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美
摘 要:語文這門學科在小學階段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語文閱讀水平?jīng)Q定了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階段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技能。為此,筆者試圖從“合理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設情景,豐富學生體驗”等方面展開教學。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中小學新課改和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越來越注重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學好小學語文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塑造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是值得每一位教師深刻反思的。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較差,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教師需要不斷思考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特征的教學方法,從而針對性的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目前的閱讀教學中,存在一種教學方法遠遠落后于小學生的現(xiàn)象,因此學生無法提高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法的興趣,學生無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快速提高學閱讀水平,這限制了學生的快速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教科書的教學,而忽略了提高學生閱讀技能的重要性。這樣,閱讀教學時間無法得到充分利用,閱讀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2.上課前準備不足
在小學生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重要知識進行準備,以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確保課堂閱讀的順利進行。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沒有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幫助學生建立對學前準備的理解,從而降低了閱讀教學質(zhì)量。
3.忽略學生的關(guān)鍵地位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無法及時更新其教學觀念,無法正確理解學生在課堂閱讀中的主要作用,并且無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關(guān)鍵地位,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工作中,由于教室中學生人數(shù)眾多,教師不能關(guān)注每個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結(jié)果,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對閱讀教學的參與缺乏了解,從而降低了教師閱讀教學的效率。
4.學生閱讀不足
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一些教師過于注重向?qū)W生講授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學習任務更加困難,課余閑暇時間更少,無法閱讀很多文章,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量不足。這減少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并對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合理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興趣
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陣地”,課堂學習的效果也決定了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積極投入到語文閱讀中,這樣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我會更加注重課堂導入,試圖通過合理新穎的課堂導入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軍神》這一課的時候,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合理的導入本課的主人公是我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劉元帥,為了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劉元帥的傳奇,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面講述劉元帥領導的革命事件,結(jié)合不同歷史階段展開講述。為了增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媒體圖片或者短視頻來為學生進行相關(guān)的介紹。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結(jié)合當前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來不斷革新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結(jié)合學習課程要求和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自主學習,保證學生的閱讀效率,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校圖書館借閱《三國演義》,通過閱讀小說詳細了解小說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了解三國演義中主要故事有哪些,從小說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道理。讓學生讀完小說,自己概括大致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創(chuàng)設情景,豐富學生體驗
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難點,就是要有感情的閱讀閱讀不是一個死板的過程,要想深刻理解文章,體會作者或者人物的情感,讀者要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過程中,深度揣摩作者心理。這樣才會有深刻的閱讀感受,對于學生更加明顯的提高閱讀效果。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guān)的情景,開拓思維。
例如,在學習《少年中國說》這一課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梁啟超在什么樣的歷史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的這篇文章。讓學生了解后深刻體會梁啟超先生的愛國主義感情,這樣學生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更加有代入感,更能深刻理解到當時梁啟超先生生活的社會背景是什么樣的。在學習這節(jié)課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這篇課文,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一次相關(guān)的課堂演講比賽,通過演講的方式來深刻體會梁啟超先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有效培養(yǎng)和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放向。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課堂導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老師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弊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老師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感,給學生創(chuàng)設不一樣的情景,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陳興媛.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才智,2019(26):111.
[2]柴新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