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瑞婧
【摘要】寫作就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把自己想法和思想情感表達出來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它對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有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
引言
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雖然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課文內容和主要的知識考點,但是要讓學生通過準確的文字,準確地表達其所想所感卻比較困難。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寫作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能產(chǎn)生興趣,還要細心地對學生進行寫作的點撥和啟發(fā),從而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本文首先介紹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其次重點探討了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的相關措施,具體如下。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有以下兩大教學問題。一是,教師對寫作練習的選題,缺少了生活性。因為寫作課的選題要與課堂知識相關,不少小學語文教師采用了傳統(tǒng)的方式—基于課本題材而選取命題。雖然這樣選取的題目,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文章知識的理解,但是這種選題方式,在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取材時,能選擇的素材較少,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想象空間。更糟糕的是,這種脫離生活環(huán)境,過度注重課本理論和課本內容的選題,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能力。久而久之,寫作課就變成了“課本文章知識大總結課”,學生不能完全地掌握并熟練應用寫作課堂所要求的方法和技巧。二是,學生對寫作練習存在抵觸心理。很多老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常常讓學生課后完成寫作任務。教師為提高工作的效率,經(jīng)常布置好寫作題目,讓學生限期內完成并上交。但對于剛開始接觸小學語文寫作學習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的大多是簡單的字與詞,對語法篇章,構詞方法等比較陌生。所以他們常常對自己的文章,缺乏自信。而當學生課后完成寫作任務時,因為缺乏有效引導就造成了,學生為完成寫作任務,應付式地抄寫寫作參考書籍,或者自己胡亂寫作,又或者無法寫作任務。如此反復,便完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學生對寫作就產(chǎn)生了抵觸,甚至是厭煩的情緒。學生無法從寫作課中找到樂趣,逐漸地,就對自己創(chuàng)作高質量的文章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喪失了自信。
二、寫作教學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通過學生情感的激發(fā)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欲望,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老師可想方設法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寫作的動力,可借助一些比較直觀開外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以此來讓學生有情感的生發(fā)。比如在以“青春”為主題的寫作教學時,老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因為初小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但是他們的生活體味不深刻,對于這個主題一時會無從下筆,這時老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活動,讓學生觀看勵志演講的影片《奔跑吧,青春》,通過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給學生產(chǎn)生極強的心理體驗,促學生的情感動力,看過主人公對青春的詮釋之后,每個人學生在心理都會產(chǎn)生深刻的思考和體味,構建起自己對青春內涵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在這種強烈的情感之下,學生會有一種寫作的沖動。
2.調動學生的寫作動機。
學習動機是寫作的動力源,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動機。學生寫作只有產(chǎn)生了情感,就會生發(fā)寫作的動力,要求在寫作教學目標的指引下,讓他們的思想表達出來。比如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老師可加大寫作教學的內容,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寫作的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去,對寫得好的習作進行展示,并在班校內印發(fā)成冊,這對學生都是一種極大的激勵,不但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熱情,而且讓學生樹立了寫作的自信,有了成就感。
3.讓學生產(chǎn)生真實地生活體驗。
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體驗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寫自己真實的生活感受。一是寫作的主題和題目是學生熟悉的,這是寫作的依據(jù),學生只有對自己熟悉素材寫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所以在寫作教學時,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體驗來設置教學內容,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想想,什么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讓寫作范圍規(guī)定在學生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圍繞題目進行寫作時有話可說。二是老師要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體驗的教學手段。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受必須是真實的,切莫被迫學生去虛構和空想,如果是寫“母愛”主題作文時,老師可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思考,平時生活中自己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一些最感人的細節(jié),讓它變成自己手中真實的寫作素材,這樣學生的寫作思路就會被打開,也指出了寫作的方向,讓學生下筆時覺得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4.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青年對于各種事實、現(xiàn)象、相互聯(lián)系的解釋和說明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的獨立閱讀的性質也發(fā)生了變化。那種缺乏深刻的思想而只有曲折的情節(jié)的文藝作品,已經(jīng)不能使高年級學生感到滿意。而對優(yōu)秀作品中那些闡明社會關系或者人們精神生活的哲理的、世界觀的問題的地方,青年們則不僅反復閱讀,摘抄在日記里,而且加以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彼?,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一是要鼓勵學生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初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一般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就需要老師鼓勵學生把這種愛好運用到寫作中去,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的平臺,比如建立班級公眾號等,讓學生在上面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的意識,同時,也讓班級同學相互了解和學習。只有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愉悅的心情,才能暢所欲言,寫出好的作文來。
總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的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通過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提高對寫作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寫作過程中的樂趣,在多樣化的寫作練習模式之下提高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促進自身語文寫作水平地提高,為學生日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勤.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3(22):88.
[2]王娟.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4(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