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芳君
摘要:近年來,初中英語口語測試開始踐行“人機對話”新模式,這對如何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立足新課標,教師亟需轉變教學觀念,反思以往口語訓練的不足之處,積極探尋有利于鍛煉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技巧,創(chuàng)設逼真、生動的語言表達情境,給學生帶來更多開口說英語、用英語的機會,優(yōu)化活動設計,積累聽說經驗,提升口語應用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 綜合素質; 口語訓練; 語言表達
對于當前初中生來說,“人機對話”考核方式是一次新穎的、有趣的嘗試,打破了我國長期以來“啞巴英語”的困境,重塑英語課堂結構,積極推動英語聽說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督促學生全方位、深入化地學習英語知識,突破英語口語薄弱點,讓學生敢說、會說、多說,既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促進學科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
1.初中英語教學口語訓練現狀分析
1.1 口語訓練不受重視
雖然近年來英語課程改革一直強調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出努力,幫助學生實現能力均衡性發(fā)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和學生還是習慣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將更多精力用于關注讀寫能力發(fā)展,這與“應試思想”也有很大關系,這就壓縮了“聽”和“說”的訓練時間,口語表達不受重視,長此以往學生也陷入“不會說”、“不愛說”的困境。
1.2 口語訓練氛圍欠佳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育以“學以致用”為落腳點,倡導語言教育要回歸“人際交往”的工具本質,要求學生既要會說,也要會用,這才是學習語言的根本思想。從日常學習以及生活情況來看,學生只有英語課堂能接觸英語知識,其它大多數時間還是用母語交流,英語語言環(huán)境極度匱乏,即使課下進行朗讀或者聽力練習也是敷衍了事,應付完成課后作業(yè),語言環(huán)境氛圍欠佳成為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發(fā)展最大的“絆腳石”。
1.3 口語發(fā)音基礎薄弱
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興趣,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建立在標準發(fā)音的前提下。然而從小學階段到初中階段,學生基本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性的語音訓練,缺乏扎實的口語發(fā)音基礎,這為后期口語訓練和英語表達帶來極大阻礙,也導致初中生學習英語壓力大、難度大,平時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讀寫訓練,認為口語訓練可有可無,結果造成“啞巴英語”、“中式英語”各種尷尬現象。
2.新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學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技巧
2.1 創(chuàng)新性語言表達訓練方式
為了適應“人機對話”考試要求,整合以往學生在口語表達中面臨的問題與表現的弊端,亟需落實創(chuàng)新性語言表達訓練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口語教學活動,激活學生主體參與意識,調動語言表達的強烈欲望。比如在日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電子白板以及在線教學平臺等多元途徑,圖文并茂、音視頻結合地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直觀、趣味、真實的情境體驗中積極開口,主動用英語表達,在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充分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基本語用素養(yǎng);再有口語訓練要突破單一化形式,融合游戲活動、角色扮演、激烈競賽于一體,寓教于樂,保持口語訓練動機,讓學生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全面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發(fā)展。
2.2 個性化語言表達訓練情境
學好一門語言,往往奠定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的基礎上,教師應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氛圍,將學生迅速帶入學習狀態(tài),刺激表達欲望,通過思考與交際,構建新舊知識關聯性,引領學生勤于思考、樂于表達,潛移默化地拓寬知識視野、增強生活經驗、發(fā)展語言素養(yǎng)。例如學習仁愛版七年級上冊《Making New friends》這一單元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經典的英語原版喜劇《成長的煩惱》,其中關于“朋友交往”的視頻片段吸引了學生的參與興致,再以小組互相提問、英語對話的方式,談一談自己對交朋友的觀點與做法,如:“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do you think friends shoul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Please speak from your heart to your friend.”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與問題情境,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并在聆聽原版英文音視頻的過程中強化語音基礎,建立良好語感,在此基礎上用英語描述和表達,不僅掌握新知,也促進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
2.3 多元性語言表達訓練評價
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人機對話”口語測試模式,在多元訓練的同時還要輔以多元評價手段,激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融入輕松、趣味的互動環(huán)境,獲取豐富的口語交際經驗,樹立口語表達自信心。例如學習仁愛版七年級上冊《Having Fun》這一單元時,其中Topic2《Would you like to cook with us?》部分,主要圍繞“Would you like to…”“How about/What about”等帶有征求建議語氣的句型進行對話訓練,要求學生理解使用句型的場景,精準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通過多種語言情境下反復訓練,學生逐漸樹立口語表達自信,掌握標準的英語發(fā)音,形成良好語感。比如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將學生的表現錄制下來,播放視頻時大家就能發(fā)現自己在口語對話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薄弱之處并予以糾正,通過學生自評、師生互評或小組評價多種方式,調動口語訓練熱情,增強語言表達效果。
總之,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關注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發(fā)展,以口語教學為著力點,對于鍛煉學生英語思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都有積極意義。作為英語教師,要充分了解“人機對話”的特征與要求,多創(chuàng)設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有的放矢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多措并舉,增強語感,為推動英語綜合能力發(fā)展打好根基。
參考文獻:
[1]程正榮.淺議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7):66-66.
[2]楊勇.初中英語”學習素養(yǎng)”的測評研究——以書面表達評價為例[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21(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