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
摘? ? 要: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試題,還存在著問題設置零散淺顯,設問缺乏針對性,設問層次單調、角度單一等諸多問題。命題人應根據(jù)文本特點分別從主題、內容、語言、文體、作者等五個視角來解讀文本,靈活設置試題,全面考查學生的閱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文本解讀;試題設計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理解題目,不僅能真實、全面地考查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而且能有效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1]。然而,綜觀當前師生正在使用的閱讀理解試題,筆者發(fā)現(xiàn)其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問題設置零散淺顯,設問缺乏針對性,設問層次單調、角度單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主題、情境和內容,并以其特有的內在邏輯結構、文體特征和語言形式,組織和呈現(xiàn)信息,服務于主題意義的表達。因此,深入研讀語篇,把握主題意義、挖掘文化價值、分析文體特征和語言特點及其與主題意義的關聯(lián)等,對于閱讀理解試題的命制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文本特點和側重解讀角度,有的文本適合深入挖掘寫作手段,有的文本適合深入研究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有的文本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因此,命題人在拿到文本時,要從各個角度全面、深入解讀文本,并在此基礎上精選出有價值的視角進行任務設計。綜合起來,命題人可分別從主題、內容、語言、文體、作者等五個視角來解讀文本,設計任務。以下通過優(yōu)秀試題的呈現(xiàn)與分析來闡述基于多元解讀視角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試題的設計。
一、主題視角解讀
主題指作者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核心[2]。關注文本主題可幫助學生整體理解文本或語段,培養(yǎng)歸納概括思維。
以2021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閱讀理解C篇文本為例,此篇文本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講述了作者和爸爸在路上遭遇龍卷風,慌亂中和爸爸失散,后來急中生智,躲到溝渠進行安全防護,最終安全脫險的故事。此文本主題清晰明了,命題人從主題視角入手來命制試題以幫助學生理解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試題如下:
The story tells us that when we are in danger, ____________.
A. we should wait patiently until help comes
B. we should work hard to make our dreams come true
C. we should be brave enough to change nature
D. we should be quick-thinking and believe in ourselves
再以2021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閱讀理解D篇文本為例,該文是一篇說明文,講述了作者曾經(jīng)是購物狂,后來經(jīng)過幫助戒掉壞習慣的經(jīng)歷,倡導人們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理性購物。命題人設置了如下標題概括題: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bove might be ____________
A. Shop Till You Drop! B. Shopping Makes Me Happy!
C. You’d Better Shop Less! D. I Can Stop Shopping Now!
關注文本主題可以幫助教師站在更高的位置審視文本內容,避免陷入文本的詞句和語法知識中[3]。命題人應從理解整篇內容入手,瀏覽和捕捉重要線索,對文章形成總體印象,抓住語篇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從主題視角來解讀文本并進行任務設計,要求學生對語篇所使用的語言有更準確、更深刻地把握,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整體理解文本。
從主題視角解讀文本來命制試題,還可以設置段落大意概括題、結論概括題等題型。
二、內容視角解讀
從內容視角來解讀文本就要考慮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基本信息和重點信息。教師可以從如下兩個層面進行解讀:
第一個層面是解讀文本的淺層信息,即“read the line”。這一層面的內容比較淺顯直觀,學生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相關信息,如以記敘文為例,可以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方面進行設問。
以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閱讀理解C篇文本為例,此文本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了四種聞名世界的舞蹈。命題者針對其中一種舞蹈——limbo dancing,設置試題。舞蹈具有形象性特點,命題人提供了四張圖片,讓學生根據(jù)文本中的描述來判斷哪張是正確的圖片。
第二個層面是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設問,即“read between the line”。如根據(jù)上下文來推測人物態(tài)度,探尋文本各信息間的因果關系、對比關系、時空順序等。對于此類問題,學生要根據(jù)上下文理解、分析、比較、綜合多方面的信息才能思考出正確答案。在解答過程中,學生需要有較多的思維參與甚至動用高階思維,因此它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更具價值。
以2021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閱讀理解A篇文本為例,該文是一篇應用文,作者以訪談的形式介紹了三名學生對于“Takeover Day”的個人經(jīng)歷和感受。命題人根據(jù)學生Sally和Paul的介紹,設置了推測試題,推測這兩位學生對于“Takeover Day”所持的態(tài)度。
What do Sally and Paul probably think of their Takeover Day?
A. Busy but exciting.
B. Peaceful but tiring.
C. Amazing and relaxing.
D. Easy and unforgettable.
閱讀理解要盡量避免學生對文本信息的碎片化理解,要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主要信息間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設計使學生避免了在信息理解時的表面化傾向,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對事實性信息的簡單查找和淺層次理解上,從而能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特點。
從內容視角解讀文本來命制試題,還可以設置細節(jié)排序題、細節(jié)判斷題等題型。
三、語言視角解讀
閱讀文本由各種抽象的語言文字組合而成,作者通常會根據(jù)主題和內容的需要選擇文本的語言形式。語言形式一般指的是文本中所采用的詞匯、句子、修辭等。從語言角度解讀文本就是關注文本中的詞匯意義、句子含義、修辭特征等。
以2021年浙江省麗水市中考閱讀理解C篇文本為例,該文是一篇說明文,主要通過科學研究,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解釋了為什么人們都喜歡他人熱情的行為。在文章第一段,作者通過設問來引入文本,展開話題,命題人根據(jù)這一特點設置了一道表達手法題:
The writer leads in the topic by? ? ? ? ? ? ? ? ? ?.
A. telling a story? ? ? ?B. asking questions
C. giving examples? ?D. making a survey
再以2021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閱讀理解D篇文本為例,該文是一篇議論文。在第四自然段第一句,作者用設問的語氣提出討論點:“You might be asking yourself: which way of studying gets better results?”接下來進行論述,論述分成正反兩方。一方主張安靜的環(huán)境有利學習:“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a silent, tidy setting(環(huán)境) is the way to go.”另一方則堅持吵鬧的環(huán)境對學習有益處:“Some research has even shown that outside noise and untidiness help some people focus their attention, because it makes them form a ‘wall’ in their mind around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improves their focus.”根據(jù)這一語言邏輯結構特點,命題人在兩個觀點之間留空,設計了如下試題: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o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A. and they have difficulty in study
B. and it can be true for most of them
C. but that doesn’t seem necessarily true
D. but nobody does research on this question
不同的語篇形式有不同的功能,也有其特定的語言形式為達到這一目的服務[4]。從語言視角解讀文本還可以重點關注文本的敘述順序、語言特點和修辭手法等方面。在平時的命題過程中,命題教師可以在深入理解文本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抓住語言形式中最具設問價值的方面來進行任務設計。
從語言視角解讀文本來命制試題,還可以設置詞意猜測題、句意猜測題等題型。
四、文體視角解讀
文本解讀需要從文本類型出發(fā),著眼于文本結構,注重文本的整體分析和段落之間、句子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學習者不能孤立地以詞匯或句子為單位來學習語言,而要注意學習語篇的功能和語篇的結構模式[5]。命題人在命題時要關注作者為了恰當表達主題意義選擇了什么樣的文體形式、語篇結構和表達方式。
以2021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閱讀理解C篇文本為例,該文是一篇說明文,從四個方面舉例介紹了動物對人類的作用,倡導人們要和動物們和諧共生。該文說明邏輯性強,結構較為清晰,總體結構為“總—分—總”結構,針對這一特點,命題人設置了一道文本結構題: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structure (結構) of the passage?
再以2021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閱讀理解D篇文本為例,該文是一篇議論文,總體由論點和論據(jù)組成,論述結構清晰。文章第一段就開門見山地提出論點:“You may study differently from your friends, but your study habits are not wrong!”后面幾段中列舉Kelly和Maria兩人來對這一觀點進行論述。命題人根據(jù)這一文體特征設計了如下試題:
Kelly and Maria are mentioned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ssage to____________.
A. discuss two different study habits
B.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hob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