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逢
2021年12月9日下午3點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啟,神舟13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中化身“太空教師”,為中小學生講述太空知識,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顆日月星辰的“種子”。
此次太空授課,在中國科技館設(shè)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分設(shè)4個地面分課堂,共1420名中小學生代表參加現(xiàn)場活動。
“同學們,你們好!”16時許,來自太空的老師們——神舟13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亮相于大屏幕,為“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揭開序幕。
“老師們好!”地面上的學生熱情地回應(yīng)“太空老師”的親切慰問。3名航天員隨即帶領(lǐng)學生進入太空奇妙之旅。在持續(xù)約1小時的課堂上,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以天地互動方式,與地面的學生進行交流。
在失重狀態(tài)下,航天員漂浮到空間站內(nèi)不同的區(qū)域,展示他們在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場景,并與學生一同進行多項實驗,包括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等,并講解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
在進行水膜張力實驗時,王亞平將一朵粉色的折紙花朵貼在水膜上,這朵折紙花居然綻開了。王亞平微笑著說:“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含苞待放,未來是你們的,希望你們的夢想都能在廣袤的宇宙中綻放。”
在課堂上,航天員和學生分別在太空和地面上進行了多項相同的科學實驗,結(jié)果卻不一樣,學生們看得入了迷。
香港培僑書院體育館作為分課堂之一,約300名香港師生齊聚一堂,參與此次授課活動。
培僑書院校園里的不同角落都透露出學生對科學的熱誠。為了配合“天宮課堂”活動,該校學生制作了以太空宇宙為背景的精美展板,除了介紹航天知識,也貼上了許多小卡片,寫上“科技強則國強”“向中國航天員致敬”“平安回來”等字句,表達學生對航天員和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祝福。
“請問你們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環(huán)使用嗎?”培僑書院的高中學生門睿涵向航天員提問。王亞平隨即展示一袋透明包裝的再生水,并示范如何飲用——從袋子里擠出兩顆水珠,然后把凌空的水珠吞掉。
據(jù)了解,“天宮課堂”是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2021年10月16日,神舟13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開啟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天宮空間站核心艙在軌駐留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