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剛
摘要: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存在著嚴重的“灌輸式”教學現(xiàn)象,導致教學課堂生硬、無趣,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打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甚至引發(fā)學生的厭倦心理,不利于閱讀教學的有序實施。這時,教師就有必要以新理念為引領,積極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以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的方式實施教學,讓更多的學生自主融入其中,并在親身實踐中獲得全方位發(fā)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是義務教育事業(y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優(yōu)質完成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工作,可以確保義務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同時為小學生在后續(xù)的知識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同樣是其中的關鍵一環(huán),所以需要教師充分重視起閱讀教學工作,細致開展閱讀教學階段的各項教學規(guī)劃,促進閱讀教學井然有序地開展,實現(xiàn)良好的育人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考慮到學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存在較大差異,在實際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也要求教師聯(lián)系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對教學方法進行拓展,在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強化學生閱讀體驗,在整個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能力也會得到極大鍛煉。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閱讀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無法調動學生語文閱讀興趣,更遑論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
(二)不重視課外閱讀
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都認為學生只要閱讀課本文章就足夠了,而課外閱讀也僅僅是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課外拓展,這與自己的教學是沒有任何關系的,因而不重視課外閱讀的教學,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因此,教師在教學或者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只讓學生閱讀課本內容,這可能導致學生可能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課外閱讀,或者是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由于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而無法正確區(qū)分閱讀材料的好壞,僅僅是憑借自己的興趣去閱讀,這樣的課外閱讀根本無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不但不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課外閱讀習慣,還有可能會導致學生沉迷于漫畫和小說當中,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
(一)加強方法指導,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閱讀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要想保證閱讀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方式、方法,而不是盲目地閱讀。當學生對閱讀方法、技巧有一個充分把握后,就好像黑暗的道路中突然出現(xiàn)一盞明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是有技巧的,教師在傳授閱讀方法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如此才可以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高質量閱讀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例如,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教師要著重指導閱讀方法??梢源_定的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是一篇寫景類文章,針對這類文章,在閱讀時要注重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通讀文章,緊扣景物特點,作者在景物描寫中通常會涉及景物的姿態(tài)、色彩等,讀者應在大腦中構建一個大概的框架。其次,明確描寫景物的順序??v觀寫景類文章,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即作者通常采用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進行景物的描寫。當學生明確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后,就能對文章的脈絡形成更清晰的認識。通過對文章的解讀,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采用了觀察的先后順序,先為讀者進行全景的介紹,隨后就雙龍洞內的景色進行了描寫,為讀者展示了幾個空間。最后,感受作者傳遞的思想和情感,將語言、文字作為著手點,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如贊美或批判、正面或消極等。在具體閱讀中,只要學生緊扣上述要點,就算是有效閱讀。
(二)重視閱讀延伸和拓展
對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xiàn)的,而且小學語文教材含有的課文資源也十分有限,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閱讀需要。想要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教學目標,就要注重對閱讀教學進行延伸和拓展,換而言之要結合學生閱讀學習實際,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閱讀需求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閱讀資源和素材,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喜好進行自由選擇。不僅可以開闊學生思維和眼界、養(yǎng)成良好語文閱讀習慣,還能夠扎實學生基礎知識,不斷提高語文閱讀綜合素養(yǎng)。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學段課文資源進行歸納和總結,并根據(jù)人物、風景、故事、風俗等類型,為學生開發(fā)和提供多樣化素材資源,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愛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閱讀。
(三)加強讀寫練習,培養(yǎng)閱讀意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大量地閱讀不僅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積累更多的素材。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大多數(shù)都是只顧書本教學,忽視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讓學生閱讀書籍,再通過閱讀來有效鍛煉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發(fā)展能力,需要學會理解文本內容,再將所閱讀內容化為已用。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光要教學閱讀能力,更要注重培養(yǎng)寫作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當中,閱讀教學具有極重要的作用,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助力小學生更加優(yōu)質地完成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學習任務,幫助小學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針對性采取教學措施,提高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永芳.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1):67-68.
[2]單月芳.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25.
[3]邵吉.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J].試題與研究,2020(2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