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派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重點講解教材知識,還應開展情感教育,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將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探究了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 情感教育 ? 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明顯增強。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過于強調(diào)講解教材知識,沒有關注情感教育,導致學生只能夠熟練掌握知識點,而缺失情感。
一、情感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
1.提高學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缺乏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不具備較強的認知能力,導致他們對社會事物的認知出現(xiàn)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學生的自我控制力缺失,很難控制個人情感。為此,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重點提高學生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滲透在教學中,使學生正確認知情感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調(diào)控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完善學生人格
小學是學生受教育的初始階段,他們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格,對于事情真假和對錯的認知始終存在不足之處。另外,有些學生不具備感恩意識和集體意識,若任由他們發(fā)展,必然會對他們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情感教育,利用教材內(nèi)容滲透感恩與愛國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當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
當學生處于良好的教學情境時,他們的情緒更容易被感染,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理想的教學情境。
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內(nèi)容,并表達個人感悟,那么學生很難理解其中蘊含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法,播放與狼牙山五壯士相關的電影片段,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他們受到感染,進而更崇敬五壯士的壯舉。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還可以請學生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貼近學生日常生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教師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設計得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合理運用生活化素材的基礎上,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在現(xiàn)階段,很多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備受家長寵溺,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進而忽略了要報答父母的恩情。為此,在開展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將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如在教學《媽媽的賬單》時,教師可以請學生回憶,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做過和“小彼得”相同的行為。而在學習該文章內(nèi)容后,學生可以認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性,認識到父母的愛是無價的。此時,教師就可以順其自然地進行感恩教育,要求學生回家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布置有關感恩父母的寫作任務,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在這種感恩教育的基礎上,學生不僅能夠切實感知文章的中心情感,還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在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水平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教師應強化和學生的聯(lián)系,給予學生生活和學習上必要的關注,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在科學引導學生的同時,使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受到感染;最后,在結(jié)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個人生活,強化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劉婕妤.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20(12).
[2]蔣菊香.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J].科學咨詢,2020(11).
[3]袁詩書.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5).
(作者單位:長春市朝陽區(qū)解放大路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