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以此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在小學教育中,需要切實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力度,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全面優(yōu)化體育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參與到體育訓練中,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體育;身體素質;提升
在小學教育中,體育教學是很重要的內容,其教學情況將會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帶來直接影響。同時,小學體育教學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上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注重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讓學生可以規(guī)范化開展體育鍛煉,以此保證學生身體健康。本文簡要闡述了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方法。
一、提升對體能訓練的重視度
體能是影響學生運動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點,在當前的教育活動中,大多會對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測試,可見加強體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學生來說,如果身體素質不合格,那么學生是很難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必須從每一節(jié)課入手,要制定嚴格的標準,強化對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視度。在小學教學中應該意識到,文化課學習雖然十分重要,但是身體則是學生完成學業(yè)的根本,在日常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分批次的開展體能訓練,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體能訓練方案,明確體能訓練要求,讓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體育課不僅是“玩”,更重要的是體育課能提高學生的身體體能,能保持學生的身體健康。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指引學生進行立正、稍息、看齊訓練時,教師要將目標定位在引導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技能,糾正學生的錯誤姿勢,改變學生的觀念,提高學生身體姿態(tài)及節(jié)奏感。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有序的進入操作進行聯(lián)系,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團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教育目的,讓學生可以在鍛煉中完善自身不足。
二、合理設置運動課堂
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每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都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原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體能規(guī)律來確定體育運動負荷。同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自身的感受,要合理的安排體育運動實踐,在學生能承受的范圍內增加訓練量,并結合不同學生需求選擇不同的訓練項目,如踢毽子、跳繩、跑步等,這些項目十分貼切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也相對比較方便,教師靈活的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體育鍛煉,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前滾翻運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體能,安排不同的任務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引學生熟練的掌握前滾翻技能,并且能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平衡力。同時前滾翻運動對于學生彈跳能力、耐力培養(yǎng)也有極大的幫助。這一運動對很多男生來說,可以很輕松的完成,但是對女生來說卻不是很理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對課堂進行適宜的安排,要對不敢進行運動的學生進行安慰、鼓勵,指引其可以順利的走出第一步,消除學生的恐懼,然后在進行后續(xù)鍛煉,使得學生能在鍛煉中實現(xiàn)提升。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
對小學體育教師而言,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不僅要按照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引導,同時教師還要換位思考,要從學生的視角對體育運動進行設計、優(yōu)化,要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引學生可以掌握必要的動手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促進學生體能提升。體育運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特別注重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調整,借助新型教學模式來激活學生動力,促使學生能自覺的開展體育鍛煉,以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在體育教學中,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樹立良好的安全觀念,要強化對安全管理的重視力度,在學生體育鍛煉過程中加強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鍛煉方法不正確、相關器材使用不當?shù)惹闆r后,要及時進行指正,以此保證學生能安全、有序的完成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早操鍛煉時,教師必須為學生詳細講解早操鍛煉的好處,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各種趣味的早操鍛煉視頻播放出來,通過形象的視頻激活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對早操充滿熱情。為了引導學生養(yǎng)成早操鍛煉的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計相應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增強自身的鍛煉意識。在實際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態(tài)度、體育熱情,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來調整教學方案,確保學生可以對教師組織的體育活動充滿興趣,以此促進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四、實施游戲活動
新時期下,隨著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在教育領域中越來越看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靈活的應用相應手段來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以此引導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投入到知識探究中,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生好玩,凡是與玩相關的內容,學生就很有興趣。對此,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構建相應的體育游戲,借助游戲來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得學生能更加自覺的開展體育鍛煉,進而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還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體育鍛煉的趣味性,這對于學生體育學習效果提升有很大幫助。如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丟沙包”的運動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擊落空降兵”的游戲活動,教師讓學生用廢舊箱子制作降落傘,然后用準備好的沙包來擊落飛下來的“降落傘”,通過這樣的趣味游戲,既可以激活學生學習主動性,又能讓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丟沙包運動中。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對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激活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促使學生可以在體育鍛煉中磨煉自身意志,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為學生今后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開枝.淺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方法[J].讀天下(綜合),2018(4).
[2]王道龍.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J].中外交流,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