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途徑再思考

      2021-12-09 22:12:22曾寶青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0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新時代

      曾寶青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要求德育為先。之所以強調(diào)德育為先,是因為國家明確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就必須發(fā)揮德育的主陣地作用,充分發(fā)揮德育功能,尋找有效的、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的德育工作路徑。只有這樣,才能為新時代中小學德育改革發(fā)展指明目標與策略?;诖耍疚膶π聲r代背景下小學德育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德育;德育途徑;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的內(nèi)涵

      一是今天的小學德育更加重視生活邏輯。對生活邏輯的重視,體現(xiàn)在生活德育等理念當中,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將德育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將德育滲透在學生的生活中。將這些思路凝聚為生活邏輯,那么在具體的德育過程中,思路就會更加清晰,理念也會更加先進。同時,這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德育的過程本質(zhì)上也是一個認知過程。面向小學生的德育,不是讓學生接受德育觀點,而是讓學生在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德育認知,然后再用這些認知來影響自己的言行,這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思路。

      二是今天的小學德育更加重視實踐邏輯。所謂實踐邏輯,強調(diào)的是“實踐出真知”,這對于德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德育不一定是要讓學生能夠說出大道理,而是把確實影響學生言行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體現(xiàn)在學生生活與學習中。因此,德育過程一定要堅持實踐思路,要符合實踐邏輯,這是探尋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途徑的理論保證。

      三是今天的小學德育更加重視以人為本。這里所說的人當然是指小學生,也就是說在小學德育過程中應當堅持“童本”思路。這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童本”意味著教育者要有一顆童心,要知道兒童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環(huán)境,要知道兒童在德育過程中有什么樣的期待。只有知道兒童有什么樣的需要,知道如何滿足兒童的需要,才能尋找到有效的德育途徑。在開展小學德育活動的過程中,只有構建“顯”“隱”結合的德育課程體系,明晰隱性德育課程的目標指向,強調(diào)德育課程主體的話語權及強化隱性德育課程所要體現(xiàn)的價值,才能讓德育真正取得實效。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尋找到一條有效的德育途徑,是當前小學德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2 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德育教育工作不受重視

      對于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它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把教學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比如布置家庭作業(yè)。在德育工作中,一些學校已經(jīng)嚴重脫離了社會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使德育工作逐漸正規(guī)化。

      2.2 學校與家庭德育之間存在矛盾

      眾所周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根據(jù)實際調(diào)查,大多數(shù)家長明顯缺乏對道德教育的重視,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學校德育與家庭德育的不統(tǒng)一,影響了德育的順利開展。

      3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途徑的有效對策

      3.1 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狀況,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小學階段是學生人格成長的關鍵階段,也是其道德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成長與成人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和德育工作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有效運用課外時間選擇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實施德育,讓學生知道在公共區(qū)域不可喧嘩,不能隨地亂丟垃圾。在課余生活中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實施德育,通過正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這也是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實施德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這樣能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培養(yǎng)嬌慣的學生學會吃苦耐勞;對于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需要在生活和學習中對學生進行更多的鼓勵,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組織的活動。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到德育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

      3.2 引入家庭與社會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要真正提高德育質(zhì)量,光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引入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通過各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方式,因為學生每天在家的時間最多,所以父母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校德育教師應聯(lián)系家長,引導家長開展德育工作。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等方式及時向家長傳播德育知識,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另外,也要對社會教育加以重視。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延伸,會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產(chǎn)生影響,因此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具有一定的道理。在德育教育中要樹新風,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感染、被啟發(fā),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3.3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空間,也是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要場所。學校方面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氛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公共宣傳平臺,如報刊欄、黑板報、廣播站等區(qū)域進行文化建設。給學生展示時事政治、歷史事件等內(nèi)容。通過優(yōu)秀文學作品影響學生,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成長,并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其次,學校方面也可以合理利用周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師可以對之前的德育工作進行適當?shù)姆治雠c總結,并且部署本周的德育工作計劃,及時糾正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在校園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最后,學校還需要為學生宣傳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德育活動,加強道德建設,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3.4 改進德育教育考核制度

      德育與素質(zhì)教育相聯(lián)系,在評價上有別于其他學科。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道德習慣,他們可以彌補智力的缺乏。相反,如果一個人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行,再多的智力也彌補不了這一缺陷。就目前而言,素質(zhì)教育在全國范圍內(nèi)得到推廣,德育教育考核制度也關系到德育的效果,因此需要從現(xiàn)實出發(fā),進一步改進德育教育考核制度,不可死板地按照相關任務進行考核。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道德情況把握教學效果,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4 結束語

      德育不只是品德學科的內(nèi)容,也不只是其他學科的事情,德育應當滲透于小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每個細節(jié)中。只有立足于小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有效的小學德育途徑應當是:關注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從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細節(jié)中尋找德育素材,抓住德育契機,并確立在小學生生活的細節(jié)中滲透德育的思路,通過“德育引導學生生活,生活培訓學生品德”來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魏興霞,莊明瑩.基于《論語》閱讀的初中德育途徑和方式研究[J].山東教育,2021(Z6):30-31.

      [2]張金福.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途徑再思考[J].教師博覽,2021(33):17-18.

      [3].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七里河小學讓每一個學生都幸福健康地成長[J].中國德育,2020(23):82.

      猜你喜歡
      小學德育新時代
      生活即教育,體驗即成長
      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初探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7:58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工作研究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宜兰县| 汤阴县| 涟水县| 南充市| 华安县| 剑阁县| 葫芦岛市| 怀柔区| 丹江口市| 海城市| 大渡口区| 平遥县| 白水县| 彝良县| 永昌县| 尖扎县| 龙胜| 毕节市| 古蔺县| 宜都市| 商南县| 高陵县| 通海县| 武城县| 山东省| 平潭县| 连江县| 和平区| 公安县| 台湾省| 五常市| 安义县| 彰武县| 弥渡县| 江安县| 武强县| 乌鲁木齐市| 台州市| 丹东市| 广安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