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娟 章圣澤 陳如 邵賽丹 辜娜 胡逸人
鑒于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帶管腫瘤患者需要多療程化療,在化療間歇期仍需要帶管出院,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顧需求[1,2],提供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所需的延續(xù)護理服務,幫助其進行正確的導管維護及減少導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需要建立在全面分析患者需求及其影響因素的基礎之上[3],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討PICC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及其影響因素?,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 月至2020 年7 月在溫州市人民醫(yī)院留置PICC 并帶管出院的腫瘤患者256 例,其中男性166 例、女性90 例;年齡32~92 歲,平均年齡(65.59±11.94)歲。納入標準為:①年齡≥18 歲患者;②病理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且需要接受PICC 置管治療者;③在溫州地區(qū)持續(xù)居住時間達半年以上者;排除標準為:①受教育程度、聽力或智力等因素影響,無法進行溝通者;②拒絕參與本次研究者;③合并心、腎、肺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256 例留置PICC 并帶管出院的腫瘤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工具包括:①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月收入以及主要照顧者,腫瘤分期、合并慢性疾病數目等信息。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4]測定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采用癌癥疲乏量表評估癌癥患者的疲乏癥狀[5]。②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量表:由研究人員結合實際工作及相關文獻自行設計的,并在形成最初量表后通過兩輪專家評議形成最終問卷。該量表包含生活護理需求(4 個條目)、專業(yè)護理需求(5 個條目)、心理護理需求(3 個條目)、并發(fā)癥護理需求(5 個條目)以及健康教育護理需求(3 個條目)等5 個維度20 個條目。依照Likert 5 級計分法,需求程度按完全不需要、需要、不確定、需要、非常需要分別計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得分越高表明延續(xù)護理需求越高。
調查方法為在患者出院前,由調查員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向研究對象說明測試目的及意義,并由研究對象獨立完成問卷。負責調查的調查員均經過統(tǒng)一培訓。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模型對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發(fā)放問卷268 份,回收問卷268 份,有效問卷256 份,有效率95.52%。問卷調查延續(xù)護理需求總得分<33 分為低需求組(n=86),總得分在33~67 分為中等需求組(n=85),總得分>67 分為高需求組(n=85)。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
由表1 可見,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低需求、中等需求以及高需求組在婚姻狀況、自我護理能力、合并慢性疾病種類以及癌因性疲乏得分方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22.27、27.87、11.98、60.02,P均<0.05)。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低需求、中等需求以及高需求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腫瘤分期、主要照顧者、婚姻狀況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3.78、1.31、8.21、7.83、3.79、10.12、3.98,P均>0.05)。
表1 PICC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單因素分析/例(%)
續(xù)表 表1 PICC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單因素分析/例(%)
2.2 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PICC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由表2 可見,婚姻狀況、自我護理能力、合并慢性疾病數目以及癌因性疲乏得分是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影響因素(P均<0.05)。
了解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的延續(xù)護理需求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對實施個體化的延續(xù)性護理,提高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生存質量具有較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的延續(xù)護理需求的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其結果顯示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5 個維度中,對并發(fā)癥護理的需求最高,其次依次是健康教育護理需求、專業(yè)護理需求、生活護理需求以及心理護理需求。其中選擇“需要或非常需要”占比最高的條目是了解預防PICC 導管滑脫的護理需求以及設立??谱o理門診的需求。分析其原因發(fā)現(xiàn),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多為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較為局限,缺乏對PICC 導管護理相關知識[6]。因此出院后這類PICC 帶管腫瘤患者更迫切需要了解如何預防PICC導管并發(fā)癥發(fā)生以及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和幫助。這提示今后在實施對該類出院患者的延續(xù)護理服務中,應側重于幫助患者了解和掌握PICC 導管護理相關知識。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婚姻狀況、自我護理能力、合并慢性疾病數目以及癌因性疲乏得分是PICC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的影響因素(P均<0.05)。原因分析:①離異或喪偶患者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高于已婚患者。趙艷君等[7]研究也證實了離異或喪偶患者對延續(xù)性護理服務需求的程度更高,這可能由于離異或喪偶的癌癥患者缺乏來自家庭的照護和信息支持,導致其延續(xù)護理需求增加。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給予離異或喪偶患者以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幫助患者減少疾病帶來的不確定感。②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是影響延續(xù)性護理需求的重要因素,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高,延續(xù)護理需求就越低。Valmi 等[8]的研究表明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既可促進自身健康,同時又節(jié)省了外部資源,本次研究進一步證實提高PICC 帶管腫瘤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有助于減少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延續(xù)性護理需求。因此,建議由醫(yī)務人員客觀地評估PICC 帶管腫瘤患者出院前自我護理能力狀況,并根據其自身狀況采取個體化措施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減少延續(xù)性護理需求。③患者合并慢性疾病種類越多,延續(xù)護理需求越高。這提示醫(yī)護人員在診療護理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腫瘤患者的癌癥病情發(fā)展狀況,也要關注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種類及數量,盡可能減輕慢性疾病的積累對其功能活動獨立性帶來的影響。④延續(xù)護理需求高的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其癌因性疲乏的比例及嚴重程度遠高于延續(xù)護理需求低的患者,這與廖婷婷等[9]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癌癥患者身體疲勞,情緒疲勞和認知疲勞程度越重,越迫切希望得到醫(yī)護人員關注和有關生理機能恢復的指導。
本次研究存在幾點不足之處。首先,本次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不同區(qū)域、不同等級醫(yī)療機構PICC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影響因素可能存在不同,因此推廣應用于其他人群時應有所慎重;其次,本次研究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需求量表,由研究人員結合實際工作及相關文獻自行設計的,因此該量表尚需在更大規(guī)模人群中進一步驗證。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PICC 帶管腫瘤出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延續(xù)護理需求,且需求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其婚姻狀況、自我護理能力、合并慢性疾病數目以及癌因性疲乏得分情況制定個體化隨訪內容和隨訪頻次,以滿足不同患者的健康照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