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能力是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視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理念下,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立足于小學中段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從構(gòu)建趣味閱讀,突出學生中心地位;開展探究閱讀,教授學生閱讀方法;重視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中學段;高效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0-0126-02
如今,學生每日接觸到的信息大幅度增加,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文字信息,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中學段處于承上啟下的階段,而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既需要充分落實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也需要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構(gòu)建趣味閱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認知負荷理論認為,作為相關(guān)認知負荷的一種,學生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影響,如果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也會有較大提升。而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教學理念下,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同樣是學生主體地位落實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構(gòu)建趣味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利用信息技術(shù),做好課前導入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講授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在知識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在興趣激發(fā)方面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近年來,信息技術(shù)快速發(fā)展,這為教師的課前導入提供了新的方法,一方面表現(xiàn)在多媒體設(shè)備為教師提供了視頻這一更加形象的知識表現(xiàn)形式;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信息技術(shù)也為教師提供了網(wǎng)絡這一巨大的素材庫。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信息技術(shù)輔助教學在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上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shù),做好課前導入。
如在《守株待兔》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播放這一寓言的動畫視頻,讓學生簡單了解這一寓言的內(nèi)容。而在短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即可以“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表述這一故事的嗎”引入實際的教學。通過這樣生動形象的導入,學生之后的探究過程更加順暢,參與積極性也更強。這樣,通過兩到三分鐘的小視頻,教師能構(gòu)建更加合理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之后的高效閱讀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二)開展多樣活動,促進學生參與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絕非僅僅依靠課前的導入就可以完成,合理的教學活動設(shè)計也相當重要。據(jù)調(diào)查,在小學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都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游戲教學法是以游戲為具體情境的教學方法,能在課堂活動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收獲更多。故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開展多樣化、趣味化的活動,以有效促進學生參與,為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奠定基礎(chǔ)。
如在《繁星》三首詩歌的學習中,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教師就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組隊,以單人、多人等多種形式進行朗誦,在朗誦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配以合適的動作。之后,教師還可以選擇學生代表上講臺進行朗誦,并在朗誦后讓其他學生評價,給予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或者小組適當?shù)莫剟睢_@樣,通過具有競技性的比賽活動,教師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加深學生對《繁星》三首詩歌的理解。
二、開展探究閱讀,教授學生閱讀方法
現(xiàn)代語文教學更加強調(diào)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閱讀活動中,教學的目標也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提升閱讀量,也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構(gòu)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注重批注閱讀,豐富學生積累
在過去的教學中,盡管教師積極打造了以學生為主的探究式課堂,但實際上,筆者發(fā)現(xiàn),教學的效果與預期往往有著巨大的差距。這主要是學生缺乏積累,難以充分掌握探究內(nèi)容導致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教學中,筆記的作用是相當大的。批注式閱讀是以多種符號和相應的文字輔助學生閱讀的一種方法,對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在小學中學段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采用批注式閱讀的方法,切實加強學生在探究式閱讀活動中的積累[1]。
如在《精衛(wèi)填海》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批注式的方式進行閱讀。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可將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并標注讀音。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可在旁邊寫出不理解的字詞、句子的翻譯。而在閱讀之后,學生還可以在課本的空白處寫出自己對這則神話故事的感想。這樣,通過批注式閱讀,學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精衛(wèi)填?!愤@篇文章,也能掌握閱讀方法。
(二)滲透寫作教學,落實以讀促寫
寫作與閱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寫作教學一直以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以讀促寫是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中學段正是學生由看圖說話向?qū)懽鬓D(zhuǎn)變的階段,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以落實以讀促寫的理念[2]。
如在《在牛肚子里旅行》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對其中的精彩句子進行講解,針對“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這一句,教師可以讓學生賞析應用連續(xù)動詞的好處。而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縮寫并復述這一故事。在單元后的寫作活動中,教師即可讓學生依照《在牛肚子里旅行》進行仿寫。這樣,通過合理地滲透寫作教學,教師能充分落實以讀促寫的理念,提高教學效率。
三、重視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如今,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僅僅依靠課上的學習是難以完成的。語文是一門重視積累的學科,因此教師也需要重視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一)組織興趣小組,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恒心是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其原因在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思維活躍,很難長時間忍受孤獨。在小學教學中,合作學習不僅有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也能夠讓學生相互監(jiān)督、交流。故在小學語文課下的閱讀活動中,教師需要積極組織興趣小組,以充分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3]。
如在日常的教學中,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圍繞詩歌、小說、散文等不同主題組織閱讀小組。每隔一段時間,教師都可以推薦多種形式的著作讓學生選擇性閱讀。在日常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QQ、微信等線上的社交媒體進行交流。每隔一周或者兩周,教師還可以組織讀書交流會,讓不同小組的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收獲。這樣,通過興趣小組,教師可讓學生相互監(jiān)督,相互促進,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二)開展群文閱讀,了解文本特色
相比課內(nèi)的文本,課外的文本更加豐富多樣,但如果教師毫無條理地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效果也會相對較差。群文閱讀是以一個議題為中心,多篇文章共同閱讀的一種方式,其對學生了解一類文本的特點,對比分析、總結(jié)提升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類文本的特色[4]。
如在四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配合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開展“中外神話故事”為中心的群文閱讀活動。在這一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特洛伊木馬》等國內(nèi)外神話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完成對比表格的作業(y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歸納總結(jié)國內(nèi)神話和國外神話的特點。這樣,通過群文閱讀,教師可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類文本,提高學生閱讀的條理性。
綜上所述,現(xiàn)代社會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趣味閱讀、探究閱讀、自主閱讀。在現(xiàn)代社會中,也只有充分落實新的教學理念,采取新的教學方法,教師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當然,教無定法,在實際的教學中,閱讀教學方法也需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滿足新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麗玉.撥活力和諧之弦 彈有效教學之曲——小學語文
高效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教師,2018(12).
[2]鄧捷.小學語文課堂高效閱讀訓練技巧與評價要素[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14).
[3]蘇秋菊.輕松對話 高效閱讀——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1).
[4]賴根連.小學語文課堂高效閱讀訓練技巧與評價要素探析[J].中華少年,2019(2).
【作者簡介】
王星儒(1980~),男,甘肅寧縣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農(nóng)村小學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