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忠
【摘? ? 要】數學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學習中,使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的相互關系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52
當下是互聯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的推進,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教育教學之中。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科學地安排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強調: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以及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進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教學過程的策略化、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教學資源的網絡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成為教師的普遍共識。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應特別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要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巧妙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構建起小學數學學習的高效途徑。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質資源,提高備課效率
高效的課堂教學,備好課是教學工作的前提,對保證上課質量和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以新課標和學生的學習特征讓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加具體化。對于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所以不打無準備之仗,而備課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學效果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是否收到該有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課前教師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學情。21世紀的今天,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我們生活的質量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網絡逐漸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一種極為便捷而有效的途徑,網絡平臺上的優(yōu)秀課件、教學設計,是豐富的資源寶庫,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提升自己的備課水平,提高備課的效率。因此,在網絡上搜索并參考運用優(yōu)質資源,已經是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獲得教學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學習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年級數學教材圖文并茂,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要有興趣,但歸根結底,這些圖片都是靜態(tài)的,不同的學生對圖片所包含的信息了解程度不一樣。那么,如何把教材中靜止的畫面轉化成形象生動、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呢?多媒體課件在這方面就有很大的優(yōu)勢,它可以是一段動畫、可以是一段錄音,可謂“有聲有色”。這樣的情景學生喜聞樂見,學習興趣自然高漲。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時,設計了“馬兒的困惑”這個情景。通過對馬的活動范圍的討論引入圓的面積計算的需要,既有知識性,也富有童趣。再比如,給一年級的孩子用課件上“零的認識”時,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比不用課件上的效果好得多,課件中的鳥窩里有三只鳥,飛走了三只,動態(tài)的展示很容易讓學生理解3-3=0。這節(jié)課學生愛積極發(fā)言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上課也感覺輕松多了。從這兩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出,學生對動態(tài)的情景更感興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欲望,這充分體現出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
三、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化難為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巧妙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這可以說是教師們愿意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最主要原因。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也決定了學生在很多知識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我們應想辦法化難為易。如果教師能夠設計一些巧妙的動畫,學生就能夠很容易理解所學內容了。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與除法的“商不變性質”的關系,利用“動作路徑”等方法,把4/12變化成4÷12,一個小小的動畫,就可以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形象再現,學生對兩者性質的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又如,在教學“圓柱圓錐”時,以長方形的一條長或寬為軸將長方形旋轉一周,旋轉時長方形會形成一個什么圖形?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軸將直角三角形旋轉一周,旋轉時三角形會形成一個什么圖形?如果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難向學生解說清楚,由于多媒體課件能讓畫面動靜合,反復觀看,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受到具體的圖形,使學生輕松地學習了這個知識難點。
四、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練習內容,鞏固所學知識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快速展示和處理大量的信息,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測評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技能,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網絡強大的資源優(yōu)勢,精心為學生選擇形式多樣的練習。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借助多媒體可快速形象地展示“一個長方體水池,長20米,寬12米,深兩米,水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要在水池的四周和底面鑲上瓷磚,鑲瓷磚的面積是多少”。讓學生很直觀地看到什么是占地面積,哪幾個面是鑲瓷磚的面積。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讓學生理解了問題,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更多的問題。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可盡力照顧到全體學生,利用現代教育教學裝備把各個層次的練習題全都展示出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擴大了一堂課的容量,提高了效率,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手段巧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目的是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總結和創(chuàng)新,教會學生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采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渠道選擇數學學習資源,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享受到數學學習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