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芽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四個方面,思維品質(zhì)就是其中之一。對話教學是英語學習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就教學目標而言,不應停留在簡單的知識累積方面,學生思維品質(zhì)提升更應成為教學目標。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包括三大關(guān)鍵策略:一是基于情境,激活思維;二是關(guān)注過程,訓練思維;三是實踐應用,拓展思維。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思維品質(zhì)
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的思維品質(zhì),其發(fā)展對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何為思維品質(zhì)?就是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對話教學是英語學習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話教學,能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本文以對話教學為載體,結(jié)合教學實例闡述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三大關(guān)鍵策略。
一、基于情境,激活思維
眾所周知,英語是交流的一種工具,但它卻遠離了學生的日常生活。故此,學生就“怕學”英語,“怕說”英語。英語脫離學生的客觀實際,致使學生壓根就提不起學習興趣,更談不上會用英語進行有思維的表達?;谝陨戏治?,對話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對話交流的過程中,激活思維,構(gòu)建新知。學習情境何為“豐富”?一是話題內(nèi)容的設計,對接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客觀實際,學生因而對此話題感興趣,借助生活經(jīng)驗積極思維,經(jīng)歷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二是話題水平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從直觀到抽象,從低級思維到高級思維,循序漸進,激活學生進行有深度的思維。
例如,在講解廣州市版英語小學五年級下冊Unit11 Can you tell the way?時,準備階段,教師客觀分析本單元所傳授的內(nèi)容,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為“問路”和“指路”兩個方面。問路和指路這個話題是小學階段最難的話題之一。學生對建筑物的描述、方位的表達以及走向分辨感到特別難,從而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那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可以制作一些比較常見的地標單詞卡,如,supermarket、post office、restaurant、bank,等等。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地標的建筑物,同時也讓學生掌握指路的方位詞,走向詞及核心句型。例如,excuse me、how can I get there、next to、in front of等。然后把課室布置成街道,用課桌椅擺成一棟棟建筑物,用單詞卡片來標注建筑物名稱。讓學生置身在這個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進行問路與指路的學習與操練。這樣能降低學習的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更加容易地習得新知識。當學生對問路和指路熟練后,脫離模擬的情景,教師可以隨機在黑板上繪制一幅地圖,并按照地圖中的標識向?qū)W生發(fā)問,以此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及掌握,同時也可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挑戰(zhàn)性,學生兩人為一組,按照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相互對話,彼此詢問,并畫出對方家到學校的地圖。借此開拓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可增強學生的語感以及對于知識的掌握。
二、關(guān)注過程,訓練思維
(一)基于模仿,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對話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板塊,是訓練學生聽說技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是語言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過程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模仿,是學生學習語言很重要的一種認知方式和手段?;趯W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師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范例”,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漸進式系統(tǒng)化的“模仿”學習。在這一學習進程中,注重知識之間內(nèi)部的遷移、調(diào)整,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jié)構(gòu),有效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例如,在講解廣州版英語小學五年級下冊Module 1 Season這一主題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比較簡單的示范性例句。如,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 My favourite season is…because…通過這兩個例句,引導學生分析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鼓勵學生在類比對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兩種句式。在學生掌握句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對話形式正式引入對話教學,再請兩位做對話示范,鼓勵學生模仿上述對話,與其他同學大膽交流,詢問對方喜歡的季節(jié)以及喜歡這一季節(jié)的原因。在此,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適當?shù)亩陶Z,比如,make a snowman、go on a picnic、eat ice cream。在練習的過程中,促使學生知識內(nèi)化。隨后,教師可以逐步提高對話的難度,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所選擇的季節(jié),聯(lián)系這些短語,詳細闡述自己喜歡這些季節(jié)的原因,以及在這些季節(jié)里可以做的一些事情;還可以運用以上句型遷移到講述自己喜歡的顏色、人、節(jié)日,等等,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應用能力,逐步擴散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二)設計問題串,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睂W生的思維起于疑問,鑒于此,作為思維品質(zhì)之一的思維的邏輯性訓練,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設計有效的“問題串”。對話教學如何設計問題串?教學實踐證明,(下轉(zhuǎn)第26版)? ? ? ? ?(上接第25版)關(guān)鍵是要把握三個基本要素:一是以對話的核心任務為統(tǒng)領設計問題串;二是對話教學中問題串的設計體現(xiàn)層次性和有序化,并且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三是通過歸納、抽象和綜合等學習方式,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例如,在講解廣州版小學六年級上冊 Module 4 Past Experiences Unit 7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時,教師確定本單元的重點,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一般過去式。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使用舊聯(lián)新引入一個簡單的小問題: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詢問完問題后,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教學難度,要求學生只需要回答出自己做的事情。例如,watch TV、play a game、do my homework、do housework.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并結(jié)合自己的真實生活,為學生闡述自己在上周六做的一些事情,如,T:Children,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 did last Saturday? Ps:Yes. T:Children,I was happy last Saturday.In the morning,I went running, After breakfast,I studied English and did housework.In the afternoon,I danced and played games with my friends at the Children's Park. In the evening.I watched TV with my family, I love my Saturday.教師把講述的內(nèi)容用PPT出示給學生看,請學生注意劃線部分的單詞,引導學生展開知識歸納以及總結(jié),帶領學生分析并歸納動詞變成一般過去式的構(gòu)成。例如:1.如:play-played watch-watched,一般情況下,在動詞尾加ed。2.如:dance-danced,以e結(jié)尾的動詞直接加d。3.如:study-studies,輔音字母加y結(jié)尾的動詞,變y為i再加ed。4.如:go-went do-did不規(guī)則動詞,要自己記住。通過這一歸納方式,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也可增強學生的思維系統(tǒng)性。然后請學生們運用剛才歸納總結(jié)出來的動詞過去式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What did I do on Saturday morning? 2.What did I do on Saturday afternoon? 3.What did I do on Saturday evening? 4.Was I happy? 5.Why? 再引導學生歸納并說出教師在講述星期六所做的事情的順序(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再鼓勵學生效仿這一方式,把自己周六日所做的事情融入到句子中。當學生掌握了這一表達方法后,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對話交流。最后,讓學生把自己上個周末所做的事情,按照時間的順序?qū)懗尚《涛?,跟同學和教師進行分享。在動詞過去式的歸納、回答問題串、對話與寫作的過程中不斷運用語言,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三、實踐應用,拓展思維
(一)開展英語辯論,拓展思維的深刻性
兒童思維發(fā)展是有不同水平的,依次是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和分析水平。實踐表明,對話教學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仍有不少學生的思維水平停留在操作層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換言之,學生思維是表層性的,其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須在實踐應用中得以強化。
思想的交流碰撞會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在對話教學中,通過辯論賽形式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辯論時,學生要明確自己的論點,組織好語言,系統(tǒng)闡述自己的論據(jù)。同時,在彼此對話的過程中,也要抓住對方表達內(nèi)容的漏洞,在快速的時間內(nèi)作反應,并做好思維交織,組織語言。在你來我往、唇槍舌戰(zhàn)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時刻處于緊繃狀態(tài),進而形成一種極大程度的積極驅(qū)動。不僅如此,在辯論對話的過程中,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反應能力也會逐步加強,也能拓展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在講解廣州市版英語小學六年級上冊Module 1 country life時,教師可以以Is the country life the healthy life? 為主題,開展辯論賽。正方是The country life is the healthy life.反方是The country life is not the healthy life.辯論賽的要求:1.必須要用英語進行辯論發(fā)言。2.要求發(fā)言聲音響亮,理論的框架明確,語言通暢,邏輯清晰,能夠正確地闡述己方的立場。3.要求全員參與辯論。在辯論賽中的立論、駁立論、自由辯論及總結(jié)陳詞的各個階段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辯論氣氛強烈。通過這樣的辯論賽,學生的口語能力可得到充分的鍛煉,自身也很容易挖掘出潛在的能力。逐步完善個人思維,強化思維品質(zhì),拓展思維的深刻性。
(二)舉辦小型話劇,拓展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影響,自身的好動性相對較強。在課堂上,很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學生容易出現(xiàn)精力渙散的問題,不僅無法積極影響自身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甚至會延誤到原本的教師的教學進度。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必須要及時地進行教學轉(zhuǎn)化,加強教學的多樣性以及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要注意,不僅要與學生構(gòu)建師生關(guān)系,更要構(gòu)建朋友關(guān)系。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展開學習交流;在課堂下,則可以與學生展開生活交流,了解學生喜歡的一些事物,了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看法。在有效對話的過程中,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加強英語教學的生命力,提高對話教學的整體價值。對話教學的課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型話劇,以話劇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對話機會。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地編撰話劇。例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童話故事,然后鼓勵學生共同改編,以此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及合作能力的有效加強,促使其自身得到全方面的鍛煉。
綜上,對話教學是小學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話教學,能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在教學實踐中,概括提升思維品質(zhì)的三大關(guān)鍵策略:一是基于情境,激活思維;二是關(guān)注過程,訓練思維;三是實踐應用,拓展思維。
參考文獻:
[1]幸響莉.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8.
[2]蔡芳芳.在英語對話訓練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D].江蘇南通市十里坊小學,2020.
[3]雷曉芳.聚焦發(fā)散性思維[D].浙江省龍游縣西門小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