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福良
【摘要】部編版教材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既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又要求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質(zhì)量。這就需要一線教學工作者充分發(fā)揮精讀、略讀以及課外閱讀“三位一體”閱讀體系的作用,開展豐富的閱讀教學實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
“部編版”新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就在閱讀編排中,編排了精讀、略讀以及“課外閱讀”課,構成了“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這和以往的教材是不同的。其目的是通過大量有效的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本文就“三位一體”閱讀教學體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進行論述,以便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
一、以精讀為引領,讓學生樂讀、會讀
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能會學生不愿意讀和不會讀的問題。因此,小學語文精讀課要特別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閱讀方法的訓練,讓學生樂意讀,且會讀,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讓學生樂意讀,這就需要加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例如,在教學三年級的《陶罐和鐵罐》一課時,就可以從有趣的教學情境著手,既可以用角色扮演法去進行朗讀對話和朗讀指導,還可以通過小話劇的形式讓學生像演戲那樣演出故事來開展教學,更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故事情境。教師盡可能利用多種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手段,加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感受鐵罐的傲慢、輕蔑、惱怒和陶罐的謙虛、友善。
但在學生樂學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樂意讀,也會讀。比如,我們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學習常用的速讀法、精讀法、泛讀法、勾畫摘錄法、默讀法、問題導讀法、誦讀法,補充閱讀法等閱讀方法。
例如,本課的閱讀教學,可以從問題導讀法開始,引導學生關注關鍵詞“奚落”,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這里,可以利用誦讀法,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還可以在誦讀法的基礎上結合勾畫摘錄法,有層次地進行閱讀,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圈畫出描寫鐵罐、陶罐神態(tài)的詞語,如“傲慢、謙虛”,嘗試讀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語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補充閱讀法,適時引導、適時提示、適時總結,讓學生仔細揣摩,根據(jù)人物的語言把提示語補充完整,補充具體,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讀出來。在充分自主練讀的基礎上,可和同學合作進行角色扮演,加上恰當?shù)膭幼?、表情表演讀。通過學生的朗讀體驗和對比學習,最后自然而然突破了寓言故事所表達的道理這個教學難點。一節(jié)課以讀代講,通過學生自主朗讀、分組分角色朗讀和教師示范朗讀等一系列的自主學習和比較體驗,讓學生對朗讀的神態(tài)、語氣和語調(diào)有了準確的把握和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對陶罐和鐵罐的形象理解。從而進一步理解寓言這一文學體裁,培養(yǎng)做人要謙虛,不要驕傲的情感態(tài)度。這種學習過程充分滲透了各種常用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朗讀體驗和角色扮演來體會感知課文內(nèi)容,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強化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因此,精讀課的教學,更多是通過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方法的滲透,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不想讀和不會讀的問題。
二、以略讀為試驗,讓學生能自主閱讀
略讀課并不是可有可無的,也并不是無足輕重的,更不應該是放任自由的,它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提高其閱讀水平,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安烤幈尽北尘跋?,如何讓略讀課成為學生實踐閱讀方法的試驗田,讓學生能自主閱讀,也是我們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部編本統(tǒng)編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就編排了略讀課文,編者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把略讀課為試驗課,試驗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自主學習課文。所以教師就需要充分領會編者的意圖,在略讀課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進行閱讀引導,要有目的地進行閱讀訓練,可以結合教學參考書,明確提出自主學習的要求,給學生自主閱讀提供方向,讓學生運用在平時精讀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主地進行嘗試閱讀,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不斷思考、不斷強化、不斷總結、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略讀課文《藏戲》時,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方法中的問題導讀法,根據(jù)教學參考書和單元導讀的教學提示,明確給學生提出自主閱讀的要求,如,在閱讀時,分清內(nèi)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再看作者是如何抓住重點、寫出特點的,給學生自主閱讀提供方向。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利用默讀法、誦讀法、精讀和泛讀法、勾畫摘錄法等多種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藏戲的形成,并能說說藏戲的特色,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然后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讓鄰桌之間互相檢查閱讀的成果,再適時利用補充閱讀法,解決學生的疑惑,引導學生自主總結藏戲的三個突出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演出三五天不結束,及自主概括藏戲的形成與其開山鼻祖唐東杰布的故事。除了反復誦讀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種閱讀方法的嘗試,如,根據(jù)“閱讀提示”突破重難點的默讀,通過自主默讀深入思考和體會傳統(tǒng)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掌握本文的表達方法和語言特點;再如,學生閱讀理解遇到疑難點時,如,學生對本文表達方法和語言特點較難掌握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語句應用閱讀勾畫摘錄法等??傊?,要有意識有目的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探究,真正讓略讀課成為學生實踐閱讀方法的試驗田,讓學生能自主閱讀。
三、以課外來補充,讓學生能有效閱讀
編者把課外閱讀編排進教材作為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故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傆行┘议L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自己孩子的語文成績在低年級的時候看著都還可以,怎么一到了高年級就不行了,閱讀和寫作水平都跟不上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缺少有效的課外閱讀,一個喜歡閱讀、讀書多的學生與不喜歡閱讀、讀書少的學生,雖然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差異不大,但在小學高年級以后差距就會越來越明顯。那么,有效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更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故我們需要把學生的課外閱讀重視起來,把閱讀從課堂中延伸出去,讓學生利用好所學的閱讀方法,在課外補充足夠的有效閱讀,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統(tǒng)編教材設計了“閱讀鏈接”和“快樂讀書吧”,這就是很好的教學延伸,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利用起來,讓學生充分地補充閱讀、有效閱讀。要把閱讀從課內(nèi)閱讀中延伸出去,就要把課外閱讀有機地連接起來。這樣,學生既能把課內(nèi)閱讀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于課外閱讀中,又能把在課外閱讀中補充的知識養(yǎng)分反饋于課內(nèi)閱讀,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從而有效提升語文素養(yǎng)。例如,部編版六年級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編排的就是外國文學名著閱讀。我們可以利用好,把課內(nèi)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中去,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這單元節(jié)選了《魯濱遜漂流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作品的部分情節(jié),我們就可以利用好學生欲知后續(xù)情節(jié)的心理和高漲的學習熱情,把課內(nèi)閱讀延伸出去,讓學生在課外補充閱讀,完成名著的完整閱讀。我們更要利用好這一單元的外國名著學習的窗口,展開多種閱讀形式,讓學生投入樂讀、趣讀的氛圍之中,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例如,結合本單元的“快樂讀書吧”的讀書專題“漫步世界名著花園”,學生可根據(jù)課外閱讀推薦閱讀《愛麗絲漫游奇境》,去試讀不同的世界文學名著,領略世界文學名著的魅力。
綜上所述,充分發(fā)揮精讀、略讀與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的作用,有助于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助于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有助于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助于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周一貫.閱讀課堂新常態(tài):1+x[J].語文教學通訊,2015(33).
[2]康碧霞.淺談小學語文“三位一體”閱讀教學的幾種嘗試[J].讀與寫, 2018(4):240.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