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要】閱讀是學生積累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比較缺乏自主閱讀的能力,甚至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閱讀部分,這樣的現(xiàn)象不僅不利于學生發(fā)展,同時造成了我們國家教育事業(yè)難以提升。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我們一線教師應當注重閱讀理解部分,并且依據(jù)小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情況,促使學生們從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yǎng)學生從閱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致,在無形之中提升了整體的教學實效性。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方式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式
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知識積累和綜合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至關重要,同時在小學階段的教育當中,全面提高學生能力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閱讀是語文課程教學當中的重要部分,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并且有利于學生綜合學習效果的提高。所以,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重視應用科學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進行良好的體驗,同時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這樣才能全面推動小學階段學生日后的發(fā)展。
一、應用信息技術,構建閱讀情境
信息技術教學的方式有著更加直觀的特點,同時信息技術方式也有著豐富的資源,這種方式能夠集聲音、圖片、視頻等為一體,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出更加形象直觀的學習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應用信息技術的模式,借助信息技術的特點,為學生們構建出良好的情境。在此良好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們進行閱讀感知與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閱讀情感,強化閱讀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進行《開國大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們能夠具有身臨其境般的閱讀體驗,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情感,筆者首先在課前備課的環(huán)節(jié)中整理了有關于開國大典的視頻與圖片資料,并且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了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們直觀呈現(xiàn)了出來,通過這種更加直觀的方式有效調動了學生們的興趣,同時集中了學生們在課堂中的注意力。這種更加直觀的形式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情境,同時可以使學生們了解到關于開國大典的多種資料。然后,筆者再要求學生們展開閱讀活動,促使學生們在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更加良好的體驗,使得學生的閱讀情感得到進一步共鳴,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如此一來,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對調動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還是很有實效的。從而使得整體的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樣,進一步有效提高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借助問題引導,強化閱讀能力
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其關鍵點之一在于教師的指引和幫助。如果要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則需要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化的思考,通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他們可以有效加強對閱讀文本知識的理解程度。鑒于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引導的形式,促使學生們結合相關的閱讀問題進行思考,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同時促使學生們能夠自主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在無形之中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從整體角度上來看,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質的推動作用。
例如,在進行《宇宙生命之謎》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們在參與閱讀的活動的過程中更加積極,同時有效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筆者在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活動之前,提出了: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科學家對火星的探索,是如何進行的?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文中又是怎樣把人們的猜測推翻的?看看誰能在課文中找出答案?等等相關的問題,諸如此類的多元化問題一提出,就把學生們的好奇心調動了起來。緊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們帶著這些相關的問題閱讀課文,并且嘗試著自己在課文中尋找答案,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了自主思考。如此一來,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三、開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眾所周知,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是比較有限的,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能僅僅依靠課本教材中的知識,而是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當中閱讀大量的文本與書籍,這樣才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在無形之中加強學生的知識拓展。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契合多元化的課外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從而全方面提升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除了重視引導學生們閱讀課文外,筆者還比較注重引導學生們進行適當?shù)耐卣归喿x活動,通過為學生們提供大量的課外閱讀文章或者讀物,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閱讀,同時,使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分享。然后,筆者還比較重視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活動,要求學生們通過多元化的渠道搜索大量的課外書籍,這樣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同時能夠在無形之中幫助學生們積累大量的語文課外知識,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可以打好堅實的文化基礎。
總而言之,閱讀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當中比較關鍵的一部分,教師若想要全方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那么,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必須從全方面出發(fā),制定更加有效的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更有實效地提升小學現(xiàn)階段學生們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等。
參考文獻:
[1]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35):325-326.
[2]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5(06):160-161.
作者單位:吳川市梅菉街道梅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