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笛與鋼琴二重奏《小蝸?!?,借助于小蝸牛的形象來表現魯迅朱安的悲傷的愛情,通過豫劇《小蝸?!繁樘攸c改編為器樂曲,通過竹笛的音色,和由慢到快的不同節(jié)奏的設計,塑造了朱安悲傷,憤怒,無可奈何的悲慘命運。
關鍵詞:悲情;元素;應用
一、悲情元素的認知
悲情是使人產生憂傷的情懷,悲情元素是一種能令人產生悲傷心情的一種音樂素材,通過分析音樂的材料,了解音樂的故事背景、調式調性、和聲、旋律、節(jié)奏、配器等,運用這些悲情元素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來展現音樂的悲情美。
二、豫劇《小蝸牛》故事背景的分析
(一)故事背景的分析
《小蝸?!肥窃 讹L雨故園》悲情的一段,是陳涌泉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完成的戲曲作品,主要描寫的是魯迅與朱安悲慘的婚姻,表現了在當初的那個年代,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給二人帶來的痛苦。既充分體現出朱安的反抗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堅持,也揭示了魯迅的無助和內里的痛苦。豫劇《小蝸牛》就是表現朱安對現在情況的一種憤怒和無可奈何只好認命的無助心情。
(二)戲詞的分析
小蝸牛,怕呀怕我爬不到頭,粉身碎骨筋被抽筋被抽。這一段表明了朱安心里的委屈,同時也表現了朱安很無助的,無法改變的命運,而只能接受命運安排的無奈心情。詞中第二段是:二十年不知道啥叫溫柔。朱安等了魯迅二十多年,魯迅始終沒有和朱安在一起,只是表面上的婚姻,朱安不斷的改變自己,努力的向前爬,結果還是不能夠在一起,朱安得內心是無比的悲痛。最后一句:難為了他呀也苦了我,今生已將終身誤,來世我再也不把女人投!主要是描寫朱安的醒悟,朱安這輩子認命了!也表明朱安的心里的憤怒,只怪自己沒文化,沒有能力。兩個人從思想上有一定的差距,再次說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能夠在一起的。同時也證明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給人們帶來多大的危害。聽起這首戲曲《小蝸牛》真的讓人感動的落淚,借助于小蝸牛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
三、改編豫劇《小蝸牛》的創(chuàng)作構思
(一)配器的設計
竹笛是一門表現力十分豐富的樂器,可演奏出滑音、顫音等色彩性比較強的音符;還可以表達優(yōu)美動人、暗淡傷感的不同情緒;無論是急促的旋律還是比較溫和舒緩的旋律,都能夠從中體會的到。鋼琴的表現力也很豐富,曲子一開始運用鋼琴伴奏引入主體,使得旋律有一種淡淡的憂傷,情緒變的很低落。然后接著接著運用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變快,使得這種悲傷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然后又慢了下來,引出竹笛主旋律,旋律平穩(wěn),柔和、暗淡、音色動人。到了第三部分跺板,就更能體現出鋼琴與竹笛配合的效果,速度比較快,情緒變的緊張,憤怒,鋼琴伴奏隨著竹笛主旋律的發(fā)展把情緒推向了高潮。如例六:
(二)節(jié)奏的設計
為了情緒細膩的表達,全曲共分為三個部分,速度依次分別是慢——快——更快,速度分別是60、75和140的速度,情緒隨著速度的變化而變的緊張,激憤。第三部分運用的跺板是1/4拍的節(jié)奏,每一拍都是強拍,字字斬釘截鐵、鏗鏘有力,加強了氣氛,把情緒推向了高潮,表達了一種憤怒,悔恨的心情。前兩部都是運用附點節(jié)奏、切分節(jié)奏和前八后十六的的節(jié)奏。而第三部分大部分都是運用平穩(wěn)的八分音符,在速度快的基礎上,更能體現出跺板的鏗鏘有力,節(jié)奏平穩(wěn),鋼琴伴奏也隨著旋律的發(fā)展而的更有激情,節(jié)奏由慢變快,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的,把情緒由緩慢,到憤怒表現的很到位。
(四)力度的設計
整首曲子的旋律都比較悲,力度圍繞旋律的發(fā)展而變化,從弱到強的來進行,又從強回到弱,而到尾聲部分又回到了弱,力度的設計為mf— p—f—mp—p—f -mp—f—p。力度隨著速度,節(jié)奏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強弱的變化增強了對比性。
四、結束語
《小蝸?!凡捎帽憩F力很豐富的竹笛和鋼琴,把《小蝸?!返男蜗蟊憩F的很到位,整首曲子速度,有慢到快的設計,把朱安的內心的悲傷和憤怒,表現的很到位,第一部分剛開始的時候比較緩慢速度為60,在傾述,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了希望。然后隨著情緒的高漲速度為75,最后直接到了140,并且采用了跺板的強拍進行,表現了朱安對情緒是上的一種憤怒和對美好生活的絕望的心情。
參考文獻
[1]狄其安,《怎樣為歌曲寫鋼琴伴奏》,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M]
[2]申波,《百年史話》,云南出版集團,云南科技出版社發(fā)行,2016年10月第一次印刷[M]。
在職人員:崔延克(1987.10),漢族,河南省漯河市人,職務: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學院藝術學院教師,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昭通學院?云南?昭通?6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