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英
摘要:當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這一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及家長的重視。音樂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道德水準的重要途徑,而合唱作為學生進行音樂實踐的重要園地,是音樂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目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將會阻礙學生音樂的藝術發(fā)展。而對于小學音樂課堂合唱的教學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音樂藝術細胞的發(fā)展。本文就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以及提高其教學效率的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分析;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合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水準,還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彰顯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風貌。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最關鍵的一步便是開展合唱教學。
一、分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1無視合唱教學的必要性
由于學生的音樂天賦以及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差異,很多教師會認為合唱教學存在諸多困難,很難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教學活動。因此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以獨唱或共享教學為主,但一直沒有按照不同的聲部開展合唱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減少教學難度,但從教學效果來看,缺乏合唱的學習和培訓會降低學生對合唱模式的理解,也制約了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發(fā)展。
1.2學校缺乏對于音樂課程的重要性認識
雖然音樂教育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已大大增加,但許多學校忽視了音樂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首先,本就寥寥無幾的音樂課程卻往往由于其他學科教師的占用變得更加珍貴。因此,音樂課程被占用問題是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一大難題。其次,教師缺乏專業(yè)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教師授課的實力決定了教學的質量。但許多學校的音樂教師存在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這一不可忽視的問題,以至于學生無法從教師所教授的內容中獲取專業(yè)的合唱知識,難以滿足自己對于合唱的興趣,從而教學質量大大下降。
二、探究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建立教學制度
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教學內容的準備是以教學制度為基礎的。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前,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音色、聲音特征來將學生進行明確的聲部劃分,并且以建立多個針對性的培訓項目、內容作為教學制度教學的一種主要方式,使學生能夠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教授學生關于合唱的音樂基礎知識。
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國旗國旗真美麗》一課的教學活動時,尤其針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多聲部合唱練習具有相當?shù)碾y度,如果教師能夠把學生們區(qū)分為兩個不同的聲部,既可以減輕教學和排練的困難,也可以反映合唱教育與培訓的特點。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先給學生們介紹課堂常規(guī),能夠幫助低年級的小學生明白應該怎樣開展合唱課程,學生再通過聲部劃分了解自己應該在哪個部分演唱、哪個部分和音,課堂效果就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2.2進行有效的教學秩序管理
因為學生們在集體性教學活動中常會顯示出較積極的情感狀況,尤其是在針對合唱訓練活動方面,由于很多學生會存在著較為活躍的情感狀態(tài)與動作,在合唱的情緒表情管理方面便會存在問題,所以教師們在提高學生練習興致的前提下,還需做好必要的教學秩序管理工作,以確保教學的順利完成。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發(fā)聲練習》的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該怎樣在興奮的狀況下管理自己的呼吸、怎樣做好表情管理、怎樣做好有效的音量管理、怎樣使自己的嗓音保持比較放松的狀況等等。教師還可以運用隊形練習的方法,協(xié)助學生調節(jié)狀態(tài),讓學生可以做出更高質量的合唱。
2.3利用多樣化教學模式
僅采用合唱練習的方法開展課堂教學,難免讓學習者感到練習過程平淡而沉悶,投入練習過程的積極性明顯下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讓學生形成新穎的教學感受,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方式給學生介紹優(yōu)美的世界中小學合唱經典作品,美妙的韻律、整齊的畫面,都會增加學生對合唱團教學的主觀體驗,而優(yōu)秀作品也會觸動學校學生加強訓練的積極性,以此達到充分調動學校學生主觀能動意識的目的教學效果。
再如,教師也可積極組織學生到專業(yè)合奏團隊開展參觀,使學生知道在專業(yè)合奏團隊是怎樣開展合唱團練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開展合唱團練習與鍛煉的情感。教師們還能夠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合唱團競賽活動,并借助對比賽機制的融入,增強學生的競技意識,從而觸動學生們參加并積極開展合唱團練習活動的積極性,以帶動學校課堂效率的提升。
2.4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由于學校在教師培養(yǎng)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教師必須注意通過自身學習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教育能力。網絡渠道可以為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教學工作提供多樣化素材,教師要具備自主提高的能力,可以有效利用業(yè)余時間完成相關素材的教學工作,并可以把相關的教學內容轉換為教育技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教育水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音樂課程教育正面臨著忽視對合唱教育的重視的實際問題,并且由于學校的教育狀況也造成了學校對音樂課程教學的邊緣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立專屬的教學制度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鞏固課堂學習效果。多樣化教學模式的使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唱習慣。同時,教師還要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來進一步提高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在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同時,促進學生合唱水平提高,進而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玉.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 品位·經典,2021(18):170-172.
[2]李曉.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 教育觀察,2021,10(23):135-137.