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
[摘 要] 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低是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大問題。由于小學生大多有好動、自控力差等不良習慣,所以,他們很難有效融入課堂。教師可以從課堂評價入手,利用親和力、有感染力的課堂評價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文章圍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探討教師巧用課堂評價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 課堂評價;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現(xiàn)狀
課堂評價語具有多重功能,能及時有效甄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課堂注意力集中度,還能對學生起到鼓勵、促進的作用,意義重大。但在實際教學中,評價語往往會出現(xiàn)“用詞單調”“模糊不清”“缺乏激勵性、針對性”等問題。而現(xiàn)在的小學生自尊心強,抗壓能力弱,喜歡被表揚,害怕被批評,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評價用語與語氣,就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二、小學語文課堂評價運用策略
(一)豐富評價用語,避免課堂氣氛沉悶
評價語不夠豐富,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昂芎谩薄澳阏姘簟薄盀槟泓c贊”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u價語。這些評價語確實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但是用詞過于重復、單調。如果教師長期使用類似的評價語,學生就會覺得“味同嚼蠟”,從而導致課堂氣氛變得沉悶、無活力。這時,教師不妨想辦法讓評價語變得更為生動,可以是詞匯豐富的語言,也可以是感情色彩濃厚的句子,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少年閏土》為例,“四角的天空”一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教師以“以讀促悟”的方式指導學生層層剖析,加深理解。同時提醒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人物背景,想象主人公的情緒,以及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隨后,教師要根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合理點評。避免使用“讀得很不錯”“值得表揚”等千篇一律的評價用語,而可以使用“富有感染力”“符合主人公的身份”“讀得聲情并茂”等生動的語言進行點評,這樣才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傊?,教師在評價學生時,避免使用單調、貧乏的語言,因為這極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重激勵勿指責,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小學生的抗壓能力比較差,容易被教師的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所影響。如果教師使用的評價用語偏向于指責性質,那么會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影響,從而令他們產生自卑的心理,這顯然不利于推進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用詞語氣,時刻謹記“重激勵勿指責”的原則,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這樣,學生便會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以此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為例,教師首先按照教學計劃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引導學生仔細分析揣摩文中出現(xiàn)的對話。其次,教師可以提問:“根據本文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有哪些特點?”在實踐過程中,很多學生只能回答出花生“好吃”“可以榨油”等實用功能,不過,這顯然不是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但是此時,教師并不能用不耐煩、指責性的語氣去評價學生,而是要給予鼓勵。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這個同學的答案很準確,我們再來想一想,作者是不是想通過描寫花生來告訴我們一些人生道理呢?”教師借此方式進行點撥,可以潤物無聲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簡單而言,教師評價學生時,要避免使用指責性語言,可以否定錯誤答案,但不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采用針對性評價,鞭策學生進步
不管是先天因素還是后天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差異。這就給教師的課堂評價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以及時有效的針對性評價,將評價語的激勵效果最大化。
以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_____讓生活更美好”為例,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向學生展示課堂任務:結合本單元的寫作方法,選擇恰當題材進行寫作,并且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不過,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準確審題、選擇合適的題材,所以,有可能會導致作文質量參差不齊。針對思維敏捷、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以鞭策為主,幫助他們找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提升他們的習作水平;針對基礎一般、學習積極性一般的學生,教師要以激勵為主,在評價的過程中,對這些學生的作品教師給予肯定,并為他們提出一些改進意見;針對基礎差甚至有厭學心理的學生,教師要以寬容鼓舞為主。所以,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做到“重鼓勵莫輕慢”,這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從實際出發(fā),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潛藏的優(yōu)點,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四)師生互相評價,營造平等和諧氛圍
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可以有效增強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中小學課堂中,一般都是以教師評價為主,這并不能有效營造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評價用語,可以結合“師生互評”的模式,以此真正做到師生平等,從而令課堂教學順利推進并且取得良好效果。
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口語交際“講歷史人物故事”活動為例,上課之前,教師先收集一些三國歷史故事。正式教學前,教師先對學生提出要求:選擇恰當語氣并運用肢體動作講故事。接著,教師便可以正式開始教學活動,及時對每一個表演完的學生進行點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上臺講故事。隨后,教師讓學生進行點評。這時不僅要仔細聽取學生的意見,還要全盤接納學生的建議、意見,這才有利于營造活躍、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傊處熞鲃油品瓗熒g的“墻”,并且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評價,這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轉變評價對象,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
若想有效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先需要將課堂打造成“群言堂”,這才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除了主張師生互評,也可以進行生生互評。借此方式,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隨后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而且,這還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以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大還是小”為例,在理解“大”和“小”這兩個概念時,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暢所欲言。結束討論后,教師便可以讓小組代表發(fā)言并適時組織學生進行“自我點評”。在此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剖析自己,認清自己“還很小”的不足之處及客觀原因,同時肯定自己“有時候很大”的獨立自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評。借此方式,不僅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能活躍學習氛圍,取得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德育效果??傊處煵荒芫心嘤谀撤N教學評價模式,而是要結合“學生互評”等評價形式,以此促進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豐富靈活有針對性的評價語,可以及時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學習氛圍,進而達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這不僅是教師教學智慧、口語表達的展示,也是教師人格魅力、愛生情懷的真實體現(xiàn)。教師要意識到“巧妙運用評價語”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是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陳綠海.小學語文課堂評價存在的誤區(qū)及改進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55-56.
[2]王海濤.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使用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9(15):13-15.
[3]徐華軍.整體取向? 多元視域? 融通發(fā)展——指向促進學習的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策略[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0(9):31-34.
[4]丁芳琴.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言的有效性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9):184-185.
31125019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