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少峰 伍敏靜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小學階段校園影視教育的現(xiàn)狀,結合筆者所在學校開展影視教育的做法和經(jīng)驗,提出主題式、系列化影視資源的建設、在小學影視教育中運用主題式教學模式,以探索小學校園影視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影視教育;主題式教學
一、小學影視教育情況分析
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由于多媒體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智能手機的媒體性能大大增強,這使得影音資源在普通大眾群體尤其是師生群體中得到大范圍應用,同時,各級別的信息類競賽,如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全國科學影像節(jié)等也涉及到影視制作的內容,這些因素促使小學階段校園影視教育的開展。
筆者以所在的佛山市順德區(qū)為樣本,對該地區(qū)的108所公辦小學發(fā)放問卷,就小學影視教育的若干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問卷及數(shù)據(jù)見附件1),發(fā)現(xiàn)該區(qū)域的影視教育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影視教育內容單一
目前,就小學階段的“影視教育”而言,大部分學校往往僅限于對單部影片的觀看,學校未能從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出發(fā)系列化地對影視素材進行選擇。而且對于“觀看影片”之外的劇本編寫、攝像機錄制、數(shù)碼相機的使用、藝術設計等內容重視不夠,導致學生的影視實操技能較差。
(二)影視資源相對匱乏
影視課程的學習需要大量的影音素材,但目前小學影視教育的影音素材相對匱乏,且和學生的生活、學習方面的關聯(lián)性并不強,無法讓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共鳴。
(三)影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實體驗性不強
由于教學內容不是學生在現(xiàn)實中需要應用的知識技能,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其中的活動較少,削弱了學生對知識的現(xiàn)實體驗感。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就校園影視資源的建設及小學影視教育中運用主題式教學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探索小學校園影視教育的有效模式。如圖1所示
二、主題式影視教育資源的建設
學校圍繞不同教育主題搜集、購買相對應的影視資源,分學段、分課型形成系列化的影視資源。
筆者所在的學校目前已經(jīng)建立針對不同教育主題的分學段電影資源與主題設計,例如,思想品格養(yǎng)成主題影視資源系列見表1。
上述主題式的影視資源的建設,為接下來的校園影視教育實踐打下基礎。
三、多元一體的影視教育活動模式的實踐
針對目前小學階段影視教育內容單一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跨學科的知識,講授與影視相關的藝術設計、編導、攝影等內容,并形成“觀、評、讀、寫、演、制”多元一體的影視教育活動模式。
以小學語文學科中的影視教育為例,其中:觀,即觀看電影。教師將優(yōu)秀影視資源和語文教學內容相融合,通過影視片段幫助學生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并推薦學生觀看與課文相關的影片、視頻,以拓展課文文本內容。評,即對影片進行評價、分析。教師以學習單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電影中人物的刻畫,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影片鑒賞、評價能力。讀,即結合課文內容和拓展影片,開展相應的課外閱讀,使學生從影視的賞析回歸到文字的品味,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寫,即通過讓學生根據(jù)觀看的影視作品書寫觀后感。演,即教師引導學生自編自演。制,即制作電影,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演的過程用攝影器材拍攝下來,并對拍下來的原始影視片段進行編輯、后期處理,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影視實操技能。
下面筆者將進一步闡述:通過主題式教學這一模式的運用,將“觀、評、讀、寫、演、制”這些元素有機融合到校園影視教育中。
四、影視教育中運用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針對影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現(xiàn)實體驗性不強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影視教育中運用主題式教學模式,基于此模式的教學設計的框架見圖3。
以筆者設計的主題:“珍惜時間——時間操控者的故事”為例,該主題要求學生拍攝一段有關珍惜時間的視頻短片,并通過該視頻短片的制作,學會有關影視作品后期制作的知識與技能,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時間的珍貴。
該主題的預設內容要求為:“某同學因為一次奇特經(jīng)歷(使用六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課所學過的動畫幀的知識),獲得可以迅速控制時間流逝快慢的能力,從而,他可以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相應的時間調慢,相反,他不喜歡做的事情,相應的時間可以調得飛快,結果,多少年之后……(必須有一段兩人對話)”。
教師課前可播放電影《回到未來》,提出如何在影視作品中改變時間的問題。然后開始對學生進行分組及分工(教師和學生分工見表2),小組成員可按影視公司拍攝人員職能來分工(根據(jù)人數(shù)實際,可以兼任),其中導演相當于組長,要求讓每位同學了解自己的職務工作。學生需要在課前開拓思路,與同學交流溝通完成劇本的寫作(見圖2 學生手繪劇本分鏡);在課中前期完成編演及視頻素材的拍攝,并學習兩人對話的拍攝技巧;在課中后期剪輯素材并學習時間變速知識;而在課后應用視頻胡“倒放”技術,制作“若時光可以倒流”微視頻(短視頻)。
實踐證明,主題式教學模式運用于校園影視教育中,能將“觀、評、讀、寫、演、制”這些元素有機融合起來,大大增強了影視教育中的現(xiàn)實體驗性。
五、結論
校園影視教育的實踐中,無論是影視資源建設還是教育模式的運用,都必須摒棄單一的、碎片化的方式,而是圍繞一個個的主題,系列化地建設影視資源,同時通過主題式的教學,融合觀、評、讀、寫、演、制等影視教育的元素,提高校園影視教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宋莉.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從 STEAM 教育到創(chuàng)客教育[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7,36(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