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燕香
【摘要】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作為班主任,我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喚醒每一顆善良的心,使每一位學生都接受陽光照射,雨露滋潤。在班級管理中,我讓費識的陽光普照,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德育管理 賞識助力 愛心教育
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真誠一點平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受寵若驚。當老師帶著愛心、耐心和恒心去認真地觀察每個學生,便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點、閃光點和動情點,然后點點滴滴地記錄下來。每到分班之初,我精心記錄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通過一個周的努力,將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特長與不足一一列出來,用賞識的眼光去評價學生,使學生心靈受到震顫,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
班上剛分來的女生仲梅,以前教過的老師悄悄告訴我,那是一個典型的“女痞子”。我知道這類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外表倔強自負,內心卻十分膽怯自卑,總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因而總要設法做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惡作劇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滿足扭曲的自我表現(xiàn)欲。剛進班她表現(xiàn)很好,幾天后跟班里同學混熟了,上課開始說笑,吃口香糖,說話出口成“臟”了。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記錄,微笑著把她帶到辦公室,在我們單獨的談話中,我肯定了她的優(yōu)點:正直、熱心、善于表現(xiàn)自己,并告訴她若把這些利用好,就是老師最欣賞的學生。她說:“老師,你說我的成績都這樣了,我還能干什么?”我說:“知識的賽場上你暫時輸給了別人,但人格的賽場上,你照樣可以奪冠!”“老師,那我負責班級衛(wèi)生吧!”“太好了,我相信你能干好。工作中,若有什么困難,我一定幫忙,當好你的助手?!睆拇艘院笾倜纷兞?,上課認真聽課了,作業(yè)也按時交了。更可貴的是,班級的衛(wèi)生在她和值日班長的努力下,每次抽查總是級部第一。初四下學期由于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被語文老師聘為“助理”,使班級的語文學習氛圍、作業(yè)質量和成績都有長足進步。后來她順利從職業(yè)學校畢業(yè),自己開了一個小店精心經(jīng)營,收獲頗豐。前年教師節(jié),她給我的留言是:“老師,謝謝您,祝您節(jié)日快樂!是您的賞識點燃我充滿正能量的自信,教給我認真做事的本領,誠信待人,讓我一生受益……”
我也認識到了“賞識”的確是一縷陽光,我把“賞識”的內涵繼續(xù)豐富,我不僅賞識學生的優(yōu)點,也學會了“賞識”他們的不足,我讓經(jīng)常遲到的孫瑜拿教室鑰匙;讓作業(yè)拖拉,書寫不認真的吳迪檢查作業(yè);讓數(shù)學弱科的徐鑫做數(shù)學課代表……使這些學生補短揚長,也使他們在班級服務的工作中體現(xiàn)了自我價值。
在我的“賞識”管理中,我也讓學生學會賞識。王偉和同位鬧別扭了,我先是進行了冷處理,周末班級周記的主題是:“我為有這樣的同桌而高興”。愁眉苦臉的王偉終于靜下心來發(fā)現(xiàn)了同桌有那么多的優(yōu)點,我把精心閱完的周記拿給王偉的同位,同位臉紅了,不言而喻,從此他們不但再沒有鬧別扭,而且還成了好朋友。
單親家庭的劉葉因父親的不負責住與其大吵一架,聽著孩子的哭訴,我也很氣憤,但對孩子我不能流露出這樣的情緒?!靶∪~,這次你爸爸的確不對,不能怪你!”看得出,她有些意外,大概沒想到班主任會如此直率地站到自己一邊?!安贿^,你也有個小小的錯……”我語鋒一轉,引而不發(fā)?!袄蠋煟野职值拇_不容易……”劉葉的眉睫里掠過一絲被理解和理解別人的幸福,我點了點頭:“你爸爸每天辛苦照顧你,偶爾的一次……你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父親嗎?”第二天,劉葉高興地告訴我她已主動和父親溝通,父親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看著學生那燦爛無憂的笑臉,我由衷地笑了!她不知道的是老師給他倔強的爸爸打了半個多小時的電話,肯定家長的不易,賞識自己的孩子。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可以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是一座精神相融、心足交匯的橋梁。讓我們?yōu)閹煹摹樯?、做家長的都能把握愛的尺度,發(fā)現(xiàn)愛的真諦;更新愛的觀念,創(chuàng)造愛的奇跡;端正愛的立場,釋放愛的能量。讓我們以愛為源,學會賞識,給別人帶來希望;學會賞識,拉近心靈的距離;學會賞識,也就學會競爭與合作,迎接人生的種種挑戰(zhàn)。
讓我們用賞識去取代懲罰、用舒緩去取代激烈,用寬容去取代嚴厲,以博大的胸懷賞識我們的學生,讓賞識的陽光照遍我們教育的每一個角落,助力孩子們成長,校園豈不處處是春天?
參考文獻:
[1]劉媛倩.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賞識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14):11.
[2]曹金花.贊美是美德的影子——“賞識教育”在初中德育課堂的實踐[J].教書育人,2019(16):8.
[3]郭含霽.優(yōu)化班級德育環(huán)境,讓學生在賞識中成長[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