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方然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啟發(fā)性學科,對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要想真正發(fā)揮出小學科學的教學價值與意義,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提問,這樣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心中的困惑與疑問表達出來,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進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下面編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科學;學生;自主提問;思考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問號就是一把萬能的鑰匙,可以幫助你打開任意一所科學的大門,我們的大部分科學成就都是來自于問號”。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越是成績好的學生越喜歡向老師提問問題,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很少開口提問。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提問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其自身的學習欲望與動力,這對于提升學生自身的成績以及課堂教學質量 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另外,小學生天性活潑且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心,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這種好奇應用到科學課堂學習中,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又能不斷提升其知識儲備,可謂是一舉兩得。如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提問意識,是每一個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者們應當考慮的問題,這也是本文接下來要講述的主要內容。
一、營造積極的課堂互動氛圍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與主導者,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主動提問就是與教師進行互動的過程,要想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提問意識,就必須為學生營造一種積極的互動氛圍,這是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發(fā)問的前提性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尚小,往往會將對某位老師的喜愛帶入到該學科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從平時言談舉止開始做起,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盡量采取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在授課過程中盡量采取充滿趣味性語言,利用自己淵博的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其次,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了解。身為教學工作者應當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教師應當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學生的喜歡的語言方式,引用學生所熟知的案例進行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在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另外。教師需要建立平等尊重意識。教師需要學會放低姿態(tài),采取一種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而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欲望。
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科學具有知識性、趣味性以及啟發(fā)性的特點,對于開發(fā)學生的心智以及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原有教學方法的改進及優(yōu)化,注重對學生認知、意識以及思維方面的提升,實現課堂教學有“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yǎng)”方向的轉變,堅決避免學生采取機械性記憶等學習方式。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頭腦”,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獨立地提出問題。并且,這個過程是學生不斷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三、利用情境來鼓勵學生發(fā)問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即使是錯誤的或不得要領的,也是他們獨立思考的結果,甚至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萌芽。我們要發(fā)揚民主,并創(chuàng)設條件,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讓他們先學會提一般問題,再學會提探索性問題,逐步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的、主動探索的品質。例如:學習《加熱和冷卻》一課時,教師演示加熱前,銅球剛好通過鐵環(huán),當加熱銅球后,銅球不能通過鐵環(huán);接著把銅球放入冷水中,又能通過鐵環(huán)了。教師演示后,學生自然而然產生了疑問,“為什么銅球受熱不能通過鐵環(huán),受冷后又能通過呢?”。通過這種情景引導的方式,可以非常自然地引發(fā)學生將心中的疑問表達出來,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問題答案進行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并感受到自主解決問題的喜悅。
四、對學生提問做出積極回應
當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恰當的回應,這對于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有著方向性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回應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將正確答案告知學生,幫助學生消除心中的疑惑;教師也可以選擇“引導式”的回應方式,通過一些提示來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性思考,進而達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效果;教師還可以選擇“反問式”的回應,從側面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更加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傊?,當教師對學生的提問做出回應之后,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開展接下來的學習,這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良好的促進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起于思,學貴知疑。對學生進行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身為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者應當從營造積極的課堂互動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利用情境來鼓勵學生發(fā)問、對學生提問做出積極回應四個方面開始著手,這樣必定可以使學生的主動提問意識與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以上都是編者的個人淺見,關于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提問方面還有很多更好的觀點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阮戀琴.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現狀及解決策略[J].教師,2020(12):120-121.
[2]蘭亞靜.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提問能力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24):77-77.
[3]陳杏樺.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知識文庫,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