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慶
摘要:在音樂教育中,連續(xù)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這使得各學段之間的教學內容都可以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更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隨著“新教育運動”的興起,主題單元教學逐漸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通過主題單元教學,兒童能夠更加完整更加系統(tǒng)地學習到知識,建立主動構建知識的意識。因此,本文簡要介紹了主題單元的概念、分析了主題單元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具體體現(xiàn)以及對教學目標與主題單元教學相結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主題單元;教學策略;小學音樂學科
一、主題單元的概念
主題單元的提出要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的“新教育運動”。單元教學、主題學習、主題單元等來表示。主題單元的概念,是確定一個教學主題,整合相關教學內容,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兒童主動建構能力。單元與單元之間可以相互關聯(lián),也可以是毫不相干的。
二、主題單元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具體體現(xiàn)
在音樂學科中,根據(jù)《義務教育人音版教材》可以看出一學期的課程可以劃分為多個主題單元。如按音樂風格及流派歸納,可梳理出全學段“民歌主題”“民間器樂主題”“民族戲曲主題”“曲藝音樂主題”“外國民族民間音樂主題”等。如圖1:
由此可見,劃分單元主題學生可以更加科學、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知識。通過關注各學段相同音樂主題“知識、技能、審美認知能力”的全面性、完整性、系統(tǒng)性、遞進性、銜接性與評價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音樂教育教學提供高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徑。
三、如何將課時目標與主題單元目標相結合
課時目標是課程目標、單元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最具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因此,在設計音樂教案的課時目標時,要有計劃、有目的,以完成單元目標為基礎,合理安排每一個課時目標的時間分配和重難點教學。對于比較難掌握的章節(jié)可以設置多個課時進行教學,將難點劃分得更細,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
(一)課時目標緊扣單元目標
以人音版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天來了”為例,在演唱教學課《大樹媽媽》中,通過大樹、小鳥等角色表演,提高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感受春意盎然的情景。在演唱教學課《郊游》中,能夠用自制沙錘表現(xiàn)音樂,體會其中的快樂,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進行創(chuàng)造的能力以及音樂表現(xiàn)力。在欣賞教學課《春之歌》和《春風》中,通過欣賞教學學生能夠感受樂曲抒情明快的情緒,體驗流水般的旋律帶來的春天氣息,想象春天萬物復蘇的美好情景。在欣賞樂曲過程中,通過聽辨、吹奏主題、哼唱主題旋律。能夠感受每一段的音樂形象,擁有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抓住單元主題,規(guī)劃板塊教學
以人音版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天來了”為例,本單元以“春”為主題。曲《大樹媽媽》旋律多由二三度音程構成,起伏流暢,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變換,這與其配合,顯得旋律親切輕盈。《郊游》歌詞樸素,單純,敘述了孩子們手牽著手去郊游,觀賞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美麗景色,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通過欣賞歌曲《春之歌》和《春風》,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通過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心中的春天。孩子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感受本單元的主題“春”。
綜上所述,在進行課程目標設定時,主題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應該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且課時之間應相互聯(lián)系,既可以是各音樂素養(yǎng)的平行進階,也可以是相互交叉關聯(lián),進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另外,還要注重每個單元框架結構,把握主題,突出本單元重點,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制定單元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根據(jù)主題特點安排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 程郁華,胡召.北京市小學音樂學科主題單元教學現(xiàn)狀探析——基于“2020年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設計征集與展示活動”教學設計文本[J].中國音樂教育,2021(02):49-56.
[2] 陳煜.中小學全學段主題式音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06):59-60.
[3] 邵朝友,陳體杰,楊宇凡.論單元核心學習任務的設計——基于目標—教學—評價一致性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21(03):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