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明
摘要:數學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但在數學的學習中,許多學生在數學計算能力上存在欠缺。計算錯誤是學生數學學習中最大的問題,雖然有的是粗心導致計算錯誤,但絕大多數的計算錯誤是因為學生對題目的不理解、對計算方法運用不當造成的,培養(yǎng)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也就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大重點。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小學低年級是學生計算能力形成的關鍵期,計算心理、計算品質、計算素養(yǎng)等,基本都在這個學段內形成。因此,研究小學低年級的計算教學內容,發(fā)掘小學低年級的計算素材,研究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心理,展開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學,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一、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分析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奠定后續(xù)的學習基礎,這就使得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計算能力作為貫穿數學課堂的重要技能,對學生日后的學習會產生重要影響,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關鍵.計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借助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在新穎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熱情,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長期的計算訓練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加認真、細致,避免出現計算錯誤,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推動學生數學成績的穩(wěn)步提升。
二、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基于學生的認知現實,引領計算探索
算理和算法是計算的兩翼。所謂“算理”,即計算的道理;所謂“算法”,即計算的方法。算理是算法的基礎,算法是算理的凝練。算理不通,則算法不明;算法不明,則學生的計算能力難以形成。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現有認知,充分應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讓學生的計算能力自然提升。
比如,在教學“十幾減9”時,筆者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學習“9加幾”的“湊十法”計算經驗,引導學生探索。為了支撐學生的探索,筆者給學生提供了小棒,讓學生通過操作小棒來理解算理、建構算法。由于學生思維、視角各不同,所以建構了不同的算法。比如,有的學生先從16根小棒中拿走9根,再將剩下的1根小棒和原來的6根小棒合起來,從而建構了“破十法”的計算算法;有的學生先將16根小棒中的6根小棒拿走,然后再拿走3根小棒,由此建構了“連續(xù)減”的計算算法;有的學生先思考幾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是16根小棒,由此建構了“算減想加”的算法;還有的學生從16根小棒中依次拿走9根小棒,由此建構了“逐步減”的算法;等等。多元化的算法彰顯了學生的智慧。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進行算法比較,從而讓學生在多元化算法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梢赃@樣說,只有通過比較算法,學生才能認識到每一種算法的優(yōu)劣,從而選擇自己認為科學、合理的算法。這樣的算法多元化與算法優(yōu)化的探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素養(yǎng)。在小學低年級計算教學中,通常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算理、算法的探索。布魯納認為,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一般有三種形式的表征,這就是動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號性表征。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動作性表征是最重要的表征方式。通過動作性表征,學生能描述、刻畫問題,由此展開積極、有效的探究。通過動作性表征,學生能夠實現從情境到數學學習的有效過渡。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仍然不夠成熟,常常會因為粗心大意而犯錯。因此,教師要抓住教學的關鍵,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計算習慣,強化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提高準確率,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例如,在講授“100以內的加法”時,為了減少學生抄錯數字、背錯乘法口訣或寫錯小數點等情況的發(fā)生,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從小事抓起,根據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例如,根據學生容易出現的抄寫錯誤或者進位錯誤的問題,教師要找到最為典型的例題展開教學,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準確寫出步驟,嚴格要求學生規(guī)范完成計算。同時,教師要明確提出計算要求,在做題時,要求學生必須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多次進行驗算.在完成應用題的解答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借助加減法驗算、乘除法驗算、代入驗算、估算等多種形式完成檢查,幫助學生理清計算的思路,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帶領學生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讓學生主動克服因粗心大意而犯的錯誤。除此之外,教師要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搜集、整理學生容易做錯的題目,并在課堂上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策略,不斷改進不足之處,從而在日后遇到類似的題目時可以更加靈活,并真正意識到計算習慣的重要性,推動計算教學取得突出效果。
(三)結合多媒體開展教學
數學的核心主要是數字之間的運算,但是又是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是學習數字會感覺數學非??菰餆o聊。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來開展趣味性數學教學。多媒體中包含豐富的視頻圖片內容,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合適的資源,作為小學生課堂學習上的內容。而且,多媒體中豐富的色彩也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帶數學課程中營造一個趣味性的課堂。
例如,在學習簡單的算理支持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視頻圖片來讓學生了解到算理的原理。算理是數學的基礎,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理解算理知識,從而才能夠掌握計算技巧。若是教師直接將算力知識灌輸給小學生,往往會使小學生記住的算力知識而不會應用。教師利用多媒體中的視頻,動畫等趣味性的形式展示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在趣味性的過程中學習到算理知識。例如,為了讓小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但是可以利用小學生喜歡的動物的圖片來學習加法,多媒體中包含豐富的功能,實現各個圖片的移動和轉移,有效地展示整個加法的過程。
結束語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僅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形成的有力保障,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路徑。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打好計算的基礎,讓學生掌握計算的基本功。教師應當注重計算教學,科學、合理地進行規(guī)劃、設計,開展計算訓練,將計算與應用有機結合,由此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學生計算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曉琴.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甘肅教育,2020(10):175.
[2]方麗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教研論叢,2019(09):84.
[3]石陸軍.小學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新智慧,2019(19):137.
[4]許霞.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考試周刊,2018(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