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武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網絡發(fā)展十分迅速,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斷地改變。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以此來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效率,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思維擴展;初中信息技術;科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學生要掌握更多的知識,熟練的應用電腦的相關軟件。對于一些電腦操作學生不夠熟悉,缺乏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采取多種教學模式。給學生構建一個趣味性的課堂,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基于思維擴展下初中信息技術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意義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或者是步入社會發(fā)展奠定基礎。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能夠有效地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性,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更加需要全能性的人才,教師全方面的教導學生,能夠鍛煉學生,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基于思維擴展下初中信息技術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1、構建趣味課堂
雖然初中生和小學生不一樣,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但是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還要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給學生構建趣味課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相比于其他學科,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課堂是充滿興趣的,但是如果教師一直保持刻板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設計一些思維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思維,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教師在課堂活動中把計算機中的知識點應用進去,讓學生活動中自行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1]教師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去,通過不斷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計算的熟練感,讓學生靈活的使用計算機來解決相關的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成長。比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Excel”時,教師先給學生講解Excel的基礎知識,在學生掌握之,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數據,然后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解決。例如班級的成績單,讓學生根據成績單來計算學生的平均成績,并觀察學生的偏科情況。學生需要使用Excel來制定分析成績,并且使用計算機的思維進行思考。教師給學生設計實際的任務讓學生參與進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為了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進一步的促進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位置,一味地給學生輸出知識,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不能理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差。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教師的課堂效率也逐漸降低。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需要采取新型的教學方法。教師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導地位,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當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課堂的地位,學生在不斷地學習當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能只采取一種教學方法,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會感到枯燥。由于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所以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給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通過小組學生互幫互助來學習信息技術。[2]遇到不會的知識點時候可以詢問小組內的學生,在學生交流的時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進一步的促進了同學關系。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制作表格”時,教師先使用自己的電腦給學生進行示范,教師使用自己的電腦連接學生的電腦,讓學生可以直接觀察教師的示范,示范之后,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練習時,教師要在課堂上及時的觀察學生,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和學習進一步的促進了自身的學習能力。小組的學習方式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更加熟練的應用電腦中的相關軟件。
3、根據生活教學
在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聯系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敏感度。教師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運用信息思維,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信息技術主動地尋找學習的方法,并且在課堂學習中做出正確的判斷。信息技術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現代技術不斷的進步,每個學生的家里都有一臺電腦,學生對電腦的熟練度也比較高,一些普通的知識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延伸,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信息技術。在課后的時間,學生在使用電腦時,可以隨時的進行練習,以此來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學生雖然對信息技術非常熟悉,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些專業(yè)的知識學生并不能掌握,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和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生活來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時,教師需要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了解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生活中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例如網絡上的信新聞截圖,新聞聯播等等,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從圖片中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判斷,來理解圖片中所表達的含義,教師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的信息技術課堂上,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邏輯力,結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曉霞. 初中信息技術分層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2]程冬梅.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科學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