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西
摘要:教師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多方法。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一些教師過于注重教材中的關鍵知識、好的單詞和句子的教學,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老師們站在講臺上,學生們坐著聽。師生互動少,學生溝通少,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讓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課堂質量;語言
介紹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大綱太單一了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往往會增加大量的課堂活動來豐富課堂,但大部分活動都比較正式,學生開始時沒有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活動效果不好,不能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此外,即使將活動融入課堂教學,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語文課程結構仍然相對單一,沒有豐富整個課堂。一般來說,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先閱讀課文一次,畫出生詞和好句子,然后講授課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然后分析文章的人物思想、發(fā)展順序和中心主題。一些課堂活動將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最后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只會使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
(二) 教育過程中人文關懷的缺失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和人文情感。然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把考試的重點作為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感受到的人文關懷和人文情感。這種沒有人文關懷的教學方法很難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但卻從知識層面豐富了學習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降低學生對語文閱讀課的興趣。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以表演引導學生閱讀
在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實現(xiàn)多元化閱讀的理念,其核心不僅在于單元閱讀文章整合下的群文閱讀,還在于閱讀相關的表演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從實現(xiàn)閱讀教學質量提升這一角度來看,教師主要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豐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來實現(xiàn)。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閱讀課教學。例如,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教學的具體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發(fā)揮想象,引導學生揣摩文本、抓住人物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課堂表演,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對于課堂教學而言,除了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師進行重點關注和強調之外,課堂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自主探究的主題教學模式之下,通過課堂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存在的思路和方法的問題并且加以改正,教師則能夠了解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不足,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要難點,從而在之后的教學設計中加以關注和糾正。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成幾組,給每一組分配不同的閱讀任務,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閱讀,教師要及時地進行指導。完成了閱讀任務后,要求學生制作與閱讀內容相關的 PPT 或摘抄好詞好句好段,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或展示。小組合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一方面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監(jiān)督可以提高閱讀質量;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例如,“講民間故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組建不同的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收集、閱讀民間故事,各小組可以搜集、整理、匯編不同國家、不同內容、不同題材、不同背景的民間故事,然后以PPT 的形式進行閱讀賞析,在課堂上學生一邊展示PPT,一邊給同學解說或答疑,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分類學習形式,構建多元課堂
當前,教育部提出學校應當結合教學實際,開設校本課堂,學校也要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開展各種活動。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把語文課程分為傳統(tǒng)課堂課程、校本課堂課程、活動實踐課程等,雖然小學語文課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但是不管哪種課程,教學核心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自主閱讀學習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前,教師為學生設計學習單:通過主動收集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對文本有關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練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完成閱讀后,標出自然段。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用自己的方法完成字、詞的認讀。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在教學時為學生設計學習單,同學們根據學習單完成任務。盡管有一部分學生愿意自學,卻不知道在閱讀的時候,應當注意些什么。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計學習單,讓學生找到閱讀的方向,以完成學習單上的任務,進而更好地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堂內學習,還要在校本課堂中、活動實踐中進行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學習單為模板自主進行閱讀學習。學生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體驗和學習需求更改學習單,制訂一份適合自己的學習模板。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成長,不斷優(yōu)化學習模板的設計,以此讓學生的閱讀學習更具針對性。
結語
綜上所,教師要劃分內容,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閱讀任務。接受不同的訓練,通過完成實踐項目來檢驗閱讀學習的成果。然而,無論教師如何劃分教學內容,其最終的目標都是通過閱讀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倪敏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分與合[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12):46-47.
[2]魏強.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3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