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雪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越來越緊密,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不符合時代的潮流。任務型教學法倡導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自主學習和提高跨文化意識的過程,符合新課程標準理念,符合時代的潮流。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diào)“在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jié)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jié)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呢?
一、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意義
(一)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任務型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了明確的、真實的、可執(zhí)行的任務,引導并激勵學生參與這些任務,最終完成任務。任務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任務完成又為他們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準,使他們產(chǎn)生積極的成就感體驗,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在任務型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布置相對真實的任務,這就需要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參與、學會合作來實現(xiàn)任務。同時,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爭辯、啟發(fā)和借鑒,汲取群體的智慧,開拓了學習思路,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二)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轉(zhuǎn)變?yōu)橹鲃訁⑴c,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任務型教學可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轉(zhuǎn)變?yōu)橹鲃訁⑴c,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發(fā)言、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將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調(diào)動起來,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軟件、音像、教具等,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使教師在教學中積累經(jīng)驗,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任務型教學中,教師是任務的設計者,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明確任務目標,設計恰當?shù)娜蝿諆?nèi)容和形式,還要把握好任務的難易程度。教師是任務的組織者,教師要指導學生激情飽滿地投入到任務活動中,但又不可過多干涉,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任務活動的評價者,教師不僅要對表現(xiàn)好的同學給予表揚,還要對落后的同學給予激勵和具體可操作性的學法指導。
作為任務的設計者、組織者和評價者,教師要不斷汲取教學經(jīng)驗,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才能將任務型教學法運用地得心應手。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步驟
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著明確的目的性,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急切心理,使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各種“任務”中不斷地獲得知識,從而鍛煉其語言運用能力。
(一)首先,任務前階段,教師指導,學生有備而學,初步引入閱讀理解。
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任務的設計者,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找出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的最佳結(jié)合點,設計出真實的、貼近生活的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1 My day Part B Let’s talk 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討論他們周末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例如“watch TV”“do homework”“play basketball”“play football”“wash my clothes”等動詞詞組,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學生想表達“看望爺爺奶奶”等未學過的詞組時,就會向老師求助,很迫切地想掌握“visit my grandparents”等新授詞組。學生通過討論自己周末的活動,為接下來學習Sarah的周末生活做好鋪墊。
(二)其次,任務中階段,巧設提問,學生觀看視頻、閱讀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教師通過就語篇內(nèi)容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閱讀文本,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語篇的大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Let’s talk時,教師設置了問題“Which season does Amy like best?”“Which season does Miss White like best?”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觀看視頻并回答問題。在完成這兩個問題之后,教師又設置了問題“Why does Amy like autumn best?”“Why does Miss White like summer best?”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通過觀看視頻、閱讀文本回答問題,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文章的大意。
(三)最后,任務后階段,情景再現(xiàn),運用新知,達到語篇語言知識的活學活用。
教師通過關(guān)鍵詞提示、圖文提示等形式,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新的語篇,這樣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運用新知,達到了語言的綜合運用目的。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Let’s talk時,教師出示關(guān)鍵詞“fly kites”“go on a picnic”“plant trees”“go swimming”“eat ice cream”“pick apples”“make a snowman”等,學生講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設置“小記者”活動,采訪其他同學最喜歡的季節(jié);還可以鼓勵學生制作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英文手抄報。
(涉縣石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