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音
摘 要 人本管理是現(xiàn)代管理的一種核心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引入人本管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實現(xiàn)高??沙掷m(xù)發(fā)展。本文分析了人本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其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 人本管理 高校 教育管理 學生 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08
Abstract Humanistic management is a core concept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human-oriented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can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students, guid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humanistic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its application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humanistic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 management; student; human-oriented
“人本”即“以人為本”,人本管理思想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初衷是激勵員工以提高企業(yè)生產(chǎn)力,是管理學與心理學、倫理學和哲學學科融合的產(chǎn)物。人本管理要求高校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最大限度滿足學生需要。實行人本管理,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充分發(fā)展,也是檢驗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人本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1.1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人本理念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領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能夠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fā)展。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將服務學生作為重點,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參與有效管理。鼓勵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和校園實踐中,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培養(yǎng)學生校園主人翁意識,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1]有利于學生提升思維能力,開闊眼界,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要。
1.2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人本管理模式下,學生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強,有助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2]學生有權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民主決策和科學管理,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授課質量的監(jiān)督評價,學校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開展學院評估和專業(yè)評估。高校通過建全教學質量保障監(jiān)控點并追蹤畢業(yè)生情況,能夠真正發(fā)揮學生在提升高校教學質量中的重要作用。
1.3提升高校治理能力
學生高度參與高校教育管理活動,有助于高校內(nèi)部平衡各相關主體的利益與訴求,提升協(xié)調(diào)各方面關系的能力。[3]學生是學校內(nèi)部治理活動的接受主體,在高校治理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決策權,能夠拓寬高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渠道。將人本管理制度納入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確保學生真正參與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重大事項決策,使高校提升治理能力實踐沿著以學生為本的方向前進,從而在根本上提升高校內(nèi)部治理能力和水平。
2人本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實踐
2.1樹立以學生為本管理觀
首先應轉變高校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觀念,要求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以學生為根本,一切工作都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和歸宿。當代大學生存在一些不同于過去大學生的特點,他們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上都存在一些新問題。[4]這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樹立學生發(fā)展觀和服務學生觀,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明確學生工作必須以圍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學生管理就是為了學生的一切學習、生活和發(fā)展服務。在教育管理學生的過程中,高校管理者需引導學生接受高校管理人人平等和民主的思想,在學生管理中弘揚實事求是精神,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主動性。同時,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各類學習生活、社會實踐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
2.2擴大學生參與管理范圍
人本管理實施的重要體現(xiàn),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參與高校教育管理的寬度和廣度。把學生納入高校教育管理群體這一做法在一些西方高校早已實施,這體現(xiàn)出當代民主觀念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學生參與管理的范圍包括教學培養(yǎng)管理、獎助勤貸、后勤服務、社團活動、教職工考核等,通過提高學生參與度,使高校教育管理決策更加人性化和民主化。同時,通過發(fā)展學生干部,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暢通廣大學生參與管理的途徑。學生既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體,又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客體。因此,在人本管理中需要強調(diào)學生全面參與高校教育管理決策,對決策實施過程進行監(jiān)督,并對決策執(zhí)行結果進行評價。由此可形成學生與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雙向互動,明確學生的管理主體地位,增強學生主動進行自我管理的驅動力,營造和諧的校園管理氛圍。
2.3建立學生管理激勵體系
高校教學管理中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種激勵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好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首先,通過設置學生管理的目標體系,將實現(xiàn)學生管理的總目標分階段實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目標激勵。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應理解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逐漸成熟的特殊時期,和學生溝通交流中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建議,達到對學生進行情感和信任激勵的目的。第三,要通過宣傳校園榜樣,使學生能夠感受榜樣的力量,學習身邊人身上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和言行,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榜樣激勵。第四,應從多層面、多角度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測評,在課堂表現(xiàn)、論文成果、科技競賽、社會實踐、國際交流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激勵,使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校園管理建設和個人能力素養(yǎng)提升上,實現(xiàn)評價激勵。
2.4建設高校教育管理隊伍
首先,要建設一支高水平教師隊伍,強調(diào)提升業(yè)務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能夠在傳道受業(yè)解惑的過程中對學生起到因材施教、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業(yè)務教師需立足學科發(fā)展前沿,進行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而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5]其次,高校需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yè)管理隊伍,做好學生思想引領工作,明確高校管理人員的以人為本和服務師生的職責。高校管理人員需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高校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及時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高校應注重對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管理方法、思想素養(yǎng)、專業(yè)業(yè)務能力、信息化能力、國際化能力進行培訓,同時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激勵管理人員進行進一步能力提升。
2.5健全高校人本管理體制
首先,在宏觀層面上,校院兩級都需在保證學生參與決策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人本管理規(guī)章制度,明確和落實學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權利和義務。其次,在高校機構設置上,需要根據(jù)人本管理規(guī)章制度重新整合學生管理相關部門的職能,學生招生、培養(yǎng)、學位、學生管理、就業(yè)、國際交流、心理咨詢、獎助勤貸、社團建設等多部門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完善和明確部門職能,注重部門間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服務育人職能。最后,需要落實基層學生組織建設,鼓勵實現(xiàn)基層學生自治,使學生組織起到指揮、落實、協(xié)調(diào)、決策基層學生工作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配合度,提高高校管理效率。
3結語
根據(j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 年)》,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國家宏觀教育布局上,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已經(jīng)是當代我國教育的主題,因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堅持人本管理也顯得尤為重要。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fā)展學生、服務學生,是以高校踐行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更是未來高校深入進行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Power,C.Kohlberg,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Digest,1987.12.
[2] 陳琳. 我國高校學生組織參與學生事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11):11-13.
[3] 田昕.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J]. 上海教育評估,2020(01):13-17.
[4] 孫超. 高校內(nèi)部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經(jīng)濟師,2019(10):170-173.
[5] 陳蕓芬.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1(06):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