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琪
摘要:核心素養(yǎng)要求從小學低年級開始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寫話教學的關鍵作用愈加明顯。然而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寫話教學等方面的效果比較一般,目標不明確、教學效率不高等問題頻頻凸顯,學生們對寫話的興趣也不高。本文首先分析了鍛煉學生寫話能力的意義,然后總結了幾點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寫話教學
引言:
寫作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多從小學中段開始,但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大環(huán)境下,低段小學生的語文能力也應該包含這一部分,但是不少教師忽視了這一點。如何針對低段學生開展有效的寫話教學,是語文教師應該重視的話題。
一、低年級培養(yǎng)寫話能力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書寫能力
語文是一門以語言為核心的學科,學生學習語文之后,表達的方式主要就是口語和書寫兩種,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強化學生的書寫能力,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想的、看的通過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低段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也不高,他們平時習慣了言語表達,而書寫則需要更強的邏輯和規(guī)范,這也是不少小學生覺得寫作難度較大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夠做好寫話教學,就能幫助學生打好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發(fā)展的基礎,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相應的寫話訓練課程,讓學生的書面表達更加規(guī)范、有邏輯,并且學生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寫作技巧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多樣和有趣。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學生不僅會具備更好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能夠掌握將情感、思想融入到文字之中的方法。同時,小學階段的寫話也是需要素材支撐的,這督促著學生去打好自己的語文知識基礎,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和思考,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為實現高質量的寫話提供材料基礎??梢钥闯觯投螌懺捊虒W為學生后續(xù)的語文能力奠定了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寫作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但是很多小學生都覺得寫作是一個難題,主要是由于生活經驗不足而導致沒有東西可寫,如果在低段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那么到了小學高年級他們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與寫作文相比,寫話難度較低,又不失鍛煉學生書寫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效果,較低的難度同樣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轉變傳統(tǒng)教學所導致的寫作千篇一律的問題??梢?,低段的寫話教學實際上就是為高年級寫作能力的提升打基礎,有助于后續(xù)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1]。
二、提高低段寫話教學效果的幾點措施
(一)調動學生主動性是改善寫話教學效果的前提
如果學生對寫話本來就興趣不高,那么教師花費較多的精力和時間,也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2]。教師應該認識到,寫話教學是一種長期、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如果能夠在開始就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對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恰當的方式,改變學生對寫話的認知。剛開始學生會因為好奇而嘗試寫話,當感受到樂趣之后他們會主動學習如何寫話,到最后寫話已經變?yōu)橐环N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寫話的世界。課前,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分享活動,讓學生將今日所見、所想說出來,教師進行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然后教師要從點滴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習慣,讓學生準備好一個筆記本,把自己的感想、見聞或者閱讀時遇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還能為后續(xù)的寫話教學積累素材。
(二)教師為學生提供素材降低寫話難度
大部分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一般,而生活經驗的欠缺也讓他們覺得寫話的難度增加了,無從下筆是他們在寫話時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且低段學生缺少寫作技巧訓練,他們在寫話時就會感覺更加困難。對此,教師不妨先給學生提供一些可用的素材,幫助他們確定主題并使用現成的素材進行寫話訓練,教師也可以先給學生幾個例子,讓學生模仿寫話,這對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是很有利的。學生們感興趣的素材有很多,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小事、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或者學生放學后觀看的動畫等,都可以用于寫話。比如在講解完《狐貍分奶酪》這節(jié)課,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畫,讓學生邊看動畫邊寫話。部分學生還是不知如何下筆,教師就可以給予一些引導和幫助,比如“將動畫情節(jié)簡單地表述出來”、“寫一寫狐貍此時的內心想法”等,學生們仿佛有了明確的目標,很快就能寫出一段。
(三)調動學生搜集素材的主動性
教師一直為學生提供素材顯然不太實際,而學生自身的語文水平也難以支撐自行組織素材的要求,對此,教師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的同時,要給予適當的引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素材、組織素材的習慣和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話能力。比如在講解完《樹之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以“描寫植物”作為寫話的主題,學生平時見過不少植物,因此素材并不少,但是如果教師只提出“寫一寫一種你熟悉的植物”,學生們會感覺沒有方向,為此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仔細觀察一些植物,教師順便進行引導,比如“看一看植物的顏色”、“觀察一下葉子的形狀”等,學生隨后就會將自己觀察的結果用于寫話。
(四)注重對學生的情感引導
寫話并非是簡單的文字堆砌,在寫話中融入情感才能真正提高寫話的水平。為此,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常見情境入手,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并將其作為寫話的內容。比如讓學生放學后和父母說一說自己在學校的有趣見聞,并將其寫成日記。某天天降大雪,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雪花的形狀,有的學生說雪花看起來就像棉花,有的學生則說雪花像一片片潔白的羽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接一下雪花,感受一下雪花落在身上是什么感覺,近距離觀察雪花有什么特點。這些內容都可以作為寫話的素材,并且學生選擇的角度不同,寫話的作品也不盡相同,這無疑增加了寫話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偏弱,在開展寫話教學時需要恰當的方法,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同樣不可或缺。通過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搜集素材的習慣以及調動學生的寫話主動性等途徑,切實改善目前寫話教學效果一般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黃碧瑩.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19(02):116-118.
[2]付紅宇.讓低段寫話教學綻放光彩——小學語文低段寫話訓練策略探究[J].教育觀察,2018,7(2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