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才
摘 要: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從少年期向青春期轉變的關鍵時期,此時的體育教學關系著學生的成長,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調整,借以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當切實認識到體育對于學生的積極意義,但是現在的教育階段,學生和部分教師對體育課堂的重視程度不高,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體育很難體現出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從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個體發(fā)展;主動參與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度發(fā)展,對初中體育教學加以革新,逐漸端正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樂于參與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才能逐漸完成教學工作,使其逐漸適應新課標發(fā)展要求。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初中階段學生的課程壓力較大,幾乎每天都坐在教室里,而體育教學能夠提升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體育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體育課堂是否能夠起到教育的作用,取決于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與課堂活動體驗。
一、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特征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個體生理、心理全面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而關系學生身心健康的體育課程承擔著重要職責。(1)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特征,以此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以及評價策略等,才能真正推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實際上,在一個班級中,學生受到個人體質等生理因素的不同限制,其運動量和運動項目是不同的。以常見的體育長跑為例,男生的標準為1000米,而女生的標準則為800米,然而這僅僅是一個方面,將教學工作細化,關注每位學生的不同,才能使課堂教學不至于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2)尊重每位學生的喜好。不同學生對于運動有所偏好,而當今教育工作的最終目標應當是關注學生終身體育的訓練。而在一個班級中,男生更偏好于球類運動,而女生則會偏愛健美操等有氧運動。在學?,F有條件下,為學生準備不同的項目,幫助學生調動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
二、拉近師生距離
在我國當前的初中體育課程安排下,初中體育一般每周一節(jié),師生間交流相對較少,加之很多教師將教學環(huán)節(jié)量化為示范與模仿練習兩個部分,師生交流有限。拉近師生距離,增加師生交流,用教師的語言魅力、體育熱情感染學生。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要做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消除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能夠從心里接受教師,這樣學生才能夠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體育活動和教學過程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需要教師做出調整,從學生生活角度挖掘體育學科教學所需的素材,以此作為背景情境設置課堂。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那么體育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這一方面入手,在正式進行體育活動之前,教師向學生介紹各種體育的背景知識,并且在體育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了解這些體育知識對體育這門學科逐漸產生興趣。作為教師,要找到學生喜好的話題,如體育明星、運動項目、奧運會等,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真誠地將自己的體育感知、體育熱情等傳遞給學生,逐漸影響學生投入體育課堂學習中。
三、逐漸調整體育教學模式
我國當前初中體育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固有模式,一般是“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練習—自由活動”,這樣的模式缺乏師生溝通,也缺乏課程設計。因此要調整體育教學模式,嘗試創(chuàng)新思維,拓展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形式。如設置游戲情境,吸引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參與到體育學習中。愉悅的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的心里感覺到放松和愉快,這樣一些不喜歡體育鍛煉的學生,就能夠消除對于體育課堂的抵觸心理,并且獲得良好的活動體驗,從而提升體育課堂的主動參與度。再如,打破常規(guī)套路,嘗試增加師生交流互動。如將學生分為不同學習小組,教師針對小組活動進行指導,縮短學生盲目的自由活動時間。在課程設置上,也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的余地,將每節(jié)課40分鐘時間加以規(guī)劃,實現不同模塊的教學。
四、設計豐富的體育游戲活動
設計豐富的體育游戲活動,是新時期活躍課堂、吸引學生參與課堂的重要實踐。體育游戲早已有很多模板所在,但是卻未必與班級教學實際相匹配。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為了發(fā)揮體育游戲的作用,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把較為常見的創(chuàng)新形式,如當前流行的綜藝節(jié)目帶入課堂,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再如,將踢毽子、放風箏等民間游戲帶入課堂,改良為適合課堂運用的體育游戲,吸引學生進入體育學習中。在體育教學設計中,教師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關注到游戲的趣味性及學生的參與度等,以此融合課堂教學與體育游戲。
隨著教育革新的深刻發(fā)展,初中體育學科也越發(fā)關注學生個體的成長,由此,吸引學生自覺參與課堂成為當前教學工作的重要思路所在。作為初中體育教師,遵循體育教育基本原則,不斷探尋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式等,以此帶動學生對課堂的主動參與。
參考文獻:
朱志軍.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探討[J].讀與寫,2016,18(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