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平
【摘要】無論學生處于哪一個學習階段,語文這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在2022年的4月21日,教育部召開發(fā)布會,介紹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情況,同時也正式頒布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課程包括三個方案,第一是要完善培養(yǎng)目標,第二是要優(yōu)化課程設置,第三是要細化實施要求,那么本文就圍繞這三個方案來詳細說明初中語文學業(yè)質量的評估。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學業(yè)質量? ?評價改革
【正文】語文作為我國國語,所以有部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相對來說沒有那么重視,學生更愿意將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學科上面,但是語文的學習也不是非常容易的,所以關鍵的問題就是教師要讓學生重視語文。學業(yè)的評估是讓學生對語文的知識掌握的程度和理解的多少進行一個評定。學習語文學生要賦予一定的感情,所以這個評價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教師也要重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評價。教師要改變教師掌握主權的評定方式,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讓學業(yè)評價成為改進教師教育學生的助手。
一、教師要改革語文學業(yè)過程評價的方法
由于語文的整體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引起教師的重視,這樣學生才會重視。對于學生語文的過程性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從客觀的角度上分析了學生學習的過程,這樣教師就會尊重學生學習的辛苦過程,不會只注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對于學生的語文學業(yè)評價來說,教師的組織還是有一些難度的,教師一定要很好的融合評價的主客體,評價的主體不一定只圍繞老師或者家長,評價的主體也可以是學生本身,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樣的評價更加客觀準確,另外,教師注意不要讓外部學校的教師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在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下對學生進行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的。語文的學習是要賦予一定的情感態(tài)度,所以教師要在評價的方式上呈現(xiàn)多樣化,教師要把這樣的評價方法看作是一個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始終把學生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讓學生僅僅只是學生,這樣尊重性的給學生給予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公平的,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更好的價值觀,讓學生學到更好,更多的知識,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業(yè)評價時就可以采用問答性的方法,這樣可以和學生友好的互動,在互動中,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師所提供的問題來進行思考并作答,這個過程就可以很好的考察學生的聽力能力和學生的記憶能力。比如教師在講到第三單元的《桃花源記》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問答性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題,例如對作者陶淵明的了解來讓學生簡單的回答一下。教師也可以詢問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難點,這樣教師就能在提問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桃花源記屬于一篇古文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理解不通透的地方,所以教師就可以運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的難題,這樣教師也會尊重學生的思想觀念,教師也可以選取一些課文的重點問題來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要求學生抓住重點來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在主觀意識中就有了判斷的方法,整個過程性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極其有利的。
二、以培養(yǎng)目標為前提,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對于學生的評定方法,教師要呈現(xiàn)多樣性,那么如何讓學生的評定更加靈活多樣,這就要在評定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主動性的前提是學生要對學習語文有興趣,這樣學生的評定內容就會廣泛全面,富有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學習的知識有效。教師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不僅要局限于課內的內容,這樣學生的掌握度不夠,就不會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延伸到課外的一些知識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開闊眼界,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讀到聽再到感受這樣的學習過程,因為學習語文是要賦予一定的情感性的,所以學生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學生要寫一篇作文,首先要賦予一定的情感,將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理清楚,另外課內的詞句和課內學習的部分知識會讓學生在寫作時不能順利進行,為了避免學生這種詞匯缺乏而影響寫作的問題,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知識的培養(yǎng)。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主動的為學生收集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來進行學習,比如教師講到第二單元的第5課《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就很好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了解學生都知道關于那些大自然的語言,像這樣的課堂學生一定會集中注意力,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很多關于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延伸學生的課外知識,然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從而產(chǎn)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這個教學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說就是一個很好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感受到知識帶給學生的力量,語文與其他學科也是一樣的,在實踐中學習才能夠達到有質量的學習。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了呈現(xiàn)出評定的多樣性,學生也可以參與到互相評定的過程中,所以就需要教師改變主觀評價的傳統(tǒng)方式,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定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認識到自己的短處,在這樣取長補短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素質。如果教師尊重學生,這對于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來說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讓學生明白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根據(jù)最新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初中語文的評價趨勢應該是呈多樣化的,教師要改革對學生的學業(yè)評價,這樣就能夠提高初中生學習語文的整體效率。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會積累經(jīng)驗,這對于學生和教師的全面發(fā)展來說都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李建珍.農(nóng)村小學一、二年級語文課內閱讀教學研究.2016.廣西師范大學,MA thesis.
[2]胡麗楨,and 孫志滿."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學業(yè)評價調查研究報告."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18.09(201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