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華
摘 要:線上學習在疫情防控期間實現(xiàn)了“離校不離學、停課不停教”,但也給老師、學生、家長帶來諸多挑戰(zhàn)。怎樣才能扎實有效地開展好線上教學,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線上學習?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洋學校以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云課堂”的整體架構與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為引領,通過線上管、線上引、線上研、線上教、線上學、線上測、線上評、線上問的“云端一體化”策略,有效避免了線上學習活動的隨意性與碎片化,確保線上學習活動的系統(tǒng)性與均衡化,促成線上學習走向智慧高效。
關鍵詞:疫情防控;“云端一體化”;線上學習;智慧高效
一、 線上管:規(guī)范優(yōu)化教學行為
不管是線下課堂,還是線上課堂,都應該是建立在規(guī)范的基礎上的。為了讓線上教學更好地服務于疫情防控,學校以“教師線上教學‘十個一”及“學生居家學習‘五個一”為抓手,認真研究制定了線上課程實施方案、線上教學指導意見、線上學習課程表,以“一方案、一意見、一課表”指導全員參與線上教學。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學科類、綜合類課程,還安排了特色類、德育類課程,認真落實全面育人的課程理念,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線上教學活動的安排上,突出以生為本、為生著想,嚴控學生每天在線學習時間。學校要求小學1~2年級每天在線學習時間不超過1小時;小學3~6年級每天在線學習時間不超過1.5小時。周六、周日各年級均不安排線上教學,做到直播與錄播相結合,有效滿足學生的線上學習個性化需求。通過對線上教學的科學管理,為線上教學的智慧高效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效避免學生居家學習活動的隨意性與碎片化,確保居家學習活動的系統(tǒng)性與均衡化。
二、 線上引:項目研究示范輻射
學校的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得到了各級部門的肯定與激勵。先后獲評國家數(shù)字化學習工程技術中心授予的“大數(shù)據(jù)應用示范區(qū)”基地校、“數(shù)字化學習示范區(qū)”實驗校、教育部2019年度網(wǎng)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yōu)秀學校、中央電教館第一批在線教育應用創(chuàng)新項目實驗學校、江蘇省智慧校園先進及示范學校。近年來,學校還積極開展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云課堂”整體架構的創(chuàng)新實踐。項目主持人率先垂范,帶領項目組成員攻堅克難,精心研制了具有“四學”“四化”“四度”特征的“云課堂”教學范式及評價體系。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為“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有效落實打下了基礎。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云課堂”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可以滿足師生資源分享、及時互動、精準評價和個性化教學體驗。在“云課堂”的示范引領下,學校還要求廣大教師立足“五三二”原則優(yōu)化線上教學的設計,即五分功夫在課前、三分功夫在課中、二分功夫在課后。課前功夫在設計——設定適當?shù)慕虒W目標,選擇恰當?shù)耐卣箖热?,采取得當?shù)慕虒W方法,制作精當?shù)慕虒W課件。課中功夫在巧妙引導——杜絕“一問到底”“一講到底”“一練到底”,善于以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考、想象、辨析、判斷,善于以主題任務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生成、交流、展示、體悟。課后功夫在延展——發(fā)揮信息化平臺、生活化資源的優(yōu)勢,延伸、拓展學習活動,從而形成必備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 線上研:凝練匯聚集體智慧
開展線上教學研究同樣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化解教學困惑,促進教師學科素養(yǎng)與專業(yè)水平的提升。學校教師隊伍相對年輕,平均年齡29歲左右。面對線下教學經(jīng)驗少、線上教學經(jīng)驗更少的現(xiàn)狀,學校積極搭建完善線上教學研究網(wǎng)絡。從校長到教導再到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大家有分工、有協(xié)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各年級、各學科高質量的線上教學活動提供了保障。如何開展線上教研?首先,組織線上全員培訓,充分發(fā)揮前瞻性項目“云課堂”研究的優(yōu)勢,做到“有備而戰(zhàn)”,及時消除部分教師對線上教學的擔憂、排斥乃至抵觸心理。其次,組建學科研究共同體,根據(jù)教學內容與進度,合理利用好網(wǎng)絡上的海量教學資源,避免拿來主義,只做資源的搬運工。教師以“先聽網(wǎng)上名師骨干課,再備校本課,后上在線課”為共識。先分工查找分享網(wǎng)絡中教學資源,然后再進行校本化設計,并認真制作成課件或視頻,再進行網(wǎng)上直播或是錄播教學。最后,積極展示研究成果,充分發(fā)揮成熟骨干教師的傳幫帶的作用,以集體參與精心打磨的典型課例,指導引領廣大青年在最短的時間內參照線上教學的模式,找準線上教學的路子,從而促進各年級、各學科線上教學的均衡發(fā)展。
四、 線上教:借鑒運用多元平臺
借助于云平臺開展教學是線上教學最大的特點,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眾多教學云平臺紛紛涌現(xiàn),為線上學習提供了便利。在線上教學活動中,學校充分發(fā)揮各級各類線上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開展前學課程導學與診學,積極利用電子白板互動平臺開展線上導學與課后延學。下面以《景陽岡》一課為例,對線上教學的流程進行介紹。首先,教師利用希沃電子白板制作前學課件,并以二維碼或是鏈接的形式通過QQ群、微信群等途徑分享給學生。針對《景陽岡》的小說文體特點,以判斷題的形式讓學生在自主測試中加深對小說體裁的了解。又因《景陽岡》選自古典名著《水滸傳》,教師則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內容,并以小標題的形成列出關于武松的故事。同時,教師還設計了富有趣味的連線題,讓學生匹配《水滸傳》中的人物與綽號。學生通過對前學課程的自主學習,為學習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也為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做好了準備。接著是利用區(qū)“易加”互動平臺進行前學效果診斷,如學生對小說文體知識的了解程度、對文中出現(xiàn)的文言詞語的理解情況及對課文中幾處關鍵情節(jié)的提煉概括結果。第三步是開展線上直播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對前學課程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內容,教學中聚焦重點與難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在線留言互動。由于電子白板互動平臺具有錄播功能,學生即使沒有時間參加直播課,也可以收看錄播視頻。當然,參加直播課的學生如果覺得學習的不夠扎實,也可以利用回放功能進行反復學習,直到學懂弄透。最后是督促學生開展課后延學,及時向學生推送分層作業(yè),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鞏固與拓展學習,學會舉一反三,學會遷移運用,從而提升課堂的有效度與達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