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香
摘要: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展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施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并且梳理清晰合理的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方向及側重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范本和閱讀篇章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組織設計教學實施過程。課堂上應當盡可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有效;教學
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展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施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并且梳理清晰合理的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方向及側重點。這樣才會讓課堂教學形成更加明確的向導,教師可以讓閱讀文本的分析解讀過程更加科學合理,學生不僅理解吸收這些學習內容效率更高,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更好的實現(xiàn)。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范本和閱讀篇章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組織設計教學實施過程。課堂上應當盡可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融入更多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學習活動。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及融入程度,推動學生語言能力的激發(fā)鍛煉,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豐富的學習收獲。
一、構建有效的文本解讀方案
高中英語課本中選取的閱讀篇章在難度上一點點加大,不少文章的閱讀過程會帶給學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及思維障礙。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文本理解的方法和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生思維引導方案。教師還可以在給學生分析解讀文章時有意識的融入一些閱讀方法和文本分析技巧的講解。這樣會更加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化解學生的疑問,也能夠讓大家逐漸掌握更多實用的閱讀方法。這才是高質量的閱讀課教學要達到的實施效果,也是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與建立的教學展開過程。
以模塊五《The environment》第二單元reading 課文的分析角度為例。這是一篇有關經濟和環(huán)境問題的辯論,文章中包含很多信息,學生在不熟悉文章內容時閱讀上有一定障礙,尤其是就其中主要觀點的提煉和解讀有一定困難。結合這篇文章的特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文本解讀方案。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幾個關鍵字母讓學生抓住文章的主線。首先在標題中,讓學生抓住兩個“e”,即environment 和economy,這可以幫助學生迅速了解這篇文章的主題。再以兩個“d”,即dest roy 和development,讓學生抓住文章的發(fā)展,了解文章主要闡述了哪些內容。隨著學生進入更深入的文本分析解讀,大家會領會到文章中支持保護環(huán)境的一方認為工業(yè)廢料、水污染、人口增長等方面對環(huán)境產生了破壞,而支持經濟的一方,則從發(fā)展的角度談經濟的重要性。這篇文章的閱讀過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就環(huán)境問題有所思考,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避免了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閱讀素養(yǎng)和文本分析能力,大家也領會到對于一個大的問題需要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加以解讀。這些都是學生在這篇文章的閱讀中獲取的收獲,這些要素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構成。
構建有效的文本分析與解讀策略,基于閱讀教學的展開與實施過程鍛煉提升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這是基于英語課教學非常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閱讀范本構建差異化的教學指導方案。這不僅可以讓文本分析的針對性更強,也可以讓學生領會到不同的文章合適的閱讀方法和模式會有所差異。找到最為有效的文章分析技巧才會讓閱讀過程輕松高效,不僅可以快速抓住文章的重點,就文章的理解感受也會更加深入。
二、發(fā)揮問題的教學導向作用
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實施中,教師要善于發(fā)揮問題的教學導向作用。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從文本內容出發(fā),結合閱讀篇章中最值得討論的問題,或者是學生在文章理解上存在疑問、偏差及多樣化認知的部分展開。這樣的設問方式不僅具備更強的教學針對性,這類問題往往也可以更好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探究分析的主動性。不僅如此,這種和文本有緊密關聯(lián)的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還能加深學生就文章的理解掌握程度。這些都會推動學生更深入的解讀原文,是就學生思維能力和文章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這會讓閱讀課教學朝著更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比如在教學模塊四第一單元《Advert isement s》這篇課文時,此篇文章的結尾部分讓學生很有感觸,并且不同學生就這句話有不一樣的理解與看法。基于這樣的教學背景,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設計提問,追問學生對此結尾的看法。經過思考后學生提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和見解。有學生提出此結尾欠妥,因為文章的開頭明明提到廣告的分類,分為商業(yè)廣告和公益廣告,而此結尾只關注了其中之一。于是,筆者讓學生來完善文章的結尾,學生都明白應加上我們對公益廣告的看法。這種開放有趣的文本分析方法讓原文的解讀更加深入。
三、充分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首先應該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體驗。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對導游和游客的對話進行模擬的時候就體現(xiàn)了以下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然后上臺為大家表演導游和游客之間的對話”。此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時學生甲和學生乙同時上臺,學生甲扮演導游,學生乙扮演Tom。學生甲對學生乙說:“Tom,today we are visiting the Yellow mountain scenic spots area,There are Guest-Greeting Pine,Cloud Sea,Rock and Sunrise.”學生乙回答說:“Yes,I know about some from my friends,it is an wonderful place and worth coming back again.”此教學方法有利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學生對生活情景進行模擬的方式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積極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和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高中英語教學策略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高中英語教師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黃華穗.新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適用性研究[J].英語教師,2015(3):55-59.
[2]韓靜.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對策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