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清
【摘要】閱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會學生閱讀文章,教會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獲得情感的共鳴和思想的陶冶。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既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知識,還要教育學生如何做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一樣,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該門學科的知識,還要不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鍛造健康的身體,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誠實守信的價值取向。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教學,將德育教育始終貫穿在學生的閱讀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閱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筑牢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德育? 滲透?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8-0041-03
語文學科集基礎(chǔ)性和人文性于一體,體現(xiàn)著特有的實用價值。語文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應用極其廣泛,對人們的不同生活方面產(chǎn)生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閱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會學生閱讀文章,教會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獲得情感的共鳴,享受讀書生活的快樂,達到思想的陶冶。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除了身體的快速發(fā)育之外,思想日趨成長,思維逐漸成熟。對待人和事都有了自己的判斷,并且會做出自己的評價。小學生的成長,可塑性很強,容易受到身邊事物的感染。
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既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知識,還要教育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一樣,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該門學科的知識,還要不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鍛造健康的身體,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誠實守信的價值取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思想的蛻變,逐步樹立遠大理想,健全人格,能在將來的工作中有擔當,有作為。閱讀教學同樣肩負著這樣的神圣使命,讓學生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升華自己的思想,形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情懷。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開辟科學而又實用的育人途徑呢?本人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努力。
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教學,將德育教育始終貫穿在學生的閱讀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閱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筑牢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基礎(chǔ)。
一、挖掘教材飽涵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反復閱讀使小學生受到身心的陶冶
在現(xiàn)行的部審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幾乎每一篇都滲透著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體現(xiàn)著育人的導向。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教學時間、教學任務的限制,在課堂上學生不可能字斟句酌的去品味每一部分內(nèi)容,往往會忽略最為重要的思想感悟。因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小學生思想教育的深刻性必然會受到限制。針對這一現(xiàn)狀存在的事實,小學語文教師無需回避,更用不著搪塞。我們應該直面這樣的教學現(xiàn)實,從其他方面去努力彌補,選擇另一種有效的方法,去做更有實效的探索。最有效的彌補方法是根據(jù)閱讀的需要,將教科書中的這些內(nèi)容重新摘錄出來,當作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一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去閱讀這些內(nèi)容。在加深對已學知識復習記憶的基礎(chǔ)上,重新欣賞這些精彩篇章。摘錄出來的教科書中的這些這些篇章,應該是每一篇課文的精華部分。再次閱讀這些內(nèi)容,能凈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再一次體驗情感,感悟思想,提高覺悟。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不同,適當設(shè)計出一些能引領(lǐng)學生閱讀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閱讀。教師所提的問題要避免重復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覺得有新穎感,有創(chuàng)意,要富有啟發(fā)性。問題的設(shè)置應該以思想品德教育為主,以人格鍛造為主,以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養(yǎng)成為主。也就是說,這樣的閱讀不是單調(diào)地重復語文知識,而是鍛造學生的靈魂,升華學生的思想。經(jīng)過這樣不斷重復,相同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得到不同的體驗,得到不同的收獲。通過反復咀嚼,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收到實效。因為教材所選的課文和閱讀內(nèi)容,都是文學作品的精華,帶有典型的教育意義。譬如,部審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在“日積月累”中就選定了唐朝偉大的詩人李紳的《憫農(nóng)》(其二),這是一首傳誦千古的佳作。也許在閱讀之前,大部分小學生已經(jīng)對這首詩熟讀成誦了。然而,畢竟一年級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對其思想意義的理解受到限制,在課堂上教師也不可能做過多的講解。那么,我們就可以告訴學生回家后再去讀這首詩,也可以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去讀。但必須向?qū)W生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要在家人的幫助下,體會詩中對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歌贊,感受勞動者的辛苦,同時受到思想教育,一定要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養(yǎng)成愛惜糧食、不挑食的好習慣。通過這樣的閱讀,讓學生再一次受到了身心的陶冶,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遨游情趣無限的浩瀚書海,通過小學生入情入理的體驗融入德育教育
古今中外,書籍多如浩瀚的大海,其中不乏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作品。只要小學生喜歡讀,擠時間讀,總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名篇佳作。對于喜歡讀書的人來說,讀書是一種生活,讀書更是一種享受。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讀書的興趣,他們才會自覺地去讀書。被動讀書和主動讀書,其效果會大相徑庭。喜歡讀書,小學生就會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遨游書海,享受讀書的快樂。如果被動讀書,不僅享受不到讀書帶來的快樂,還容易造成身心的疲憊,致使學生厭倦讀書,甚至是畏懼讀書。這樣的閱讀,不僅收獲甚微,而且會挫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應該設(shè)法避免的。因此,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小學生讀書的興趣,讓學生把閱讀當作生活的必需。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正因為書籍多如浩瀚大海,這就給小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難度。走進圖書室亦或閱覽室,面對書架上的一本本書籍,他們真的會陷入選擇的困境。如果沒有事先預定的閱讀計劃,有時甚至會選擇不適合自己的書。如此而已,既浪費了自己寶貴時間,又達不到讀書的目的。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憑借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幫助學生,讓他們選擇讀起來難度不大,能讓小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體驗到作者描繪的生活,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受到思想的啟迪,進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譬如,可以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選擇一些簡短的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英雄人物故事。通過讀這些來讓學生得到身心的陶冶??梢詭椭W中年級學生去讀一些文字淺顯的文學作品,歷史上愛國英雄的小故事,以及篇幅較短的融知識和思想教育于一體的散文。到了小學高年級,知識積累豐富了,閱讀能力提高了,閱讀經(jīng)驗提升了?;谶@些,老師就要建議學生去讀包括詩歌、小說之類的篇幅較長的文學作品。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閱讀內(nèi)容,切記要思想健康,富有人生的啟迪。為了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讀完一本書后談收獲,談感受,談受到的教育和啟發(fā)。讓學生始終走進作品,走進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去深刻體驗,去深入思考領(lǐng)會。讓小學生通過讀書能樹立生活的信心,形成良好的思想修養(yǎng)。
三、漫步至理至深的國學經(jīng)典,在感受中華文化無限魅力的同時受到思想啟迪
國學經(jīng)典,是中華文化史上的瑰寶,一直以來深受大家的喜愛。國學經(jīng)典的內(nèi)容,囊括了中國歷史發(fā)展每一個階段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悲壯的歷史事件。將古代先賢的先進思想、愛民情懷、愛國情感等記錄下來,傳承到今天。不能不說,國學經(jīng)典就是國人思想教育的最有價值的教科書,深刻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情懷。國學經(jīng)典中的許多作品,思想教育價值很高,很多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讓小學生認真學習,深刻體會。還有一部分被列為小學生課外必讀作品,有的還要求記誦。其目的就是讓小學生享受到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感悟國學經(jīng)典的魅力,用其深邃的思想感化小學生,使其獲得人格的歷練。還有更多適合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沒有列入其中,這并不是說這些國學經(jīng)典沒有思想教化的作用。其實,這些作品思想教育的價值同樣不可小覷。所以,教師要幫助小學生有選擇地去閱讀這些作品,學習知識,升華思想。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國學經(jīng)典會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有些作品產(chǎn)生的年代離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比較久遠,許多方面跟現(xiàn)代漢語相差較大。比如像古代詩詞中的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的思想教育價值卻超越了一般作品,我們不能因為讀起來有難度就讓學生放棄閱讀。老師可以為學生閱讀排憂解難,幫助其克服閱讀時的困難,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用其中滲透的深邃思想教育學生,達到育人的目的。
四、暢飲富有思想意義的故事清泉,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許多文獻中,敘述了許許多多表現(xiàn)英雄人物的生動故事。這些作品,正好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我們要迎合小學生的這種心理期待,不斷引導他們?nèi)プx這些故事性較強的作品。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小學生把這些英雄人物樹立為心中的榜樣。榜樣的魅力最能吸引學生,榜樣的行為最能打動學生,英雄的靈魂最值得崇敬,英雄的語言最具感召力,英雄的思想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小學生在閱讀歌贊英雄人物的作品時,會心為其所動,行為其所正。為英雄的壯舉流下感動的眼淚,被英雄的豪情震撼心靈,真真切切為其動情,為其動容。他們的思想馳騁在故事的畫卷中,他們的靈魂沐浴在英雄的愛國豪情中,受到深深地感染。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的資源,有選擇地為其制定閱讀這方面書籍的計劃,讓學生對話英雄,對話偉人,對話歷史。在進行這一方面書籍閱讀時,要特別告誡小朋友,不要只顧追求故事情節(jié)而忽略故事對自己的內(nèi)心感動。要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地去想,為什么在民族危亡關(guān)鍵時期岳飛能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毅然決然走向抗擊金兵的沙場。為什么劉胡蘭的所作所為會打動每一個讀者的心。通過不斷反思,不斷回味,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對英雄的崇敬,對英雄高尚情操的贊揚。讓自己也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愛國憂民的情懷,最終體現(xiàn)閱讀這些故事的價值。
故事對于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吸引力,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其實,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性強的作品,是由來已久的。還沒有走進校園,他們就對直覺觸及到的一切格外好奇,總想問個究竟,弄個明白。很小很小的時候,依偎在父母的身邊,聽父母給他們講故事,時常聽得入了迷。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會向爸爸媽媽提出許許多多富有幻想意味的問題。問得爸爸媽媽既好笑,又好奇。這種對故事的鐘情一直延續(xù)到他們走進幼兒園,走進小學,而且慢慢變成了對故事書的鐘情。半夜學雞叫的周扒皮,雨中送大嫂回家的雷鋒叔叔,冒著生命危險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海娃,靠著機智勇敢把敵人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跟敵人同歸于盡的王二小等等,一個個鮮活的個性鮮明的故事形象,深深扎根在學生的心田,讓他們難以忘懷,激發(fā)著小學生的愛憎情感。諸如此類的故事書,成為小學生閱讀時最受歡迎的作品。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等閑暇時間,引領(lǐng)學生閱讀這些極具教育意義的書籍。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把這些故事書籍進行分類,適時地引領(lǐng)學生閱讀這些書,特別提醒學生在閱讀時感悟人物的所作所為,讓學生敢愛敢恨,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品讀文學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在反復咀嚼的過程中受到思想的洗禮
古往今來,文學作品浩如煙海。在這些作品中作者時常會孕育出飽含深刻哲理的經(jīng)典語言。這些語言以其文字精煉,思想深邃,影響深遠而得到大家的青睞,令人百讀不厭。作為小學生,他們會對出現(xiàn)在自己視野中的這些經(jīng)典語言充滿好奇心??傁胍欢脼榭欤傁肱靼走@些經(jīng)典話語中到底深藏著哪些令人嘆服的哲理。讀著這些寓意深邃的話語,他們會產(chǎn)生無限遐想。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在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總會碰到感動其肺腑的經(jīng)典語言,這些經(jīng)典話語值得反復咀嚼。也只有反復回味,才能受到教育。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留意所讀文章中的經(jīng)典語言,必要時讓學生把這些經(jīng)典話語摘錄下來,也可以將這些話語寫在學生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在閑暇時間拿出來不斷咀嚼,反復回味。在老師、同學以及身邊其他人的幫助下理解句子的意思,明確名言警句中飽涵的深刻哲理。讓自己的身心受到陶冶,把古人的智慧內(nèi)化為一種做人的道理。文學作品中的名言警句,涉及的領(lǐng)域非常廣闊。可以說延伸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觸及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包羅萬象,真的是令人目不暇接。小學生在積累這些名言警句的時候,可以對其進行分類,根據(jù)所分類型進行整理,以便于查找和閱讀。讀名言警句,重在理解,重在感悟,重在對學生思想的啟迪和感化,因此,教師要引導小學生讀懂名言警句。
總之,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教書育人。各個學科的教學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都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必須義不容辭地肩負起這樣的責任。然而,教學知識和教育做人的方法策略是有差別的。過去,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而輕德育教育的現(xiàn)象,致使我們的教育出現(xiàn)了偏差。這種偏差的發(fā)展,導致了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屢見不鮮。甚至有一些違法行為就出現(xiàn)在校園,這不能不引起廣大教育者的足夠重視。其實,教書育人并不矛盾,他們互為補充。譬如,面對這樣一句古詩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讀懂詩句的內(nèi)容,明白作者所表達的主題。接下來,我們可以根據(jù)詩句包含的哲理,讓學生搞清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在學生了解這些的基礎(chǔ)上,要教育學生放開眼界看未來,要想自己不斷進步,只有自己不斷努力。這樣一來,就達到了由學習知識向升華思想的轉(zhuǎn)變,這才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標志。因為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文閱讀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更能關(guān)注到學生發(fā)展成長的方方面面,不僅可以在學校閱讀,還可以在校園以外的其他地方進行閱讀。正是這樣靈活機動的閱讀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開展閱讀的極好條件。那么,我們就要開展富有成效的閱讀,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每一種形式的閱讀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受到身心的陶冶,為每一個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我們期待通過這樣的培養(yǎng),讓他們心理明白,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學到扎實有用的知識,將來才能成為祖國建設(shè)的有用之才,自己的人生也會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鄢艷.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12).
[2]何金俠.略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1(17).
[3]張秀麗.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J].甘肅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