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蓉
摘要:高中班主任班主任負責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推進職業(yè)道德教育的發(fā)展,以提高課堂管理效率,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直接影響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效德育工作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文化的改善至關重要,關乎他們是否能夠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班主任應該立德樹人,以身作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讓更多的學生與校長、老師建立密切的關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秩序的推進,道德教育的前景更加廣闊。
關鍵詞:高中;德育工作;實施策略
高中班主任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應落實多種德育工作的要求,充分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為德育工作創(chuàng)造新環(huán)境。而高中生正在接近成年期,這一階段是塑造他們?nèi)松^和價值觀的重要一步,由于他們思維能力的不完善和生活經(jīng)驗的缺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高中班主任應清醒認識其對學生的影響,以身作則,用多種教學方式做好師德教育,提高學生思維和行為,為構建和諧校園和凝聚社會貢獻力量。
一、重視德育教育,做到言傳身教
在高中一些教師過于關注學生考試的表現(xiàn),而忽視了自己的德育準則。研究表明,高中的德育工作嚴重影響學生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看法。在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克制自己的言行,增加他的吸引力,努力做一個值得尊重和認真負責的老師。只有這樣,道德教育才能發(fā)揮作用,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出類拔萃。只有教師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來教導學生,學生才愿意聽老師講課。因此,在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教師必須首先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工作,才能讓學生信服,進而完成德育工作。
例如,新班開課,學生不了解老師的特點,老師也不了解學生,這時就會出現(xiàn)讓很多教師頭疼的那種身材高大,脾氣暴躁的學生,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學生只是缺乏合適的引導,他們不清楚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有很多的學生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容易生氣,但心地善良,懂得照顧同學。因此,教師在他們面前做決定時要深思熟慮,言傳身教讓他們跟著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多展示自己善良的一面。
二、以人為本,多與學生交流
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心理健康問題,自尊心低,還沒有準備好適應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此外,他們沒有生活經(jīng)驗,缺乏老師和家長的實用建議,很容易受外界負面新聞的影響。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教給學生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必須考慮學生的溝通,適應學生的思想和傾向,吸取教訓。
例如,為了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寫周記,即記錄學生每周的困惑之處或者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學生可以自由表達,每周上交一次。然后班主任每周必須為學生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如果有的學生比較害羞,可以進行微信匿名交流。即班主任和學生們分享微信賬號,但是學生可以不標注姓名,只確認班級,學生有生活或學習中的一切困難都可以給班主任發(fā)微信。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比學生更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來提供閱讀和學生發(fā)展的建議,幫助學生提高素質(zhì)。因此,在高中生道德教育中,班主任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長處,并為他們提供正確的建議。
三、豐富實踐活動,提升工作質(zhì)量
由于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很多高中班主任忽視了提高學生的道德教育,嚴重違反了我國高中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高中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的時候,為學生們制定正確的規(guī)則是不夠的,要讓學生邁出溝通現(xiàn)實的第一步,確定主要工作領域并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使他們體驗不同的活動,進而培養(yǎng)學習道德教育的興趣,并自愿參與各種行為導向活動。在高中生的教育中,為了提供素質(zhì)教育,班主任可以激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如讀書會、講故事會、辯論會、口頭表達比賽等。一方面讓學生以全身心的狀態(tài)投身于下一階段的學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休閑活動的理論環(huán)境,從而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及時糾正學生對生活和價值觀的看法。在高中生德育教學中,豐富的德育活動對塑造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具有積極的作用。
例如,為了充分豐富廣大學生的課外校園生活,同時也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高中班主任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定期地舉辦課外講座和演說會,鼓勵他們在課堂上說說他們自己所能見到、聽到或者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故事。然后教師讓全體學生一起來了解經(jīng)過并發(fā)表自己的主要觀點,使得學生在陌生或苦難或感人或簡單的東西中了解社會現(xiàn)實生活,完善自己的人生閱歷,豐富全體學生的精神心靈,改善全體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全體學生個人身心健康地成長。因此,在對高中學生的德育教學中,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有利于塑造大學生的價值觀。
四、營造合適的班級氛圍
班級氛圍是一種普遍的道德習慣和對班集體的認知傾向,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影響。為此,班級必須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讓學生了解管理者和老師的辛勤工作,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質(zhì)量。
例如,在課堂管理活動中,鼓勵學生參與制定基于“創(chuàng)造支持性學習環(huán)境和建立持久的凝聚力”的課堂原則,盡量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想法和需求。然后,在課堂內(nèi)實施班長輪換流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管理課堂,讓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體驗管理者的困難,并了解自己的日常違規(guī)行為,并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課堂行為。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民主領導對于引導學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非常重要。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重人才、重智商、重素質(zhì)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不僅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用正確的方式教導學生,更要完善德育工作制度,保障教育公正,切實解決師德問題。同時班主任要從學生的性格和態(tài)度入手,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著眼于學生個性和更廣泛的人格特質(zhì)的發(fā)展,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平.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策略分析[J]. 青春歲月,2020(8):267.
[2]李春麗. 新課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探究[J]. 電腦校園,202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