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愛玲
【摘要】本文基于山東地區(qū)的項目進行的研究和闡述,目的在于對2016年以來山東地區(qū)盛行的“新亞洲風格”進行產品線梳理和總結,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快速復制到同類項目中。如有采用請根據(jù)當?shù)胤ㄒ?guī)要求及生活習慣進行調整。
【關鍵詞】新亞洲風格;風格特征;三段式;立面設計;細部設計;導則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40
1、風格特征及定位
1.1 風格特征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藝,含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
寧靜自然,清幽靜美,中式建筑的美,是超越了一切物質而達到的一種精神境界的追求。
新亞洲風格的建筑將西方的美學以及東方的文化相結合,以建筑整體的構造與空間意識為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了民族性的作品,更是體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人時尚的品味與優(yōu)雅。
非要給這種風格定個出處,我認為新亞洲建筑風格是新中式建筑的一個分支,不僅僅是簡單的復古,而是在現(xiàn)代建筑形態(tài)邏輯的基礎上,加入傳統(tǒng)文化形式的思考和重構。通過對建筑形象的雕琢,將墻、院、門、窗、廊、檐、木、石等中式傳統(tǒng)建筑上的元素在傳統(tǒng)基礎上抽象和演化,形成了新亞洲建筑風格的底蘊與內涵。
1.2 建筑特征
通過提煉傳統(tǒng)建筑中的元素和意境,結合現(xiàn)代建筑簡潔明快的特點,外觀上看不到傳統(tǒng)建筑的原來模樣,但在整體風格上,仍然保留中式住宅的精髓和神韻。
新亞洲風格是在現(xiàn)代主義建筑風格設計基礎上,加入抽象的中式文化符號的建筑風格。根據(jù)現(xiàn)代人簡約時尚的生活特質而設計,在建筑布局和功能結構上迎合現(xiàn)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習慣。
新亞洲住宅在外觀設計上公建化特征顯著,立面簡潔,力求干凈整齊的外墻面;在線腳、窗戶、陽臺等視覺焦點的部位做精細化處理;山墻面僅在線腳位置做必要裝飾,其余保持干凈外墻面,與建筑南北面做虛實對比。
1.3 產品線定位
新亞洲風格建筑不僅高貴優(yōu)雅,更是符合當下豪宅生活的方式,為業(yè)主帶來全新的設計理念與優(yōu)雅舒適的生活體驗。新亞洲目標客戶常常定位在中產以上的城市高凈值人群,他們對產品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大部分為多次置業(yè),屬于較成熟的購房群體。
2、規(guī)劃適應性原則
2.1 區(qū)位及整體布局
從項目區(qū)位上來看,新亞洲風格住宅小區(qū)一般位于城市區(qū)域或者城市副中心,有良好的生活資和自然資源,配套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小區(qū)的空間氛圍與高貴優(yōu)雅的建筑風格匹配,建筑布局規(guī)整有序。在小區(qū)主入口附近是建筑做對稱是布局,以便形成小區(qū)入口空間的秩序感和儀式感。因此,小區(qū)主入口廣場的平面尺寸與四周建筑高度之間的比例關系需要用心推敲,以形成合適的入口空間尺度。
2.2 交通流線
在交通組織上,新亞洲小區(qū)一般采用人車分流的形式,主入口純人行或兼做人行和車行出入口。其中,車型出入口宜在人行入口的單側設置,其他車流可以直接從小區(qū)周邊道路出入車庫。小區(qū)內車型道路盡量靠近小區(qū)或者不同分期的邊緣布置,避開有商業(yè)價值的沿街面的同時,保證車行道劃分的任性活動區(qū)域的規(guī)模。
2.3 景觀設計及示范區(qū)
景觀設計上,融入傳統(tǒng)街、坊、巷、院的理念,注重傳統(tǒng)禮序空間的分級景觀體系和府第氛圍的打造。結合業(yè)主回家的路線打造多重歸家的儀式感。
序列是被排成一列的對象,這樣每個元素不是在其他元素之前,就是在其他元素之后。這里,元素之間的順序非常重要。新亞洲的景觀設計,就是將不同的傳統(tǒng)景觀元素加以整合交融,定制專屬的軸線序列。
示范區(qū)作為小區(qū)的第一張名片,要盡可能多方位去展示項目的狀態(tài)。設計上充分的考慮展示功能,豐富的環(huán)境營造,出色的體驗感。
2.4 入口大堂
單元入口的實際要明亮寬敞,有條件做集散空間,感受舒適。近人尺度精細化設計,增加石材雕花和格柵燈裝飾。南入戶和北入戶采用的處理方式也有所區(qū)別。南入戶一般在造型中間破戶取一個完整開間作為單元入口,體量上整體處理,舒展大氣,昭示性強,位于建筑中軸線上,儀式感強,構造細部精細,需要注意對底層住戶的采光的影響。
北入口一般結合交通外凸單獨做門廳,造型需要注意外凸尺寸以及高層對消防撲救面的影響。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問題,住宅單元入口設計還應遵循以下原則:
識別性:單元入口識別性高,昭示性強,方便住戶和訪客辨認;
便利性:單元入口需考慮設置信報箱、奶箱等設施,同時在位置明顯處設置公告欄。
安全性:設立門禁系統(tǒng),保證住戶安全;滿足消防疏散要求。
舒適性:有良好的采光通風;能遮風擋雨;門內外視線好,便于觀察。
高品質:作為建筑最接近人的部位,入口外立面設計應精致細膩,品質高。
便于行車:需滿足救護車、搬家貨車等車輛接近出入口。
集散空間:訪客等候住戶、住戶之間的寒暄、老人和行動不便者需要在入口短暫休息,因此有條件的話可在入口處設置集散空間。
3、建筑立面設計導則
3.1 三段式分段原則
建筑造型設計采用縱向經典三段式劃分,橫向主次關系明確,比例協(xié)調。
豎向上根據(jù)人視角度及比例關系,確定基座-標準段-檐部三段式劃分,高層一般采用3F-12~20F-3F組合,洋房住宅一般采用2F-3~6F-1F組合。橫向上對應戶型平面劃分橫向主次關系,整體比例為1:2:1。中心體量增加女兒墻高度,做空一層,兩側跌落形成向上挺拔的動感。在進深方向上中心體量凸出,契合建筑體量,結合戶型的凹凸形成明確自然的咬合關系,打造豐富的體量韻律感。
飄頂、坡屋頂出挑距離適中,挑板下面,細節(jié)豐富;屋頂高度錯落,主次關系分明,有層次感,昭示性強。頂部收分,消減體量,使頂部輕盈透氣;采用中間高,兩邊低的造型,滿足經典比例,主次關系明確;屋頂與建筑主體之間,采用凹入處理,使兩者過渡自然。
中間標準段每三層窗戶組合成“一格”,使窗戶排布有組織感,同時保證窗戶洞口原有的豎向向度。強調窗戶洞口組織關系,使其有向度,有秩序;窗戶洞口尺度變化有節(jié)奏美感,主次分明;立面增加橫向線條,增強橫向延延伸感與穩(wěn)重感。
3.2 色彩與材質
建筑材質選用貼合小區(qū)整體格調的前提下,有石材,真石漆,金屬漆,鋁板等多種選擇。基座處首先選用黃金麻石材,其次為黃金麻真石漆,中間標準段外墻首先選用米黃石材,其次為米黃真石漆;頂部墻面首先選用咖色金屬漆,其次為咖色真石漆;檐部材質首先選用咖色鋁板,其次為咖色金屬漆。
3.3 空調板處理
中央空調室外機的處理方式一般用設備平臺解決,(這里可以結合當?shù)叵嚓P規(guī)定,有一定的贈送面積),所有窗戶都不受空調機位干擾,外立面干凈純粹。
分體式空調室外機一般結合立面利用陽臺端部或者結合利用飄窗之間的內凹處做雙層空調擱板,空調管道隱藏于金屬百葉之中,外立面平整,亦可作為裝飾構件,提高美觀度。極少數(shù)室外機會放置在飄窗下布置,空調管道露在外面,破壞立面整體感。
3.4 雨水管處理
室外雨水管的布置盡量在墻體的邊緣或者陰角的地方,避開裝飾性構建,遠離門窗洞口,不影響立面美感。還可以結合空調室外機,設置在空調格柵內,不影響外觀整體性。
4、細部設計
4.1 墻面分縫原則
(1)契合建筑立面的整體向度。
新亞洲風格強調橫向舒展,故墻面分格應以橫向為主,山墻面分格,橫向寬度大于縱向,保證橫向的伸展度,避免無方向感的方形。
(2)盡量滿足常規(guī)石材規(guī)格,標準層真石漆分縫尺寸與石材統(tǒng)一。
普通干掛石材的規(guī)格為1.2*0.6m,故石材劃分盡可能滿足這一規(guī)格,減少石材的切割,降低成本。標準層真石漆分縫與石材劃分一致,且豎縫貫通,保證立面整體性。
(3)橫豎向分格與建筑部件對齊,不對齊的部分等長均分。
橫向風格縫選擇與梁底、層高線、門窗上沿、飄窗下沿、陽臺欄板等位置對齊。豎向分格縫選擇與窗戶邊、壁柱、墻體中心線、石材分割線對齊;不對齊的部分等長均分,盡可能接近1.2.m的常規(guī)尺寸。
不同材料的交接,存在施工難度高且防水、耐久性能不良等難題,建議盡可能減少;不同顏色的涂料拼接避免施工污染;材料拼接避免平接,因實際施工無法保證平整度。
4.2 造型構件設計
(1)功能性要求:構件滿足建筑內外功能要求,不過分影響室內的正常采光通風;
(2)安全性要求:確保建筑物的主體結構及建筑構件堅固、耐久、安全可靠。
(3)藝術性要求:合理選用構件的尺度、樣式、色彩和質感,滿足立面的整體藝術效果。
(4)可行性要求:外立面工程的施工應方便可行,盡可能降低施工難度,保證建成效果。
(5)經濟性要求:合理選用材料和施工工藝,合理預算工程造價。
設計中常見于豎向裝飾柱:控制尺度,不影響室內視野與光照;近人尺度構件需精細化設計。橫向線腳:控制尺度不影響洞口大小,同時嚴控線腳厚度,滿足安全性要求。
4.3 材料拼接的原則
不同材料的交接,存在施工難度高且防水、耐久性能不良等難題,建議盡可能減少;不同顏色的涂料拼接避免施工污染;材料拼接避免平接,因實際施工無法保證平整度。
4.4 土建尺寸合理化
混凝土澆筑,需要滿足配筋和支模的最小尺寸,故土建最小尺寸也可確定。保溫抹灰:45-60、最小混凝土結構:60(兩根配筋)、混凝土模板支模最小尺寸:100。
4.5 立面成本優(yōu)化
降低立面系數(shù):減少立面層次,以減少外立面面積;
減少外立面線條、小構件等:線條構件等此類零星工程,施工單價偏高;
減少、避免二層皮:減少外立面(石材、面磚、涂料)完成面基礎上再外掛穿孔板、格柵等裝飾構件。
4.6 門窗優(yōu)化
降低開窗率:外立面門窗單價400-600元/,墻體單價(約200元/㎡,包括墻體、抹灰、防水、外墻磚)。
減少節(jié)能門窗:節(jié)能門窗與普通門窗價差約100-200元/㎡,部分有節(jié)能(西曬)和降噪(臨馬路)需要的立面和層數(shù),要采用節(jié)能門窗,故盡可能在這些部位減小或取消門窗。
4.7 材料優(yōu)化
外墻材料檔次、不同材料搭配應與產品定位、售價匹配,避免昂貴材料的堆砌。
外墻材料價格:石材(干掛>濕貼)>外墻磚>涂料
注:立面系數(shù)=外立面面積/建筑面積
結語: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p>
我們應該珍視自己的感知力,心中強烈的、直接的自我感覺,值得保有并盡全力保護。我們的設計就是感知力的直觀體現(xiàn)。希望在我們的設計中,人們的生活能夠回歸到簡單的衣、食、住、行,然后慢慢的在其中體會品質。
參考文獻:
[1]《民用建筑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2352-2019.
[2]《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
[3]《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
[4]《住宅設計規(guī)范》GB5009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