”。英語教師要明確英語教學目標,了解新時代主題教育思想及“雙減”政策、“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確保英語教育目標與立德樹人理念的融合,從而有效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材發(fā)揮著基礎且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英語教材中蘊藏的人文價值,用英語歌曲、英語游戲等趣味性的形式。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小游戲”“小劇場”“我是小老師”“歌曲”等活動,鼓勵學生站在講臺進行展示,豐富多樣的課堂導入形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在教材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活動中,采用“兔子舞”進行導入,不僅鼓勵學生根據(jù)律動做動作,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使得兔子舞中“turn”“l(fā)eft”“right”“go”等英語單詞和句子與教學活動中的“turn left”“turn right”等詞組對應。用簡單活潑的方式在輕松的情景中引導學生熟悉所學內(nèi)容,將興趣、德育、知識運用進行有效結合。通過豐富有趣的形式增強課堂互動性,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主性。
(二)運用情境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為了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導學生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在學習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比如用分角色表演體會角色心理想法,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思維導圖、畫圖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串聯(lián)。
筆者在新學期英語課堂的教學設計更加真實、更具有趣味性,比如“英語故事會”“有你有我閱讀的力量”“英語經(jīng)典繪本制作”等活動,提升了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筆者在每節(jié)課都會設計不一樣的互動模式,比如開展兩組學生的“對戰(zhàn)”“學生擔任小老師”等不同形式互動模式。為了讓學生在學校“學足、學好”,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優(yōu)化教學設計,筆者通過示范、引領、訓練、評價、展示等方式,帶著他們在英語課堂中更好地學習。
(三)運用小組合作,打造高效課堂
重視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通過自主結組的形式,就某一英語主題自行查閱相關資料、表達自己想法。小組整合全體成員的想法和資料,從而形成更系統(tǒng)完整的觀點。課堂上的核心是學生進行自研,經(jīng)過學生自研后,然后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小組交流后再進行班內(nèi)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英語知識技能性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同時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發(fā)展。學生通過小組辯論的形式,小組成員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其小組成員的語言思維能力、合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熟悉句式,比如How can I get there中,鼓勵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熟悉教材上的句式。鼓勵小組合作畫地圖,地圖所處的情景不受限制,比如有的小組畫的“外星人的世界”“變形金剛的一天”,然后由其他小組提問:How can I get there?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需要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動力,了解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給予學生足夠的情感支持,將“被動”變?yōu)椤爸鲃印憋@得尤為重要。
二、打造高效“第二”“第三”課堂
“雙減”政策提出要著力打造“三個課堂”,其中第二課堂是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拓展能力與素養(yǎng)的課堂,主要指在校園進行;第三課堂是鼓勵學生在大自然、社會實踐中進行學習,主要指在校外進行。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主動性,筆者不斷打造并積極落實“三個課堂”。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園的實踐活動,組織引導學生參加英語社團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更直觀、更直接的體驗,通過英語話劇的形式可以提升學生加深對英語的理解。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主要方式。除了英語教材以外,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英語話劇、英語演講等活動都是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形式。比如就新時代愛國主題而言,通過開展愛國主題英語演講的形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愛國的理解。將中國不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作為不同的節(jié)日主題來開展英語主題作文比賽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Songs in each unit”“Story time”和第二課堂中的社團活動、話劇聯(lián)系。鼓勵學生親近自然,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如圖書館內(nèi)外以“英語享閱讀”“英語讀書故事分享會”為主題的公益活動,豐富多樣的形式極大提升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根據(jù)英語教材中的內(nèi)容,開展相應的“閱讀英語經(jīng)典”主題活動,學生通過閱讀不同體裁、不同主題的英語經(jīng)典作品,了解作品中傳達的思想。不同的經(jīng)典作品,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學生通過閱讀世界經(jīng)典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不同國家的人文地理情況,了解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了解經(jīng)典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書中人物在面對困境的過程中展現(xiàn)的品質(zhì)特點。如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中,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人,在茫茫大海上發(fā)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經(jīng)歷,學生通過閱讀The Old Man and the Sea真切感受到遇到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面對失敗時,如果能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那我們終會有擊敗困難的時刻。經(jīng)典作品中蘊藏著人文價值,通過“閱讀英語經(jīng)典”主題活動可以挖掘經(jīng)典作品中蘊藏的更深層次的人文價值,對于學生而言,通過不同的經(jīng)典作品,有助于學生從情感、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提升。
三、愛的力量,打造高效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在學習中得到家長、教師和同伴的肯定和表揚,所以在英語的“三個課堂”中,筆者更加重視學生的互評、自評的形式。比如表揚坐姿端正的學生,周圍的學生都坐得更加筆直;表揚發(fā)言完整的學生,全班也都慢慢開始學說完整話……表揚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是英語課堂還是教育活動中,教師都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
四、結語
“雙減”政策下提質(zhì)增效、打造高效課堂,筆者將繼續(xù)立足英語教學研究,深耕教學藝術,不斷錘煉教學智慧,加速成長,讓“減負”走向深處,落到實處,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開放、更加自主、更加生動、更加高效的英語活動形式;用愛與智慧為學生保駕護航,做到“減負不減質(zhì)”,為提升學生英語自主能力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金珠.營造良好的小學英語學習氛圍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04).
[2]馮敏.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打造高效英語課堂[J].甘肅教育,2021(20).
[3]顧雅萍.踐行關系育人,打造小學低年級英語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