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作為現有的一種通用語言技能,在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外國的風俗文化,加快了外國文化的知識普及,對學生自身能力與價值觀念的綜合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另外也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能力。在進行實際英語教學時,教師在授予學生基本的英語知識儲備之外,還應依據英語學科特性,積極鍛煉學生的自主語言技巧,提高其自身核心素養(yǎng),以推動學生綜合英語能力得到發(fā)展。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僅需依據國家的相關政策,更取決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轉換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與語言能力的提高間的關聯性,根據實際英語教學情況,討論在英語學習的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素養(yǎng)與語言技巧的方案措施,以積極推進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高效發(fā)展與學生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措施
【作者簡介】莊萍,西大附中。
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使得全社會開始對其產生積極關注,在此標準中,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接受英語教學的同時學習掌握英語語言技巧,熟知國外的獨特文化,并在日后的學生生活中將其借鑒應用,以實現高中學生自身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全面快速發(fā)展。我國在進入20世紀后開始規(guī)范各學科的教學大綱,并曾提出高中學生在接受知識學習后應達到一種“又紅又?!钡臉藴?,而后隨著社會發(fā)展逐漸演變?yōu)椤暗隆⒅?、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標準。進入21世紀后,經濟全球化逐漸加快并不斷深入,國家之間的競爭逐漸激烈,競爭的根本要素在于國家科技與人才。因此,學生教育的積極意義在世界各國得到充分體現,每個國家都對人才培育與科學研究的資金投入加大。我國經濟社會、科學技術在進入新時代后產生了積極變化,要想贏得國際競爭,最重要的是依靠新型人才,因此國家提出人才強國政策,通過落實此策略達到我國整體人力資源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提升,對促進現代化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新時代的經濟與社會要求更高水平的國民素質,這些變化和需求,對學校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學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的重大責任,教師則是培養(yǎng)綜合素質國民的具體實踐者。
一、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核心素養(yǎng)”后,此理念便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基本內涵要求學校研究制定學生新型核心素養(yǎng)結構,并將此構建作為促進課程改革的重要措施與教學進一步發(fā)展的關鍵部分?!兑庖姟钒l(fā)表以后,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便快速變?yōu)閷W術界與教育界關注的重點內容。部分學校展開了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的來說,我國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處在初級階段。
2017年,教育部正式發(fā)布了最新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此新修訂標準的發(fā)布代表著我國的教育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完善時期,同時這也為學校學科的實際教學帶來了挑戰(zhàn)。因此,學校教師必須成為課堂教學計劃的實際設計者、教學環(huán)境的改造者、學習資源的分享者、構建者及導師;讓學生能將今天在課堂中學習的成果與未來的生活、工作和挑戰(zhàn)聯系起來。
二、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
當前我國英語教師對高中英語教學方法的探究,或者說英語課程的設置要圍繞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來開展,學生的自身核心素養(yǎng)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效展示。所以,外語課堂教學方案的設計理念就是在實際教育時加強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更加詳細的來說,英語學科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應含有語言技能、思維能力、文化素質及自我學習四個維度。語言技能,不僅包括常見的聽、說、讀、寫等知識能力,也應包含學生對語言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英語語言意識、交流意識等;思維能力指學生在學習中的理解辨析能力,能夠依據現有材料展開深入分析、推斷并將其表達出來的能力;文化素質是指學生根據語言的學習掌握國外文化習性,并將其應用到日后的實踐當中;自我學習相對來說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學習認知、交流溝通技巧與情感共鳴等。那么,在課程設置上,教師應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和核心素養(yǎng),進行系統的課程規(guī)劃,使學生在每一單元、每一節(jié)課中都能夠相應地鍛煉和培養(yǎng)自身的能力。如在閱讀課上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對課文背景、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度挖掘,以培養(yǎng)學生對該篇課文的全面理解,從而培養(yǎng)其文化素養(yǎng)。又如,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時,教師應依據教材布置便于學生學習的場景,并讓其扮演不同人物,培育學生的自我表達與思維能力。針對聽力,在很多地方都存在這一現象,教師在聽力教學上不夠重視,教學方法枯燥,課程設置單一,導致學生對聽力課不大感興趣,所以聽力能力在“聽、說、讀、寫”幾大技能中最弱,為改變這一現狀,在聽力課上,教師可以從班級里選出兩個組,同時聽一段教材中的內容,然后記錄下來,最后看哪個組記錄得又快又準。在此情景下不僅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養(yǎng)成,在輕松氛圍中練習了聽力。
三、落實英語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英語教育界中有一種廣泛認知,在課堂教學時組織活動能推進學生思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的發(fā)展。不得不說,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英語自身知識,也要掌握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接受知識的能力。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建學科之間的聯系,以讓學生熟知所學知識內容,并且多角度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教師應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以此來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比如,教師可以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的內容整合在一起,也可以將英語與課外資料整合在一起。同時,作為教師應在教學大綱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大膽探索活潑、愉快的教學模式和特色的教學風格,致力于實現“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建設時,英語教學活動理念應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相結合,并將其發(fā)展為一種教師提倡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著力于構建綜合性與實踐性較強的英語教學活動,通過理解實踐、創(chuàng)新學習等將語言知識與思維鍛煉結合的學習活動,獲取闡述英語篇章涵義,積極表達理解的觀點理念與情感共鳴,闡述中外文化差異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思維能力,加強英語學習及運用。在閱讀課開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先進的學習理念,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之上挖掘教材中有效的內容,并根據教學大綱適時補充相應的課外材料,在總結好材料內容之后,根據內容以及學生的自身情況制訂教學方案,從而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進行“Healthy eating”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呈現本節(jié)課程的重點句型以及詞組,如:The same goes for...;as和only引導的倒裝句的相關用法等,在此基礎之上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將實際的場景利用圖片或者視頻呈現在學生眼前,在觀看結束之后,引導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倒裝語法進行造句,如:Difficult as it is,she decides to finish it.這是某位學生根據看到的登山圖表述出的句子。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可以讓學生結合情境應用所學知識,在組織語言時,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總結能力將逐步提高。
四、完善英語課堂評價體系,促進核心素養(yǎng)有效形成
高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應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推進學生綜合且有個性的全面發(fā)展體系的構建。學生評價系統應著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采取形成性及終結性評價方式相融合的評價方法,注重評價體系的推進作用,注重學生在學習時所展示的情感表達、理念態(tài)度及價值觀念等因素,引領學生自我監(jiān)督并調整階段性學習目標及方式。
課堂評價的表現方式不僅應有狹義的語言評價,還應有對學生運用肢體語言的評價,例如教師對學生的微笑鼓勵、一個激勵的神情、一個贊揚的手勢等都是評價方式的一種,而且這種評價方式在教學中起到的效果往往比蒼白的語言評價更好,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如果課堂上教師主宰著一切,學生無法融入課堂當中,就會變得被動起來,英語教學也會變得乏味而無趣。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來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渴望,使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有趣。可以讓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這樣不僅使學生更直觀而立體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還可以讓學生在不斷進步中體會成功的歡愉,使課堂英語評價體系更加完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及信心。鼓勵學生自我評價,提升其學習主動性;也可鼓勵學生互評,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互動;以教師評價把控各項評價的節(jié)奏性,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精細、立體的系統化評價。
五、重視信息技術應用,豐富英語學習資源
在新時代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在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下將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變革,積極運用數字化信息技術,推進科技與英語教學的高度結合,依據現代信息背景,結合英語學習特性,合理進行線上線下的新型混合教學模式,提供課程學習資源,拓寬學生學習面。積極掌握跟進數字化科技的發(fā)展,結合英語學習特性,積極利用現代教學平臺,選取合適的數字科技與多媒體平臺,保證虛擬技術、智能數據等新型科技的運用,以推進學生的高效學習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豐富閱讀內容,不僅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而且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多元化的知識,使學生沉浸在閱讀的世界當中,逐漸拓寬視野。所以,我們要結合教材,將課外有關的資料引入課堂,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中提升素養(yǎng),鍛煉能力。 例如:在教學“Great scientists”時,由于教材中只有reading和using language兩篇文章,主要對“哥白尼”和“約翰·斯諾”進行了介紹,這樣的內容略顯單薄,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教材中的內容,教師可以豐富閱讀資源,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交流,可以針對部分知識進行探討,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與之相似的文章,如“Great scientists”,即對教材中“Warming Up”中出現的人物進行資料的整理與閱讀,如:對Who discovered radium?中的“Frederic Curie”進行介紹,并組織開展閱讀英語相關資料的活動,如此既能促進學生的自我英語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拓展英語視野,儲備知識,加強思維能力,從而為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基礎。另外,影視資源的學習也是學生學習的途徑之一,影視資源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可以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應用影視資源,通過這一資源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Music”時,為了創(chuàng)設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可引導學生觀看電影The Sound of Music,在觀看電影時,引導學生學習電影中的詞語以及語法,并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這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增加了學生的積極體驗。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理念為新時代教育課程的改革樹立了新型發(fā)展目標。只有通過教師不斷培育高素質高能力人才,才可以確保國家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勝利,從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前提下,英語教師應基于課堂教學,通過多方面的資源教學來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推動學生在各種教學資源的學習中運用英語。教師在講授英語專業(yè)知識外,也要注意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其中,培育學生對英語篇章的理解預測,發(fā)散學生學習思維判斷能力,提高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實踐英語教學活動理念,激發(fā)學生主動進行英語學習,增強學生信心,推進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高效養(yǎng)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絕非是教師一人之力所能及,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等各方面共同合作,逐漸積累和長期努力??梢詧孕?,只要方向正確,不論路途是否遙遠曲折,只要在前進的路上,堅持不懈,終點遲早將會達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徐浩,屈凌云.聚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